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益写在立秋前一天的诗,仅用20个字,写尽世间苍凉,人生无奈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3 02:50: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李益写在立秋前一天的诗,仅用20个字,写尽世间苍凉,人生无奈                                                         2021-08-02 15:30                    
                 2019,北京遭遇了有史以来最热的夏天,白天蒸烤,晚上熏煮,真是最令人难忘的酷夏。
明日也就是8月8日的凌晨03:12:57,终于盼来了立秋,坐等秋风送爽。
唐代诗人李益在立秋节气的前一天,也就是相当于今天,写了一首《立秋前一日览镜》,今天赏读这首诗,实在是应景。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代: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李益写这首诗的时间,大约是在唐德宗的贞元十六年,也就是800年,这一年的李益已经50岁,已然经历了在大半个人生,他因为仕途不顺,就弃官到江淮一带漫游,这首诗就是作于这个阶段。
这首诗字数不多,标题直白,直截了当,就是立秋节气的前一天,诗人照镜所思,包括对自己对世事之感慨。

这首诗开篇写道:“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用高度凝练的十个字概括了自己对匆匆前半生的感触。诗人说,所有的一切都留在身外,五十年的岁月全都在这面镜子中。在镜子面前,作者内心十分的伤感,悲秋之心油然而生,仕途一直不畅,官场倍受排挤,也让诗人更添壮志难酬之心。
第三和第四两句的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非常生动和形象,但我们明显可以感到诗人的消极无奈与对未来无力掌控的心态,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想做的一样也不能实现,对自己的前景颇觉渺茫。诗人称,只能将两鬓已如雪的发丝,去面对明日的秋风了。
第四句中的
“对秋风”
,很有深意,用两鬓的斑白去面对未知的一切,是虚也是实,引发读者的想象,留下回味的空间。
这首诗字数不多,仅仅20个字,但却包罗了诗人的前半生和未来的所有,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诗人似乎无怨无恨无悔,但看似无痕,反而却更深刻的说明了诗人内心的极度失望和对未来彻底的绝望。
李益的《立秋前一日览镜》,用字凝练,情景交融,构思看似无意,却十分精巧,言近旨远,意味深长,是其经典之作,值得细细品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3 03:53 , Processed in 0.007179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