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久经考验的陈毅元帅,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竟有四次死里逃生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8:32: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久经考验的陈毅元帅,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竟有四次死里逃生                                                         2021-11-30 17:57                    

    久经考验的陈毅元帅,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竟有四次死里逃生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世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这是陈毅元帅的诗《梅岭三章》,当年他创作这组诗的时候,正值中央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启万里长征,而留下来的红军组成南方游击队,与敌人进行异常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从诗中,我们能够品味到元帅当年所面临的巨大风险,死亡随时会降临,陈毅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准备随时为革命流血牺牲。事实上,在那三年的游击战中,陈毅元帅确实是屡遭险情,几乎丧命。

第一次:与强敌相遇,依靠芦苇丛脱险
红军主力撤离后,项英、陈毅率游击队继续与国民党军队周旋。1935年4月间,根据情报,蒋介石得知游击队在粤赣交界地带活动。他认为这是消灭红军游击队的绝好机会,便立即调重兵进行包围,他命令嫡系46师、粤军第1军,以及赣省保安团等共计3万多兵力设置3道封锁线,企图采取“囚笼+锁链”的方式,一举成事。
第一道封锁线:派重兵锁控东桃江、西章水、南浈水的各处渡口,以及可能徒步涉水而过的浅水河段;
第二道封锁线:将大余、南雄、南康、信丰之间的公路,全部设为军事禁区,沿途修建碉堡,堡垒之间哨兵日夜巡逻;
第三道封锁线:在游击队可能藏身的村庄里加设碉堡与岗哨,严密盘查,随时出动军队进行搜捕。
三道封锁线,真如三条绳索,随时准备着把游击队缚住。封锁线建成后,敌人就开始进入山中对游击队进行“清剿”。陈毅只好率领游击队在深山老林中与敌人兜圈子,今天在这里住一晚,明天立即换个地方再宿营,甚至一天就要换几个地方。
这一天,陈毅拖着一条受伤的腿,拄着一根拐杖,带着游击队再次转移,不料途中竟与敌人遭遇,双方立即交上火。装备与人数都处于劣势的游击队,只得分散撤退。
陈毅受到伤腿的拖累,行走困难,既跑不快,也跑不远,他与警卫员只得趁乱躲到路边水沟的芦苇丛中。
敌人的一个连队,在路边反复地搜寻,有的士兵还把芦苇拨开向水沟方向张望,但是没有发现陈毅与警卫员。
但是他们在跑的过程中,掉了一只鞋,被敌人捡到,敌人的连长认定这附近一定有人藏着,因此敌人对这处芦苇丛格外在意。这条水沟深有两丈,芦苇丛特别密集,要想真正地搜到人,只能派士兵下到水里,一点一点地寻找,但是这些士兵、排长,甚至那个连长,都不愿意冒风险,他们害怕如果万一芦苇丛中有游击队员,他们下去搜查,极有可能会小命不保。
直到天黑之后,敌人才集合队伍离开,此时陈毅与警卫员已经在水中泡了六七个小时了,腿脚都变得麻木,但是他们并没有立即撤离,而是继续在芦苇丛中等,直到后半夜,他们才从芦苇中钻出来,跑到对面的山头上藏起来。

