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主席四请任命徐向前元帅出山,建国后授元帅,为何如此器重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30 18:24: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毛主席四请任命徐向前元帅出山,建国后授元帅,为何如此器重                                                         2021-12-28 09:26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个月,在大后方养病已久的徐向前便来拜访毛主席。可未等徐向前开口,毛主席便笑着说道:“你不要着急上前线嘛,过不了多久南方的那个人就有动作了,到时候仗有你打的。”

主席口中“南方的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蠢蠢欲动的蒋介石。事实也正如毛主席所料:1946年6月,蒋介石便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爆发。而被主席承诺了“有仗打”的徐向前,也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终于1955年因此位列十大元帅。但鲜为人知的是,解放战争期间,主席曾四次请徐向前出山,前三次却都无果而终,那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

?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各位帮忙“长按2秒点赞按钮”来个强烈点赞。并且“关注”一下,以后常来,不迷路。

(徐向前元帅)

一请徐向前:代替101,挂帅东北

毛主席第一次在抗战后请徐帅出山,是在解放军计划进军东北时。在抗战胜利之后,国家百废待兴,革命风起云涌,黄克诚斗胆直陈,向党内提议:想要解放全国,应首先从东北入手。

为什么黄克诚认为东北地区对全国的解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呢?主要有三点原因:其一,自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长期占据东北三省经略多年,但同时客观上也意味着国民党军阀在东北三省的势力,不似其他省份盘根错节。人民受日寇压迫多年,更有动员群众,迎接解放的基础;其二,早在张作霖经略东北时期,东三省就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如在1921年于沈阳成立的奉天军械厂,而日本退却后也在此遗留下了大量的工业生产资料和军械;其三,东三省地区背倚苏联,如必要时可从苏联获取援助,进而推动解放全国的战局。

(20世纪30年代的奉天军械厂)

综合以上原因,黄克诚提出“我军必须和国民党争分夺秒,把握东北战局的主动权”。因此,在黄克诚提出这个建议以后,我党便做出决定令原新四军第三师主力,共计三万五千余民战士快马加鞭赶赴东北,成立革命根据地。但与此同时,国军的大队人马也在徐徐向东北开进,一场围绕东北的争夺将在所难免,这时我党就需要考虑:究竟有谁能够独当一面,来撑起承担东北三省大局的重担呢?

这个时候,在毛主席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两个人:一个是指挥新四军,在苏中地区深入敌后,摸爬滚打多年的陈毅;而另一个人就是曾经指挥过红四军,在长征途中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徐向前。要知道,东北三省的战局是事关全国解放战局的关键一步。解放战争之初,主席就曾想让陈毅、徐向前二人主持东北战局,也足以见证我党对这两名老同志的信任和重视。

(徐向前)

可是,为什么最后陈毅、徐向前都没能赶赴东北战场呢?先来看陈毅:1945年10月,国军为了挺进华北、东北地区,便令重兵沿着津浦向北开进。这个时候,我军需要在我国南、北交界处的山东地区迟滞国军北上,因此陈毅便受命紧急调往山东,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徐向前则是因为在出征之前突然身体患病,东北在当时又恰入冬季,因此出于身体状况的考虑,徐向前便和这次立功的机会擦肩而过,最终由101挂帅,出征东北。

常言道“是金子总会发光”,虽然徐向前遗憾地错过了这次机遇,但他身上肩负的历史使命,注定让他的一生不会平凡。

二请徐向前:中原突围,力挽狂澜

1946年6月,按捺不住的蒋介石最终露出了他原本的面目,撕毁了国共两党谈判的《双十协定》,并命令国军重兵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欲一举消灭我军有生力量,解放战争正式爆发。

而当时中原解放区的敌我兵力对比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在当时的中原解放区,解放军约有6万人的兵力,而国军进攻的兵力则是30余万人,双方将近是1:5的兵员规模差距。而国军则依托兵员规模优势,对中原解放区形成了“四面包围,多路进攻”之势,情况万分危急。

(中原突围战役)

当时毛主席、周总理等人都十分关切中原地区解放军的安危,究竟应该派谁去应战呢?当时,毛主席想到的,还是打算派徐向前力挽狂澜。但是,那个时候徐向前的身体状况却依然不容乐观。考虑到前线相对恶劣的战斗环境,主席最终还是没有让徐向前抵达中原解放区前线。不过幸运的是,此前被包围的中原野战军最终跳出了国军的包围圈,并且在后来挺进大别山区进行游击作战,成为了解放战争由“内线”转向“外线”的重要标志。

在蒋介石命令国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的同时,他也没有让盘踞在西北的胡宗南停着,率领着34个旅,25万大军对当时毛主席、周总理等人所在的陕北地区发起进攻,革命圣地延安形势告急。当时毛主席一面做出转战陕北,和敌军兜圈子的决定;一面则彭德怀将当时驻扎在陕北的2.6万人编组成西北野战兵团,也就是西北野战军的前身,来迟滞敌军的进攻。

