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国第一“情话王”,却婚姻凄苦,孤独终老 2021-11-02 10:41
文 | 米粒妈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 看了《第一炉香》之后,我更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明明看过人都说烂,我还非得拉着米粒爸一起看。 虽然事前调低了期待,但对张爱玲小说相当有信心,所以那个当头一棒过于猛烈。 谁能想到,这么好的“底子”,拍出来跟中降头似的。 ![]() 最后小马扯着嗓子那句:“我爱你,你个没良心的。” 我仿佛看到韩剧版的《乡村爱情》。 该欲的时候装纯,该冷的时候吓人。 谁能看出来这是张爱玲的作品啊?为了找找感觉,一回家我就抓出一本张爱玲的书看,这才缓过来。 对嘛,冷冷清清的张爱玲,她的作品就该在冷冷清清之中看透世俗悲凉。 ![]() 既然谈到了张爱玲的作品,就不能不说说张爱玲这个人。 她是民国天才少女。 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 19岁就能写出“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22岁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在文坛打响第一炮。 23岁写出旷世爱情《倾城之恋》。 24岁出版了小说集《传奇》,说出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出名要趁早”。 ![]() 出名到底要不要趁早,我们先不讨论,张爱玲的天才和通透,确实不是凭空而来。 天分是其一,原生家庭是其二。 张爱玲是名门之后,祖父是晚清名臣张佩纶,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耦。 可到了张爱玲父亲张志沂这,就不太能拿出手了。 张志沂文学素养倒是不错,但这个人抽鸦片、好女色,生活也是懒散堕落。 母亲黄逸梵是一个非常有艺术修养的新女性,后来跟张志沂实在过不下去,就离婚独自远赴欧洲了。 ![]() ▲父亲和姐弟俩合照 本来这两个人就没什么感情,离婚一年后,张志沂娶了孙用蕃进门。 从此张爱玲的身边,只有恶毒的继母和冷漠的父亲。 孙用蕃看不上这对前房儿女,不说非打即骂,也差不太多,在生活上极尽苛待。 她不允许张爱玲买新衣服,只能穿她不要的旧棉袍,弟弟张子静人小手短,拿不稳筷子,她上手就给一巴掌。 继母这么苛待孩子,父亲不知道吗? 张志沂压根就不在意,人家靠着祖上的遗产,天天泡在鸦片馆里,过着纸迷金醉的生活。 后来张爱玲上学的学费,都是自己追到鸦片馆,跟父亲讨要的。 这样的生活,张爱玲过了十年。 ![]() 等到她16岁的时候,黄逸梵回国了。 心心念念的母亲回来了,张爱玲肯定要去探望。谁知道去得次数多了,继母开始作妖,说她是“来了亲妈忘后妈”。 那时的张爱玲还有着少年气,直接跟继母开始吵,孙用蕃上手就是一耳光,然后立即上楼找张志沂,说张爱玲动手打了她。 张志沂马上下楼,问都不问张爱玲一句,上来就是一顿毒打。 最后要不是佣人强拉开父亲,张爱玲可能就被打死了。 这还不算完,父亲直接把她关在家里,让她“思过”,一关就是大半年。 外伤加上伤寒,差点再次要了她的命。 好容易身体好转,张爱玲做了一个决定:逃出去,去找母亲。 那一年,张爱玲18岁。 ![]() ▲张爱玲母亲 她以为自己跟着母亲,就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实际上只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 对黄逸梵来说,张爱玲是她的负担。 因为母亲喜欢西方文化,就想把张爱玲培养成名门淑女,她调教着女儿的走路姿势、看人的神态、说话的语音语调,明显是想让张爱玲嫁给有钱人。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在冷漠家庭长大的张爱玲,根本学不会八面玲珑。 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怎么办?