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父母渐渐“疏远”你的时候,是他们使尽洪荒之力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9 06:06: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当父母渐渐“疏远”你的时候,是他们使尽洪荒之力了                                                         2021-08-18 19:10                    

                          01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
在传统的思维里,我们都以为“养儿养女能防老”。
父母老了,可以依靠儿女,享受天伦之乐。不管曾经有什么恩怨,都能在父母很老很老的时候,得到化解。
血脉至亲,哪能一辈子记仇?儿女长大了,到了中年,也成为了父母,就能够理解父母的难处,就能够在家里添加两双筷子,一个床位,把父母安顿好。
事实和我们的理想,有很大的距离。太多的家庭,年迈的父母只能互相搀扶着走过最后的时光,如果有一个人先走,剩下的那个人,苟延残喘地活着,无依无靠,也不吭声。
你知道吗?当父母渐渐疏远你的时候,是他们已经使尽了洪荒之力。
父母老了,没有用了,又怕拖累你,只能选择“疏远”你,假装自己过得很好,忽悠你。

02
父母过得很苦,只是他们不说而已。
当你打电话给父母的时候,他们说“好,家里一切都好”。往往是他们已经很痛苦了,却打起精神来,反过来安慰你,让你远行的你,没有太多的牵挂,集中精力去创业、工作。
那些蹒跚着走路的父母,能够做到的就是“生活自理”,不成为累赘。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减少和儿女的交流,其实是把人生最难的一面,掩藏起来。
走出校门之后,我兜兜转转去了好几座城市。东莞、深圳、厦门,都留下了脚印。
漂泊的日子,我和父母的联系,只是一部电话。那时候,网络不那么好,手机也很没有档次,谈不上视频聊天。
有一年冬天,我辞去了深圳的工作,另外一份工作,已经谈好,但需要等待一个星期,才正式上班。
假期难得,我急急忙忙回到了老家。
推开老屋的门,没有像往常一样,听到母亲唠唠叨叨的声音,而是听到了父亲的咳嗽声。才知道,父亲得了肺病,很严重了。
我问:“爸,你怎么不说呢?”
父亲小声地回答:“我想说,你妈不允许。”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母亲把我当成了“外人”。我能够想象到,她怕儿女们在家和单位之间,来回折腾。
车费要很多,时间要浪费在路上,这是母亲不愿意看到的。
  龙应台说:“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人是会变老的,可是我们却一直把父母当成“年轻时候的父母”。
我们还小的时候,什么事情都会告诉父母,什么困难都要父母出面解决。父母似乎是无所不能的,任何事情,都会让我们满意。
爱有一双洞悉一切的眼睛,我相信。就算我们不说话,父母也知道我们在想什么,要面对什么。
可是,父母老了,却疏远了我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叫苦连天”。体面的生活背后,是恨不得把一切都献给儿女的勇气,又是恨自己无能的无奈。

03
父母年轻的时候,为了儿女的“诗和远方”,下了血本。
有一段时间,湖南耒阳的钟芳蓉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大人物”。高考时,她凭借676分的高分,被北大录取了。
多年来,钟芳蓉一直是“留守儿童”。为了养家糊口,父母在外打工。
有记者问钟芳蓉的母亲:“什么叫改变自己的命运?”
她说:“过上好的生活,比我们的生活好。”
什么是好生活,在她的眼里,就是一家人可以开开心心在一起,孩子不要和父母分开。
大概,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儿女比自己过得更好。他们竭尽所能,不是为了从儿女身上得到什么,甚至连养老的问题,都没有往儿女身上靠。能够想到的,就是——为了儿女,做点什么。
在抖音里,有一位父亲,查到儿子的高考分数后,哭着说:“你比我更有出息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了给儿女保驾护航,父母差点就给老天爷下跪了。在学校门口买房、租房;把儿女送到辅导班,不管花多少钱,都愿意;为了儿女穿得体面一些,父母好几年都不会买新衣服,即便要买,也是去路边摊寻找最便宜的那种。
当你长大了,回头看看来时的路,有多少里程,父母的脚印,比你的更加深刻。
在我的脑海里,常常浮现出“纤夫”的画面,他们弓着脊背,把身体压低了,绳索挂在肩膀上,用尽全力拉动激流里的木船。
如果说父母就是纤夫,那么儿女就是那艘船。
当儿女从激流里走过之后,父母便挥挥手,目送儿女去远方。

04
这个世上,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权有势。绝大多数父母,都是普通人,比方说,泥瓦工、挑山工、伐木工、农民、打工者、小菜摊贩。他们的一生,无依无靠,却要使劲挺起腰杆,像大树一样,为儿女遮风挡雨。
我们的第一步,是父母扶着走出去的;我们听到上课的第一次铃声,是牵着父母的手,一起听的。
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一次毕业,见证了我们长大,也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别忘了,光鲜亮丽的背后,还有心酸的父母——他们很苦,笑容里都是苦的。
父母希望你,快乐地行走,身上没有包袱,特别轻松。
一定要记得,不管走多远,常回家看看,别冷落了他们......
作者:布衣粗食。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5 17:29 , Processed in 0.00826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