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献礼百年 | 《1921》100年,正青春!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8 07:04: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献礼百年 | 《1921》100年,正青春!          2021-07-07 09:48                    

一百年前
有一群青年满怀理想和壮志
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矢志改变中国的面貌
他们是开天辟地的人物
他们当年的创举
改变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命运
也改变了中国的未来
即将上映的电影《1921》
还原了那段充满激情的岁月

我们,从何处来?
它给出有力的回答:1921,从那个风雨如磐的时刻来。
水深火热的年代,却有真实热血,涤荡人心。
主旋律作品,作为电影标杆类型,《1921》力扛创新大旗:全景式史实,就是要如史诗般铺展出完整的民族画卷。
一个镜头,一个眼神,一丝火苗。

将我们带进那个时代,带回到他们身边。不再是旁观侧视,观众只能从只言片语中,窥得一二。
这次,《1921》将视角扩得更广,更宽。
它震荡出主旋律最根本的意义:既要释疑,还要共情。
《新青年》,“第一次”。

唤起青年们的自我责任认知,更是将家国情感厚植于观众心中。
导演,黄建新。
大家熟知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字三部曲”。

写实主义的风格,从未阻碍他糅合类型元素的探索和平衡。
重新塑造主旋律,更是刷新认知,《1921》将“创新”两个字,展现在观众面前。
更何况,这次还有“三金奖”最佳摄影曹郁操刀加持。
查询海量资料、1:1复刻历史痕迹的创作团队,几百位电影人一同努力。
预告中的几个镜头,紧扣质感。
光影。

动感。

结合韵律,互为一体。
何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或许就是从红旗林立,骤然跃动于中华大地的一刻开始。

这次再度重温建党之时,《1921》从背景到青年演员的演绎,都把控得精准,到位。
“一大”代表,来自全国7个地区,平均年龄28岁。
最年长的“何胡子”何叔衡,由张颂文饰演。最年轻的“小马克思”刘仁静,19岁,刘昊然出演。

力求塑造人物真实感,是最符合史实的一批“一大”代表。
人物定下基调,时间,引发起强烈的历史方位感。
划个重点:1921年,上海。
当时,作为国际都市的上海,正被整个世界的风云变幻所影响。
国内五四运动,铿锵奏响前章。巴黎和会,山东丢了,是为国耻。
陈独秀李大钊领导学生运动,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流传甚广。

1919年6月11日晚,陈独秀在北京城南新世界游乐场,手握爱国传单,满天飞散。
这一铿锵有力的反抗行为,遭到北洋政府警察厅逮捕。在“京师警察厅”的98天,李陈两位先生紧握双手。

心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彻底觉醒。
此时的海外,一样风起云涌。十月革命成功,布尔什维克火种开始散布各国。
1921年,张申府、赵世炎、陈公培、刘清扬、周恩来等人,建立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他们在巴黎街头散发传单,眼中爱国之情炽热。风闻国内各地代表齐聚上海,海外的他们遗憾又期待。
当时的上海,不仅仅是建党骨干和共产国际联系的枢纽。更成为了日本、苏联等共产主义运动的海外中转站。

苏俄代表,穿过欧洲大陆的层层封锁,抵达上海。
日本的进步青年,远涉重洋,掩藏身份,联系紧密……
混乱时局中,“一大”短短数日之间,背后谍影重重。

日俄法和北洋政府,各方势力交缠斡旋,试图镇压进步势力。
前期,国际代表遭到多方势力跟踪窥探。中途,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被迫休会。
但他们终究没能拦住一声惊雷:嘉兴游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正是在那一刻的繁杂时空中,那一群青年,被纷乱背景凸显的愈发鲜明。

中共一大代表李达的饰演者黄轩
偌大的群像戏,牵起线的,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一大”中央局宣传主任。
李达。
在那个特殊的年头,他迎来了自己人生好几个“第一次”:
中国共产主义第一次全国大会,召开在即。
爱人王会悟,正在《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等待着与他的婚礼。联络各地代表,结婚,办杂志,办学校,还要躲避时常造访的巡捕……

演员倪妮饰演的李达妻子王会悟为一大召开贡献良多
为了一大的安全,夫妻俩费尽心力。王会悟端给丈夫的一碗汤圆里,有夫妻同心期盼明天的憧憬。给代表们切上来的一盘西瓜里,有事业的赤日流金。
这不仅仅是党史里开天辟地的一笔。更是一群热血激昂的年轻人,带着先进思想而来的灵魂碰撞。
他们外表、习惯、思想,各有不同。

拿李达和毛泽东来说,俩人可谓神交已久,书信往来多年。
到了上海,毛泽东热切地和李达夫妻俩碰面,对这位湖南老乡道:
“菜里多放辣!”
结果呢,菜端上来,人一愣:一道辣菜也没有?
一问才知道,李达远离家乡多年,加上伏案工作,嗜辣,早成往事啦。

演员王仁君此次在《1921》中扮演毛泽东
连食物口味都迥异,更何况他们不同的身份?
他们之间,有人是第一次见识夜上海风情。
《1921》,百分百还原:老上海石库门建筑群、博文女校……
连上海本地风格的灶台,都得烧得着,冒得了烟。
还原的,是生活味儿,是烟火气。
本就动人的人情冷暖,落在代表们身上,更显真诚亲切。

他们明明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年轻人,有对繁华世界的好奇,有对生活的真情热爱。
但在那个时刻,他们却毅然担当起了探索救国之路的重担。
《1921》,源于百年前的一声惊雷。
借风雷激荡,我们站在繁荣昌盛的2021,和开天辟地的1921这个“历史横截面”互相回望。
我们总问:是谁将中国的未来指向光明?
这或许就是答案:是一代青年。
是一代身处水深火热的1921,身怀救国思想,极富人格魅力,更有革命气概的青年。

是他们的碰撞和共鸣,带来了“身处乱世,探索救国”的爱国精神。以己身化为指路明灯,燃烧不息,照亮百年。
让我们今天再看一眼他们,得见初心。
我们感动,也感慨:我们所拥有的今天,不再是乱世了。
但生逢盛世,仍需肩负重任。
毕竟,他们还等待着,我们来自百年后的拼搏精神,成为回响。此时的主角,已经是我们,而他们,仍然是我们要守护的明灯。
激情还在燃烧。
它足以证明,热血,仍在新时代青年心中流淌。

回望1921
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
从几十个人到九千多万人
这个“创业团队”走过了一百年
百年前
一群青年满怀理想和壮志
挺身而出
百年后
无数的中国青年
继承了他们的初心与理想
正在接续奋斗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7 05:52 , Processed in 0.00885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