黄逸梵给出的答案是PUA。 今天没能出去玩,都是因为你; 这周没去喝咖啡,都是因为你; 这月没买新衣服,都是因为你。 …… 哪怕张爱玲死命读书、天天走路上学、吃饭吃咸菜,也没能得到母亲一句夸奖。 要是张爱玲哪点做得不好,黄逸梵张口的就是责备和咆哮。当别人的面骂她是猪,说她“活着就是为了害人”。 ![]() 这些话太伤人了,可张爱玲忍下来了,毕竟她深爱自己的母亲。 直到“800块钱事件”发生。 张爱玲在香港大学读书时,因为成绩好,拿到了800块港币的奖学金。 这是她靠自己的努力拿到的第一笔钱。 一回家,就把钱交给了母亲。 ![]() 你猜黄逸梵什么反应?没有反应,就让张爱玲把钱搁桌子上。 没过两天,随随便便输在了牌桌上。 张爱玲还没追究呢,她还抢先发难:你怎么有这笔钱,是不是跟老师有不正当关系? 还趁着张爱玲洗澡,冲进浴室,检查她还是不是处女。 这一番操作下来,孩子再热的心也冷了。 张爱玲心里就剩下一个念头:还钱,把母亲养她的钱都还给她。 从此之后,母亲的家亦不复是柔和的了。 ![]() 张爱玲开始疯狂写稿,养活自己,也攒钱还给母亲。 那段时间,是真的捉襟见肘,好几次日子都差点过不下去。 好在,张爱玲才华出众,很快成了名,稿费也水涨船高。 后来,钱攒够了,就到了她跟母亲诀别的时候。 张爱玲把钱换成两根金条,交给母亲:感谢你为我花了这么多钱,我心里过意不去。 母亲感觉到女儿语气里的客套和疏离,埋怨了一句,就算我让你不好过,你也不必对我这样。 但这时说什么都晚了,女儿对她不再有依恋,两个人自此之后一生未见。 ![]() ▲张爱玲母亲 有这样的父母和成长经历,本应最爱她的人,却伤她至深,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张爱玲的文字永远冷静又薄凉了。 ![]() 张爱玲成名之后,也不愿意跟别人交往。 不少读者慕名到她的公寓拜访,她也是能不接待就不接待,再加上说话直接不转弯,就被贴了个“孤僻古怪”的标签。 这样的张爱玲,虽然笔上像看破红尘的老人,实际上感情经历很单纯。 只要成熟的老男人对症下药,就会“低到尘埃里”。 ![]() ▲张爱玲和胡兰成 1943年,胡兰成在南京养病,看杂志时读到了张爱玲的《封锁》,马上跟杂志社要来了张爱玲的地址,想去拜访她。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他对张爱玲的孤僻有所耳闻,没有直接登门拜访,而是在门缝里塞了一张纸条,说看了《封锁》,想要拜访作者,落款是胡兰成。 这下可引起了张爱玲的好奇心,第二天就联系了胡兰成。 胡兰成进门第一句话:没想到你是个女人。第二句话:你怎么可以生得这么高? 这两句话可太高明了。 看着莫名其妙,暧昧得可是明明白白,就钱钟书第一次见杨绛说“我没有女朋友”一个意思。 张爱玲听懂了,没接话,但跟胡兰成聊了一个下午。 情场老男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第二天下午,胡兰成再来。 第三天下午,胡兰成又来。 第四天下午,胡兰成还来。 很快两个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 有人很奇怪,胡兰成大张爱玲15岁,算不得英俊;在汪精卫手下办事,妥妥的汉奸;游戏花丛,见一个爱一个。 就这样的渣男,眼高于顶的张爱玲,怎么就陷那么深? 当然是投其所好啊! 不论人品,胡兰成是个有才华的人,再加上多了十几年的阅历和交际手腕,想讨好一个女人真的不太难。 他能跟张爱玲谈彼此、说文艺、论古今,也可以小意温柔,给予抚慰。 对缺爱的张爱玲来说,怎能不爱呢? ![]() 1944年,两个人登报公示结婚,还没甜蜜多久,胡兰成就出事了,一个人逃到了武汉,只留给张爱玲“汉奸婆”的名声。 胡兰成这个人,难听点说,离不开女人。 刚到武汉,就勾搭上了护士小周,还不要脸地跟张爱玲写信说,我爱上了别人。 张爱玲万念俱灰,可让她放弃爱情,又舍不得。 在她眼里,这是世界上最爱、最懂她的人了。 怎么才能让这个人回心转意呢?张爱玲选择无条件对他好。 把自己的稿费寄给他,写信诉衷肠。 真的做到了“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 胡兰成这个中年男人一看,说几句甜言蜜语,就有钱花,还不管我,这可太好了。 