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首美好而励志的初冬古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4 05:07: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三首美好而励志的初冬古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2021-11-15 23:52                    
              深秋,在落叶纷飞中默默退场,初冬带着清浅的寒意,悄悄而来。
此时的冬,还带着深秋的余韵,清霜飞晚,一池枯荷,残菊傲霜,橙黄橘绿,宛如画卷,摇曳在季节的枝头。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三首美好而励志的初冬古诗,值得收藏。

1.近代·黄节《十月朔日过江亭》
  野菊依篱高下长,路人搴苇浅深行。
  孰云十月秋光尽,不见宫槐落又生。
黄节是近代著名学者,以诗闻名于世,尤其是七律最为后人称道,
其作品兼具唐人的文采风华和宋人的峭健风格,所以人送外号“唐面宋骨”。
此外他还留下不少关于诗文注解的作品,如《曹子建诗注》、《阮步兵诗注》、《汉魏乐府风笺》等等。
再说回这首诗,标题“十月”自然是指农历,“朔日”就是指初一,十月初一大概就是秋末冬初。
至于“江亭”具体指哪里已无从考证,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首诗的理解。
初冬时节,篱笆边的野菊开得正茂盛,岸边长满了芦苇,时时可见有路人前去采摘。
谁说十月秋光老尽?孰不见那槐花落了又生。
整首只有短短28字,却将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还阐明了花落花开,四季轮回的自然规律,令人叫绝。
一指流年处,光阴似箭飞,四季轮回中,寒来暑往,花谢花开。
浅冬薄念,执笔问安,在这个日渐薄凉的季节,愿你初心若素,随遇而安,静守清欢,等待季节轮回。

2.宋代·周端臣《早冬湖上》
  晴湖水落葑田乾,白鸟飞来立晚寒。
  杨柳不知秋已远,尚摇疏翠拂栏干。
周端臣是南宋诗人,史书中关于他的记载并不多,只知他大概生活于宋光宗年间,能诗善词。
其词多抒发伤春怨别的情感,如《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便是一首送别之作。
至于诗歌方面,有不少描写山水田园,四时风光的作品,这首《早冬湖上》便是其中的代表,通过描写早冬时节的湖上风景,抒发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之情。
初冬之时,阳光晴好,诗人到湖边游玩,只见水位下降的湖面露出了葑田,时不时有白鸟飞来,立在上方。
微风吹过,杨柳摇动着翠绿的枝叶,轻拂着湖边的栏杆。
这里的“葑田”是指湖泽中葑菱积聚处,年久腐化变为泥土,水涸成田。
全诗画面开阔,色彩鲜明,动静相衬,将冬日的美景描绘得宛在目前,令人心醉。
白鸟悠悠,杨柳依依,与秋别离,与冬相拥。
岁月不居,时光缱绻,流年若水,季节轮回。
愿你眉目有山河,胸中有丘壑,带着温暖与希冀,感受冬日的诗情画意。

3.宋代·苏轼《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想来大家并不陌生,这首诗写于1090年,地点是杭州,当时的作者已年过半百。
这是他第二次到杭州任职,在此之前他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虽然在1085年,哲宗继位后便被召还朝,但是没多久,他便因入新旧党派之争,再次选择外调。
来到杭州后,苏轼认识了刘季孙,也就是诗题中的刘景文,苏轼很是欣赏他的才华,称其为“慷慨奇士”,两人多有诗歌唱和。
当时刘已五十八岁,却依然只是小小的兵马都监,联想到自己一路走来,也是坎坷不断,于是便写下这首诗,鼓舞对方,同时也是自勉。
冬日的池塘上,荷花凋零殆尽,连荷叶都枯萎了,篱笆边的菊花虽然也渐渐衰败了,但是它的枝干依然在风中挺立着。
橙子金黄、橘子青绿,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大概便是这时候了,你一定要记住了。
这首诗融写景与抒情、议论于一体,既描绘了色彩绚丽的初冬景象,又充满了哲理,表现了诗人无与伦比的旷达襟怀,读后令人豁然开朗。
人间忽已晚,凛凛陌上冬。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
渐行渐远的季节里,愿你珍惜当下,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一念秋远,送走一季繁华;一念冬来,等待一场初雪。
站在季节的路口,与秋轻轻道别。
将那些还来不及收藏的风景,寄去天涯,沿着内心欢喜的模样,与冬相拥,昂首前行。
“孰云十月秋光尽,不见宫槐落又生”,三首古诗遇见唯美冬日。
-END-
作者:解忧诗词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5 17:15 , Processed in 0.00780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