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宏伟工程 绽放“花”样年华 |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邀您走近中国画《春城无处不飞花》…… 2021-12-28 15:55
1981年1月3日,成千上万的宜昌百姓聚集在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现场。人们扶老携幼,举目远眺,共同期待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
随着一声哨响,施工现场的卡车同时发动,轰鸣声震撼长江两岸。36个小时之后,当运载卡车抛投下最后一车石料,长江被成功截流,两岸建设者们一起欢呼起来。
这是一座怎样的水利工程?它的成功截流又为何会如此牵动人心呢? 反复论证试验
攻克施工难关
1958年2月,周恩来带领100多名中外专家乘船自武汉溯江而上,对长江三峡进行了考察。195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成都会议,形成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的文件。
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和条件都不太成熟,直到1970年,中央决定先行修建三峡工程的配套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1970年12月30日,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轰轰烈烈的建设序幕也由此拉开!
听中共党史专家王炳林讲述 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为何选址在葛洲坝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动工后,成千上万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在葛洲坝安营扎寨。
然而,由于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采取的是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方式,随着工程的进展,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让工程陷入了困境,工程建设在1972年被迫按下暂停键。
听中共党史专家王炳林讲述 建设者们是如何攻克这些难关的 1972年11月,周恩来任命水利专家林一山负责葛洲坝工程的修改完善工作,完成了设计方案。
水利专家林一山(左三) 1974年底,葛洲坝工程复工。1981年1月4日,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成功截流!1988年8月,这座万里长江第一坝,耗时18年终于竣工!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水患,具有发电、改善峡江航道等功能,可发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时,它提高了我国水电建设的科学技术水平,这项工程培养和锻炼了一支高素质的水电建设队伍,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80年,画家何家英为描绘中国人民夜以继日建设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时的景象,创作了中国画《春城无处不飞花》。
平直线条勾勒大坝轮廓
点点灯光照亮宏伟工程
点击视频 美术评论家尚辉带您赏析经典画作 《春城无处不飞花》描绘了一群女工夜晚收工后在街头买花、戴花,彼此装扮的欢乐情景。作品通过浓淡关系凸显了众女工为那位白衣女工戴花的情节。
画面着力描绘了一位俊俏、大方、朴素的女工形象。她满脸喜悦,面色潮红,也因众女工为她装扮而显得几分羞涩。
前景那位蹲下来买花的女工,位置最前、形象所占空间最大,画家却用淡墨来处理。
画面左侧那位背对观众的女工,则以浓墨塑造,她的窈窕身材恰恰是对女性形象最好的诠释。
白衣女工左手边的两位女工,她们生动的体态使整个画面具有动感。 画作通过纵向构图,在图像上暗示了这些女工的电焊工身份,也增添了画面空间的纵深感。
对于画面的背景,画家采用了平直的线条勾勒出大坝结构的轮廓,反映出建设工地工作严谨的氛围。
女工身后下班的工人陆续通过栈桥离开工地,而大坝建设仍在马不停蹄地运转,平台上还有夜班工人正在焊接。
夜幕深处,吊车和工地上灯光点点,闪烁着色彩斑斓的光亮,工人们的热情和汗水都融在这灯光中,照亮这拔地而起的宏伟工程。
深入生活
获取创作灵感
1957年出生于天津的何家英,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是当代中国画坛享有盛誉的工笔人物画家。
画家 何家英 他将欧洲古典主义人物造型与中国传统工笔画相结合,塑造了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现代人物形象,代表作主要有《山地》《十九秋》《秋冥》和《舞之憩》等。
他在葛洲坝写生期间,以买花姑娘作为线索,表现了一群女工围绕着买花、戴花而洋溢着的青春萌动,以“花”为主题赞美青年建设者们的花样年华。
听画家何家英分享 画作创作背后的故事 画家何家英深入葛洲坝生活,将真切的体验和感受融入到艺术创作中,使其在表达现代生活的语境中完成了对时代特征的构建。作品一经亮相,受到各界好评。
治水千秋利,放歌百岁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推进新时代治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如今,中国人民将接续奋斗,以伟大的创造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乘风破浪,坚毅前行,再创新的更大的辉煌!
在修建葛洲坝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过程中建设者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春城无处不飞花》还有哪些艺术特色?
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王炳林、美术评论家尚辉一起,了解《春城无处不飞花》背后的故事。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关注 CCTV-1 12月28日 22:30档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编辑:曹宇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