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夫妻之间亲,还是兄弟姐妹之间亲?从心理学角度来探讨 2021-08-03 12:09
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都会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而在每一个阶段里,不同的环境和人群都会深深地影响着人格的发育和性格的形成,家庭的影响对于个体人类来说,永远都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弗洛伊德说过:有非常多人在成年后对于事物的看法和观点,都能追溯到幼时所接受到的信息。 在社会学概念中,我们习惯于将人们成长过程中的家庭经历分为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两部分。 原生家庭指的是,子女还未成婚,尚要依赖父母之时,在这个时期,家庭的主要部分来自于父亲和母亲,在原生家庭中,无论是子女的人生观还是价值观,都是塑造成型的黄金时期。 新生家庭的含义则相反,它指的是,当子女长大成人,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观念之后,与伴侣组成的新生家庭,这时结为夫妻的男女脱离了原生家庭的身份,成为了另一个家庭单位的主体,重复着从前在家中父母的角色。 在知乎上,曾经有一个名为《人究竟和兄弟姐妹更亲,还是和配偶更亲?》的帖子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在将近十万的回复中,我们发现,能够同时拥有良好的原生家庭关系和新生家庭关系的人占比非常的少,大部分的人都有着不堪或伤痛的原生家庭,这直接导致了今后自己的择偶观和对婚姻的看法。 在这类人群的心里,兄弟姐妹代表着自己黑暗的过去,所以理所应当地觉得和配偶更加亲近。 还有一部分人,在原生家庭中获得了过度的保护,以至于成年之后,和配偶组成新生家庭,对一切需要亲力亲为的日常和两个家庭间复杂的关系感到焦虑,这类人群则认为和兄弟姐妹以及父母的感情在自己的人生之中是最重要的。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觉得夫妻之间亲,还是兄弟姐妹之间亲,所有原因的指向都来自于一个相同的源头——原生家庭的成长体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曼曾在《原生家庭重要角色分析论》中提出了原生家庭对夫妻关系的影响: 每个人在家庭中的表现,都是幼时感情需求的延续。例如:从小生活在缺乏安全感的家庭里,未来选择配偶时,则会优先选择能带来安全感的人。 大多数人无法面对原生家庭的问题,这将会在新家庭中得到延续。 大部分家庭关系的矛盾,都源于原生家庭里未解开的结。 法国教育学先锋理查德则提出了更加准确的结论描述两者的关系:新生家庭永远是原生家庭所缺失的互补环节。 近几年,随着热播电视剧和社会新闻的发酵,媒体开始聚焦起了关于原生家庭兄弟姐妹关系的痛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扶弟魔”为代表的重男轻女家庭。 从《都挺好》里的苏明玉,再到现实版“樊胜美”的案件,成长于重男轻女的家庭的女性子女是大部分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在这种带有严重女性歧视的原生家庭里,女性子女的结局无外乎只有两大类:第一类就是像剧中女性一样,成为独立自强的事业型女性,能够完成脱离于原生家庭,伴随着事业的成功能够独自生活; 另一类就像电影《我的姐姐》之中的姑妈一样,自身从小就是“扶弟魔”教育之下的受害者,为了家中唯一的弟弟放弃自己的前途,失去了选择命运的权利之后,在原生家庭的畸形观念中长年累月的浸染,最后也慢慢地接受了这份思想,成为了下一代“扶弟魔”传承的加害者。 前苏联教育学界苏勒科夫曾说过:你与兄弟姐妹关系的好坏,90%取决于你的父母。心理学中,有一个叫做单纯曝光效应理论,指的是频繁接触会增加彼此的好感度,兄弟姐妹作为从小和自己关系最亲的同辈人,在这种效应之下,理应产生深厚的感情,但父母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父母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态度,都会无形地影响到他们日后相处的关系,其中重男轻女是最常见的原生家庭偏心现象,女性从小付出多得到少,自然会让她们的心里对于兄弟产生仇恨和隔阂,而被偏爱的一方,则会习惯于父母这种理所应付的态度,从而也加入压迫的阵营,这个行为正是导致兄弟姐妹成年后出现矛盾的源头。 但反过来,如果是作为从小重男轻女教育之下受益的那一方,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之中,受到了父母各方面过多地保护和溺爱,从来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能够得到一切,在这种情形下长大的人,在组成新生家庭之后,同样也会缺失对于家庭的责任心和独立的人格。 “妈宝”群体正是对他们最具体的概况,新生家庭作为人生第二个重要阶段的衔接,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成熟和独立,但从小备受偏爱的人群在幼年时,心中对于家庭的依附已经达到了不可分割的最大化,这也将会是他们和未来配偶之间最大的矛盾。 所以父母处理好幼时孩子们的关系,做到不要厚此薄彼,这对每个孩子未来的成长轨迹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不但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还能让他们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延续到未来自己的家庭之中。 心理学家斯诺克曾有一个著名的互赖模型,它指的是每个人随着年龄和心智成熟度的不同情况下,依赖关系的参数也随之变化着。 所以不管是夫妻还是兄弟姐妹,在每个人的生命中,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定位置,不论是陪伴成长还是携手余生,这份感情和羁绊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弥足珍贵的,也许文艺作品里,从古至今都在探讨着亲情和爱情孰轻孰重,但现实中,亲情和爱情从来都不存在对立,它们之间有的只是互补,同胞的爱和伴侣的爱都是每个人心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