做得也就更过分了。 我们已知的“小三”,除了护士小周,还有胡兰成同窗父亲的姨太太范秀美。 有次范秀美到上海找张爱玲,指着肚子说:“有了,他的,没钱打胎,他说找你,你一定会帮忙。” 讲真,看到这段我肺都要气炸了,自己出轨,让情人找老婆给钱打胎,这还是人吗?! 是我的话,非得把胡兰成薅秃了! ![]() 但你知道张爱玲怎么做的吗? 人家当场拿出一个金镯子,给了范秀美,让她当了拿去打胎。 她的理由很直接,没有办法,暂时找不到更好的,只能任由他这样胡来。 心酸,且无奈。 好在,张爱玲毕竟是张爱玲,没有一忍到底,攒够了失望,在1947年,寄了一封分手信给胡兰成: “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经不喜欢我的了。 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唯时以小吉(小劫)故,不愿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 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随信,还附了30万的分手费。 这可不是张爱玲有钱没处花,跟对待母亲一样,这是还给胡兰成的钱。 毕竟在她窘迫的时候,胡兰成帮过她。 还了这钱,以后两个人再也没有牵扯。 这就是张爱玲,爱一个人时,无限迁就,不爱了,抽身而去,不留下任何念想。 ![]() ![]() 说实话,张爱玲是真大气,也是真有钱。 这要换了我,当初给多少,顶多加个利息还回去就完事。 真不是我小气,实在是不想给了钱,还被当做冤大头。 张爱玲给他30万分手费,没落下一句好。 民国女枭雄佘爱珍只给了他200块,他就感恩戴德,最后还跟人家共度余生。 这种渣男,你越大方,越不把你当回事。 ![]() ▲胡兰成和佘爱珍 我们说回张爱玲。 张爱玲的第二段婚姻,发生在她35岁那年。 那年她离开香港到了美国,认识了64岁的赖雅,一个儒雅的剧作家。 我估计有人问,为啥张爱玲只找大自己很多的男人? 当然是年纪小的不懂她。 她跟著名导演桑弧交往过一阵子,桑弧比她大4岁,长得帅,有才华。 有次张爱玲跟他一起去看电影,脸上搽了粉,可桑弧在电影院里大咧咧地说,你鼻梁那儿漏搽了。 给张爱玲臊的,看完电影就走了。 但是类似的事情,胡兰成处理得完全不一样。 他会深情凝望张爱玲,用赞叹的语气说,爱玲,你的脸上有神光! 张爱玲羞涩地说,我擦了护肤霜。 ![]() 只看这一点,你说你选谁? 更何况张爱玲性子敏感,内心缺爱,只有极度的关注和耐心,才能让她有被爱的感觉。 她选择年纪大自己的很多的男人,就不奇怪了。 ![]() ▲张爱玲和赖雅 说回张爱玲和赖雅。 赖雅是个过气作家,赚不到什么钱,还多次中风。 但张爱玲不管这些,也不看重这些。只要这个人给她想要的爱和包容,其他的自己可以解决。 两个人交往不久,赖雅就跟张爱玲求了婚。 可婚后两个月,赖雅就中风,反反复复发病。 为了生存,也为了给丈夫治病,张爱玲到电台做翻译、去大学上课、晚上回家写电影剧本…… 能接的活儿,她全都干。 很难想象,一个生活精致的女子,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表现得这般从容不迫。 他们的婚姻持续了11年,张爱玲没叫过一声苦,她觉得赖雅不是自己的负担,他用陪伴和温暖,弥补了自己童年的遗憾。 1967年,赖雅去世,张爱玲也把自己封闭起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她没有再恋爱、结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 可能在外人看来,赖雅去世后,张爱玲过得穷困潦倒,老无所依。 其实她在银行有大笔存款,也不缺工作机会,只要她想,随时都能过上体面精致的生活。 生活于她是什么?我觉得是自由的选择。 对她而言,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么生活。 人来世间走一遭,随心所欲,便不算辜负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