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徽宗书画成就及宋高宗的书法传承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03:54: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宋徽宗书画成就及宋高宗的书法传承                                                         2021-10-06 14:55                    
                                                                          宋人惯用徽纬之说,不足为凭。如果徽宗没有了天赋的书画才艺,历史是否能改写?我们都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宋代帝王个人对书法才艺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这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以书画才能脱颖而出
在向太后眼中,哲宗书法好,个性也好。她没有料到的是,哲宗体质却差强人意。元符三年正月,二十三岁的宋哲宗因疾病而亡。哲宗曾育有一子,名赵茂,但出生三月后即夭折。继位人选只能在哲宗的兄弟中遴选。众所周知,哲宗接任者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徽宗,真正的风流书画皇帝。哲宗共有兄弟十三人,八人己亡,五人在世。哲宗为神宗六子,徽宗是神宗第十一子。

申王赵泌最长,但有目疾,简王赵似为哲宗同母弟,也是热门人选。但向太后中意赵估,宰相章悼欲立赵似,最终向太后的坚持获得了获胜。
徽宗显然很清楚自己的哥哥哲宗在成为皇位接班人的重要时刻,他的书法才艺起到了微妙的作用,祖母向太后和臣僚的夸奖无疑也会更加刺激徽宗在书法乃至绘画方面用功,尽管他原本就具备此方面的过人才能。
向太后在挑选接班人时,徽宗的书画才能有没有得到重点考虑,暂无史料可考。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赵估的书法天赋没有成为其当选皇帝的障碍。反而,徽宗在藩王时己经凭借书画之才,名声盛布天下,这为他皇位的获得打下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张邦炜先生特别提到,宋徽宗战胜简王赵似而君临天下,固然仰仗于向太后,也由于他声名远播。而他的声名远播恰恰出自他在藩邸时就已经显露的书画华。对宋哲宗来说,传位给这位擅长书画的弟弟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他曾对向太后说过,“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不同诸王”,端王徽宗不仅是哲宗同父异母的弟弟,赵信的生母陈美人与哲宗之母均为开封人,也就是二人的外祖父家同在开封。
神宗逝后,赵估之母,悲伤过度,未过多久即
香消玉陨
,年仅三十二岁。哲宗和徽宗儿时曾一起跟随宫内张夫人读书,自然就更多了一份熟悉。二人又有共同的翰墨雅好,故而在诸弟中,哲宗独与赵信手足情笃,这为赵信后来登基铺平了道路。在宋人笔记中,亦有徽宗继承皇位的宿命论解释。哲宗即位后,因皇嗣未立,遂派宦官去泰州天庆观祈嗣于徐神翁,徐推算片刻,未发一言,只在一个纸片上写了“吉人”二字,交付来人带回,“吉人”即指徽宗。

若不是金人在靖康二年灭了北宋,宰相李纲在《靖康皇太子学书跋尾》中所描绘的这位眉目如画、进止雍容又善翰墨的小皇子必然也是钦宗皇帝的接班人。
始于宋高宗的南宋帝王书法传承
靖康元年,当金军铁骑汹涌南侵时,康王赵构作为宗室,因为出使,而得以保全。
建炎元年二月,开封的赵氏皇族尽被金军虏去北上,赵构却成了覆巢之下仅存的幸运儿。经孟太后和臣僚再三劝进,建炎元年五月一日,赵构登坛受命,礼毕彻哭,遥谢二帝,即位于府治,改元建炎。
仔细分析宋高宗皇位的取得,当然有历史的偶然性,和他书法才能的优异没有任何关系。尽管宋高宗自己曾说过:“顷自束发,即喜揽笔作字,虽屡易典刑,而心所嗜者,固有在矣。凡五十年间,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笔墨。这是高宗对自己一生勤习并痴迷书法的总结,从这方面说,他完全遗传了其父亲宋徽宗的艺术天赋。宋高宗承上启下,宋代皇室的书画传统在南宋这个特殊的时代又被延续下来。
南宋的政治文化基本沿着宋高宗的既定政策运行,高宗由于得享高寿,年八十一岁方崩,所以南宋前期皇位的延续,特别是前期的孝宗、光宗、宁宗,都或多或少受到高宗及吴皇后的影响。孝宗、光宗二位皇帝的登基均是沿用“禅让制”,即老皇帝在未去世前主动退休,让位于新皇帝。这造就了宋高宗家族幸福的四世同堂盛况,这种盛况于北宋一百多年中从未出现过。

