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规划的中国铁路图(局部) 一个基本吻合国情的建设蓝图
“(孙中山)带了一幅约6英尺见方的庞大地图,把它摊在地板上……他不因地图上的种种阻隔而气馁,只是握着画笔,在地图上尽可能地用铁路线填满各个省区和属地……他竟然天真地认为,画了这些线路,国际资本家就会提供足够的资本,在5至10年内把这项如此浩大的工程全部建成!!”澳大利亚记者瑞纳对孙中山宏伟计划的态度,和当时其他西方政治家与新闻记者一样,在他们眼中孙中山是位夸夸其谈的空想家。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所著的三本书——《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的合称。其中,1917年完稿的《民权初步》事关“社会建设”,1918年底完稿的《孙文学说》事关国民“心理建设”,1919年2月完稿的《实业计划》则是一份全面快速进行经济建设的宏伟纲领,为中华民族复兴提出了发展中国经济的远景规划。
其中,用力最甚、远识如炬者为《实业计划》。这部十余万字的宏篇,最初用英文写成,定名为《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旨在提供解决国际战争、商业战争、阶级战争这三大问题的方法,并提出了发展中国实业的途径、原则和建筑北方大港、东方大港、南方大港、五大铁路系统等六大计划,共33个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