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8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商隐很冷门的一首诗,情真意切,纪晓岚读后也深受感动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5 03:42: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李商隐很冷门的一首诗,情真意切,纪晓岚读后也深受感动                                                         

2021-09-23 10:30                    
                          李商隐是晚唐杰出诗人,他曾得到过恩师令狐楚的赏识和提携。可是后来因为娶了王茂元的女儿,而被恩师的公子令狐綯嫉恨。此后诗人曾四处奔波,却始终难在宦途中得到重用。
大中四年令狐綯拜相,诗人听到这个消息,却是喜忧参半,也让他本来不平静的心情更显波澜壮阔。下面介绍李商隐很冷门的一首诗,情真意切,纪晓岚读后也深受感动。

无题
唐代:李商隐
户外重阴暗不开,含羞迎夜复临台。
潇湘浪上有烟景,安得好风吹汝 来。

大中五年春末,李商隐携带了妻子儿女,再度来到长安。这时他已经40岁了,从事幕游和创作活动也达20多年。尽管他在文学上获得了很大成就,他的艺术才华也驰誉文坛,更受到很多士大夫阶层的喜爱。
然而他在仕途上仍然是一筹莫展、毫无建树,经济上更是穷愁潦倒、贫病交迫。此次由徐州返洛阳、赴京师,情绪更是低沉。当时他寄予希望的一些重要人物几乎凋零殆尽,有的早已病逝,如王茂元、李德裕、郑亚等;有的正遭受贬黜,自顾不暇。

他的一些好友知己,或者和他一样失意潦倒,或者也是人微言轻;更有的贵而忘旧,和他产生隔阂,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令狐綯。
处境的困难,生活的坎坷,不能不引起他的悲愁忧虑,感慨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诗人想来想去,依然不甘心就此离开努力了大半辈子的仕途,但除了向令狐鋾陈情告哀以外,看来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李商隐和令狐綯长期以来保持着非常微妙的关系,过去这位令狐公子虽日趋显贵,但毕竟尚未登相位。何况诗人还有旁人的汲引,即使一处碰壁、却可转而他求。如今对方已位极人臣、恩宠无比,而诗人其他方面的指望和凭借已十分渺茫。
这样的窘迫处境,决定了义山只能再度向令狐公子陈情告哀,也对其诗歌创作产生极大影响,于是便有了情真调苦的无题诗。

诗人为了谋生,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卑微恭敬地前去拜访,对方却并未召见。义山甚至留宿以待,还追至翌晨复入朝,终不得唔面。这首诗就是写他傍晚时再度往谒,希望重修旧好、得到提携。
首句就描绘了一幅凄冷的场景,“
户外重阴暗不开
”。义山在门外等了很久,他知道对方就在里面,或许还可能隔着帘幕观察自己。天气阴冷,光线很暗,诗人心里更觉得昏昏暗暗。

次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愁和矛盾,“
含羞迎夜复临台
”。夜幕降临、灯火阑珊,诗人不敢冒失地闯进门,但又不愿意就此离开,他有些羞愧地走上台阶,举起手来想扣响门环,但手臂升到半空又慢慢地停下,终于一声叹息,又走下台阶。
人的一生总在不断地相遇,又不断地别离,有时候觉得下次见面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可是世界上最令人忧伤的事情莫过于,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天边。

后两句却宕开一笔,转而写景,“
潇湘浪上有烟景,安得好风吹 汝来
。” 义山神情恍惚地离开了宰相府,月色朦胧、晚风轻拂,他却跌跌撞撞地走在河滩旁。水面上波光粼粼、烟雾缭绕,诗人却无心赏景,依然盼望来日可期、静待好风。
不过义山并非自欺欺人,也许是他的一片赤诚多少打动了对方,最后令狐綯情面难却,终于设法为诗人补了一个太学博士的职务。不过这只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散职位,对方并非有心培养提拔。诗人也懂得个中曲折,有了差事,内心的苦闷非但不见消除,而且有增无已,几个月后,诗人就另谋出路了。

李商隐的这首无题诗措辞委婉,前两句中用“暗不开、复临台”,表达出内心的彷徨无助;后两句借景抒情,更是委婉地表达出对仕途的渴望。
诗人于穷途末路之时,如果向其直呼告哀,似乎很难启齿。作者采取隐晦含蓄方法,曲传不遇的感慨,表达重修旧好的愿望,也许是最合适而有效的办法。纪晓岚就曾评价说,作者曲传不遇之感,情真调苦,足以感人。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8 07:08 , Processed in 0.00746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