(彭德怀视察西北野战军)

而在危难之时,徐向前抱着病痛,主动请缨,想要留在陕甘宁同西北野战军并肩作战。但是,主席却认为徐向前目前身体状况依然欠佳,因此再三建议之下,徐向前只好抱憾暂时前往太行山区疗养,静观战局变化,等待党和解放军再一次需要自己上前线的时机。

三请徐向前:泗县失利,替换陈毅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过,本计划要去东北三省主持战局的陈毅,因接到迟滞国军北上的任务,后来到山东军区担任司令员,指挥山东野战军进行战斗。而在1946年8月爆发的泗县战斗中,陈毅率领的山东野战军却攻坚失利,一度让我党做出让徐向前替换陈毅,主持山东战局的打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时解放军在泗县攻坚暂时失利,存在着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首先在8月时,安徽泗县正处于多雨季节,解放军战士为早日解放泗县,在没过膝盖的暴雨中行军多日,确实是天公不作美。而在攻城的过程中,因为天气潮湿,我军常用的汉阳造步枪、手榴弹也因为下雨天而时常出现哑火的现象。此外,当时坐镇泗县的国军指挥官,正是一贯以擅长防守著称的薛岳,而镇守泗县的国军则是国军第七军172师,师中国军士兵平均有7年以上的服役经历,是妥妥的老兵。因此,我军先后调动了22个团攻打泗县,却依然未能占据优势。

(抗日战争中发明“天炉战法”的国军将领:薛岳)

因为攻克泗县失利,解放军中一度萌生了找来新任指挥官,替换陈毅主持作战的想法,而陈毅也表示这次泗县战斗未能攻克县城,自己难辞其咎。而能够和陈毅一样,在山东军区可以主持大局,又能够指挥解放军打胜仗的,还有谁呢?当时党内很多人都想到了徐向前,纷纷表示要不要把徐向前调到山东军区任职,毛主席对此事也是思虑许久。

但是,在关键时刻,毛主席还是做出了继续让陈毅主持山东军区战局的决定,并且对陈毅在泗县战斗中歼灭国军3000余人战绩的肯定。为什么主席未能让徐向前到山东军区,替换陈毅呢?毛主席给出的理由是:“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目前山东军区的战斗已经是打得如火如荼,我们应该相信陈毅同志,在后来的日子里一定能打大胜仗。”

(陈毅)

当陈毅听到毛主席并不打算换帅的消息后,为此十分感动。而战局的发展也正如毛主席所料,在后来的莱芜战役、淮海战役中,陈毅、粟裕二人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屡屡打出胜仗,在淮海战役中更是创立了前后歼灭国军达50余万的历史奇迹。不过,这也是徐向前元帅第三次和战后立功的机会失之交臂。

四请徐向前:解放山西,名震天下

而到1947年1月时,在后方养病已久的徐向前,终于迎来了自己立功的机会:在这一个月,他被任命为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而我党第四次请徐向前出山,究竟是让他做什么呢?按照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让徐向前去“会一会”自己的老同学,那就是盘踞在山西多年的阎锡山。

山西省庇邻太行山、吕梁山、黄河等天险,南部更位于沟壑交错,海拔在1000米至2000米的黄土高原之上,是自古以来的易守难攻之地。在阎锡山于此经略多年之后,山西省内更是布满坚城、堡垒等防御工事,是在解放战争中活脱脱的一块“硬骨头”。而这块“硬骨头”交给在后方养病已久的徐向前来啃,一来是想弥补他在后方错过多次立功的机会,二来则是因为徐向前本身就是山西人,熟悉群众和山西省内的风土人情,因此主席看来,解放山西让他来挂帅出征,再适合不过。而他和老乡阎锡山的交手,也注定将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徐向前)

而徐向前元帅也最终不负毛主席的所托,不负党和人民寄予的期望。在受命解放山西之后,于1947年12月便攻克了山西省内的坚城:运城。不仅阻止了胡宗南部队率军北上,保障毛主席、周总理一行人的安全,更切断了阎锡山南下、国军陈谢兵团进入豫西的出口,配合了中原野战军挺进大别山的军事行动。在此之后,徐向前指挥的解放军部队更是势如破竹:1948年5月,解放临汾,歼灭国军2.5万人1948年7月,晋中获胜,歼灭阎锡山大军10万余人;1948年10月,兵临太原,让阎锡山深感大势已去。1949年4月底,在阎锡山手中号称固若金汤的太原城,终于迎来了解放。

1955年,因徐向前在沙场上屡立战功,共和国特授予其元帅军衔,位列“十大元帅”中第八位。前三次与战场立功的机会擦肩而过,终究未能埋没了徐向前的才华,在为党和人民而战的数十年里,他最终赢得了历史客观、公正的评价。而毛主席四请徐向前元帅的故事,也因此成为了我党选贤举能的一段佳话。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8 06:41 , Processed in 0.00824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