在杨万里的笔下,这是格外令人羡慕的: 宋孝宗亦曾描述过这种一家其乐融融的温馨场面: 年近七十而步履饮食如壮年的宋高宗,精力极旺盛,控制欲亦极强。虽然他早在五十多岁时即交出皇位,退养德寿宫,但国家大事基本上仍在其掌控下,他并未实际交出皇权。而孝宗是有名的孝顺皇帝,他挑选皇太子必然也会尊重高宗的建议。
赵构最钟情书法艺术,他的这种强势支配的个性也体现他对书法的态度上,同时还影响着周围的人,就连陪伴他一生的吴皇后,其早年得宠的一个原因竟然也与她善书法有关,吴皇后的书法受高宗影响应该很大,她临摹的《兰亭序》帖,笔法极精,堪与高宗比肩。韩世忠曾从民间以重金购得,精心装裱后上献。宋高宗后又赏赐给保康军节度使吴益,而这个吴益正是南宋著名书家吴据的父亲。
另外,高宗御书《六经》,也多有吴皇后代笔。”在这种良好的翰墨氛围下,如果赵构有意识的将哀翰这一文化传统弘扬下去,作为宋高宗的子孙,是没有人不谨守遵从的。在四世同堂的时代,高宗的书法意志可以纵贯高、孝、光、宁四朝,至少是没有问题的。
而作为南宋的开国皇帝,其书法影响更是贯穿整个南宋。宁宗朝翰林学士高文虎在《御书紫薇阁记》中这样总结南宋前三位皇帝的书法传承: 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更是梳理了高宗之后的孝宗、光宗、宁宗、理宗五位南宋皇帝的书法学习和传承,其均出自家学,而源头正是高宗本人。

身为皇帝,高宗幸运地奠定了南宋的江山。而作为书法教育者,高宗不仅专业,还能“兢兢业业”。在指导孝宗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他非常注重自己的临摹示范,不仅规定学习内容,还明确规定练习数量。在最终决定自己的接班人选上,高宗也是煞费苦心。由于自己没有生育能力,太宗接受了范宗尹的请求,曾于宗室子弟中选两位太祖之后育于宫中,最终高宗在决定皇位正式人选时,还用了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来衡量两位候选人的品德,结果孝宗因为的良好品行而胜出。
在这场考验中,孝宗取胜固然是因为其身边有高人出谋划策,也因为其本人恭俭,不好声色。宋人李心传也对孝宗获得皇位的原因作过分析总结,无非是好书、不近声色,即所谓的德才兼备: 在绍兴三十年二月,高宗要正式让位给孝宗之际,官方对其总结性评价中,并没有把恩平郡王作为反面教材来比较。除了个人品行沉稳敦重外,对孝宗个人才能的出众,有两条非常重要的肯定,即“骑射、翰墨皆绝人”,可见其书法一艺受到官方的正式肯定。联系前面所引高宗令孝宗和恩平郡王临习《兰亭序》的材料,似乎可以总结:孝宗不仅人品端正,而且文化、书法学习认真,德才兼备,这使孝宗在这场竞争中胜出。
即使在孝宗即位之后的第九年,高宗还赐其御书《真草行书》十卷,鼓励孝宗把书法当成帝王徐事,以展示帝王天纵之能。这种长期持续且密集的书法熏陶,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书法这种文化因子深入到孝宗的心里,这对孝宗以后的南宋皇位接班人的挑选、南宋的哀翰表现形式乃至文化政策均有深远的影响。
孝宗在接过皇位的接力棒后,不仅时常诫谕皇太子(赵悼,后为光宗)留意学问,亦并未忘记对皇太子的书法教育,仅在淳熙三年十一月一日这
一天,孝宗就御书杜牧《战论》赐皇太子,又作御书诗赐皇太子。光宗赵悼自小就在宫中接受严格的文化学习和书法训练,至皇太子时己经其备良好的书法素养。在早前的淳熙元年,朝廷拨款于上竺建藏殿及赐大藏经,赵悼就曾亲为书写殿榜。

淳熙十三年三月,光宗时在东宫,一次宴集酒半之后,还曾走笔为杨万里题写“诚斋”二大字,字画雅健、精神飞动,杨万里《跋御书御制梅雪诗》中,更记录了光宗为东宫太子时勤于翰墨,经常书写作品以赐群臣,杨万里意欲争取其中最为得意的一件,大胆引用唐代“刘泊登床抢夺唐太宗飞白书的典故,引得群臣艳羡。
结语
总之,透过两宋哀翰的传承,我们可以看到,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宋代的皇位继承中充当了一个特殊角色。在某些关键的历史时刻,书法还有可能变为重要的因素,成为统治集团利用的政治工具。
在皇帝即位前,书法可能仅仅是皇位候选人怡情悦性的艺术体验而己;而在皇帝即位之际和即位之后,凭借着皇帝的政治身份,书法又在很多时候被赋予了政治意义和政治功能。宋代哀翰的传承之风,是宋代祖宗家法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哀翰传承与皇权传承捆绑在一起,体现了整个宋代在右文政策下皇帝自身对该政策的践行。同时也是宋代皇权文化无比丰富的重要表征之一。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1-11-8 05:00:41 |只看该作者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1 21:50 , Processed in 0.00852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