第二天清晨,敌人杀了一个“回马枪”,在昨天那个水沟进行了拉网式的二次搜捕,一无所获。
第二次:龚楚叛变,引敌军抓陈毅
龚楚,时任红军中央军区参谋长,1935年春天时,他曾经率领红24师72团剩余的700余人,向湘赣边界游击区突围。
队伍在宜章地区与敌人粤军陈济棠部队发生激战。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龚楚被抓住,没有经受住考验,他叛变了。
与任何一个叛徒一样,龚楚叛变后就急于邀功,向敌人供述。
项英、陈毅在南雄、大余一带,我们分手时约定的。
陈济棠大喜,立即擢封他为“游击司令”,给他分了40个人的卫队,要他带队去捉拿项、陈。
经过几个月的探查,龚楚在多次扑空的情况下,改变了策略,将卫队化妆为红军游击队,在北山地区,与陈济棠部演了一出“双簧”,假装被打败,造成声势,再次去寻找项、陈的踪迹。
在行军路上,龚楚遇到了交通站长何长林,何长林只认得他是参谋长,却不知道这个龚参谋长已经叛变。
在去交通站的路上,何长林忽然发现龚楚的军装居然是崭新的,而他的部下讲的还是广东话。
见何长林起了疑心,龚楚立即拔枪威胁。何长林也是一个软骨头,见此情形,立即怂了,向龚楚说,下午陈毅的秘书会带人来交通站取粮食、报纸,以及情报,可以让他们带路,寻机抓住项、陈。
陈毅秘书果然按时到来。龚楚装作是自己人的样子,说什么自己已在湘南开辟了根据地,今天特意带队伍来接项英、陈毅领导的游击队。
刚开始,秘书并未怀疑,只是要求龚楚把大部队留下,让他随自己去见项、陈,如果带着大部队去找项、陈,在眼下这种非常时期里,容易引发误会,甚至是冲突。
这个要求在那种斗争形势险恶的环境中,其实是非常正确的。
可是龚楚就是不同意,他坚持带大部队去找项、陈。
“明显有问题”,陈毅秘书见龚楚如此不坦当,马上断定他已经叛变了。
但秘书是一位久经考验的战士,他故意不露声色,假装带龚楚去找项、陈。
在走到山脚下向山上运动时,哨兵喊“什么人?”陈毅秘书大喊“他们是反动派!”随即哨兵开枪,枪声大作之中,项英、陈毅率队向更高处转移,甩掉龚楚。
第二天,敌人增兵一个营搜山,除了找到项、陈等人住的窝棚外,其他一无所获。
而在附近的高山密林中,项英、陈毅等人整整躲了三天才脱险。
第三次:被围梅山20天,弹尽粮绝
1936年6月,“两广事变”爆发,广东军阀陈济棠、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不满蒋介石发动内战,起兵反蒋要求抗日。
不过军阀之间矛盾重重,事变不了了之,蒋介石重新调动兵力,重兵围攻粤赣边等游击区,主力为嫡系46师,师长为戴嗣夏。
此人重新采取“步步为营”的碉堡策略,山道口、渡口,各条路口,都修建了碉堡,重兵把守,严格盘查,并与保甲制度相结合,“一家通共,十家连坐”。
此外,国民党还把本来住在山上的百姓,全部赶下山,强制居住在山下村庄,并且按每家每口人来核算粮食、食盐,严禁多存多带,同时又把各村青壮年强征入伍,配合搜捕游击队员,封妄图将红军游击队困死在山中。
万千重的围困,犹如锁链令人窒息。
当年冬天,陈毅等人被围困在梅岭密林深入一座山洞里,尽管这里人迹罕至,但他们依然不能生火,只能吃干粮、咸菜,而这些食物是一位名叫张千妹的当地妇女送来的。
她每天都冒着生命危险,夜间走羊肠小道,甚至攀崖壁给陈毅等人送食物,并将自己探查到的情报一并送过来。
可是有一天张千妹上山时遇到了敌人,她无处可躲,也无处可跑,只好眼睛一闭,心一横,向山沟里翻滚下去,当场受伤昏死过去。
她负伤后,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人再来送过食物。
山洞外,敌人来回搜查,有时候甚至能听到脚步声音,出去找食物不太现实,陈毅等人只能困在山洞里,喝岩缝里滴下的水,抓跑到洞里的昆虫吃。
陈毅思量再三,认为这一次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希望活着下山了。
他忍着饥饿依然英雄豪迈地写下著名的诗篇《梅岭三章》。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毅已经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可是就在他写下“诀命诗”之后,一连两天敌人再也没有上山搜查,第三天时,张千妹又来到山上,告诉陈毅不知道为什么山下的敌人全撤离了。
联络点同志送过来一份报纸,原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蒋被扣押,作为嫡系的46师被调往西北。
正规军都撒走了,地方民团武装被红军游击队吓破胆,缩在据点不敢出来。
谢天谢地,陈毅又躲过一劫。
第四次:被叛徒蒙骗进城,差点落入圈套
1937年4月,“西安事变”已经和平解决,但张学良被扣在南京,蒋还想抵赖不愿兑现在西安被释放时的承诺,对江南红军游击队仍然在进行围攻。
4月下旬,陈毅在梅岭主持召开会议,内容是如何对敌斗争,瓦解敌人。
会议结束后,地下党员陈宏(又名陈海)在返城途中被捕,在牢狱中他很快叛变了,供述出“大余县城广启安塘铺是红军游击队联系的交通站”的机密。
还是国民党第46师的政训处顺藤摸瓜,又将塘铺交通站的负责人黄亚光逮捕,这个黄亚光同样经受不住考验,叛变了。他为了邀功请赏,派人给游击队送信,欺骗他们。
  中央派人来了,带来了重要指示,要咱们主要负责同志到大余城南饭店会面。
当这封信送出去后不久,敌人已经在饭店周围布下重兵,守株待兔。
此时的项英、陈毅领导的红军南方游击队已经有两年多没有与中央取得联系了。突然之间接到交通站转来的这封信,他们都异常兴奋,当即决定派陈毅亲自带人去塘铺交通站见“中央特派员”。

在去交通站的路上,陈毅的头脑越来越冷静,他觉得还是要小心一些才好,“西安事变”过去这么久,国民党并没有放松对南方游击队的围攻。此时的任何一个麻痹大意,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他决定先去陈宏家里探听虚实。当他与区委书记黄占龙来到陈宏家时,陈妻正在门口低头洗衣服,听到有人要找陈宏,她竟连头都没有抬起来,就回答说“他到团部去了!”
“团部”两个字,陈毅和黄占龙都听成了“塘铺”,正好是那个交通站的名字。当他们快到塘铺时,忽然发现前面站着几个国民党士兵在那里盘查行人,他们便停住脚步,一转身闪进一家茶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陈宏、黄亚光这两个叛徒都不知道,在他们之外,还有一个潜伏的交通联络员老曾,他的身份只有陈毅与项英知道。
陈、黄的叛变事实,老曾一清二楚,他装作是路过喝茶者,靠近陈毅、黄占龙,悄声道:
  陈宏、黄亚光都叛变了,你们快走。
陈毅、黄占龙、老曾先后走出茶铺,转到村头的一处树林,在老曾的带领下,他们绕出大余城范围,向梅岭驻地走去。
在往山上走的时候,山上突然跑下来一队国民党士兵,他们本来是想上山搜捕游击队员的,结果扑空没有找到任何人,气乎乎地下山,动静弄得很大。
陈毅等人赶紧闪进道边的密草丛,等到天黑之后才走出草丛,通过暗号与项英等人会合。
既然已经有两个叛徒给敌人当向导,陈毅、项英判断他们明天一定会有更多的军队来搜山,会搞出更大的声势,此地不可久留。
陈毅第四次躲过劫难。
与其他历经战争磨难的开国老帅一样,陈毅元帅也不太愿意回忆烽火硝烟的往事,因为那些岁月里,有太多的战友、太多的同志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为了创建一个崭新的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实现人人平等的革命蓝图,前仆后继,流血牺牲。
每当想起他们,老帅们无不觉得伤感:对往事的沉默寡言,也许只有经历过那段峥嵘岁月的老同志们,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原因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6 06:54 , Processed in 0.00836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