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7-11 09:04 编辑
解放军历次大换装 军服是军人的外在标志,是一个国家军队的独特象征。军服也是一部史书、一面镜子。它留下了岁月飞逝的脚步,映照出绚丽的时代色彩。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以来,军服发生了多次变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如同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在某种程度上展示了人民军队的成长史。 解放以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服装,代表性的为灰色布料中山装,八角帽,佩戴红布领章,五星帽徽。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着布料中山装,戴直帽墙圆顶帽(后期为解放帽),佩戴臂章和胸章。军服的颜色,八路军为土黄色或灰色,新四军为灰色,到解放战争时期基本统一为黄色。 新中国成立后,从统一全军服装开始,先后经历了8次改革。 1950年,经中央军委批准,统一了全军的军服制式和供给标准,样式分为干部、战士、男女。单衣,干部为开襟式,战士为套头式。女军人为连衣裙,均戴大檐帽。用料为棉平纹布。颜色,陆军为绿色,海军单衣为上白下蓝色、棉衣为蓝色,空军为上绿下蓝色。佩戴“八一”五星帽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 50式军服是我军最早的全军统一军服。 1955年实行军衔制时,参照苏军服装样式,对全军军服进行了全面改革。全军军官和士兵配发常服,校以上军官配发礼服。常服样式,男军官为立翻领四个挖袋,西式裤,夏季戴大檐帽(1958年加发解放帽),冬季戴栽绒帽,男士兵为立翻领两个上挖袋,西式裤,夏季戴船形帽(1958年改戴解放帽),冬季戴栽绒帽。海军士兵为披肩领套头式,裤子旁开口。女军人夏服为小翻领两个挖袋,戴无檐软帽。 颜色,陆军为棕绿色,海军夏服为上白下蓝色、冬服藏蓝色,空军为上棕绿色下藏蓝色。军官佩戴肩领章,士兵佩戴领章,官兵均佩戴军兵种符号和圆形“八一”五星帽徽。校尉官扎武装带。 60年代初期,针对冬季只有棉衣,夏季只有单衣,脱了棉衣换单衣,不利随气候调节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小改变制式的原则下,对冬服的结构配套进行了改革。用罩衣、紧身棉衣、绒衣和衬裤取代了因经济原因长期装备部队的老式棉衣,并普遍配发了大衣,较好地解决了服装换季问题,提高了军服的卫生性能。此次改革,把我军军服的整体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1961年10月9日,军委办公会议通过配套服装改革方案,1962年定型生产,定名为62式,于1964年装备部队。 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随即废止55式军衔服装,换装后的军服称为65式。 1968年,全军军服就化纤材料用于军服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与试验,从1971年开始,逐步将单衣、罩衣和大衣用料改为涤棉混纺织物,提高了军服的质量。 1985年,全军换发了“85”式服装,与原来服装相比,主要变化是:干部、战士配发了制式衬衣、大檐帽,圆形“八一”五星帽徽和军种肩领章。冬服、夏服、大衣,军以上干部改用纯毛料制作,师团干部改用混纺毛料制作。 为提高我军军服水平,1984年1月,中央军委在批准85式服装定型生产的同时,指示我军服装逐步实行礼服、常服、作训服系列。1985年初总后组织了服装改革小组,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1987年7月,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审查了服装样品。1987年8月中央军委批准定型,1988年10月起陆续装备部队。87式服装改革区别于我军历史上任何一次军服改革。建立了礼服、常服、作训服系列,较好地解决了军人执行不同任务着穿不同服装问题。 87式服装,官兵夏常服、女军人冬常服都由立领改为开领,士兵常服由两个口袋改为4个口袋,官兵着夏常服时配衬衣扎领带。作训服、迷彩服样式新颖,有时代感。大衣、衬衣、军帽、军鞋等也作了相应改进,都有较大创新。尉官常服、士官夏常服用料由涤棉布改为混纺毛料。军官的硬肩章,官兵的软肩章,其样式威严、庄重、大方,衔级标志清晰,区分明显。军种符号设计简明新颖,便于区分,缀钉也较方便。大帽徽加设松枝叶和天安门图案,象征明显,寓意深刻。文职干部的肩章、符号,军官礼服的领花,大檐帽的饰带等,都与87式服装相匹配。 1997年5月1日起,新一代服装首先在驻港部队试穿。随后,1999年驻澳门部队也穿上了这套被称为97式的军服。 2005年3月,“由总后首长直接挂帅,军需物资油料部门成立了军服改革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论证工作,军需装备研究所成立了由几十名纺织材料、服装、服饰、鞋帽等精兵强将组成的科研攻关小组。” 从2006年4月起,军委领导先后听取了军服改革总体论证方案汇报,并集体审查了实物样品。随后,军委主席胡锦涛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分别审查和审议通过了军服调整改革方案,作出了2007年8月1日全军换发07式军服的重大决策。 07式军服共有18类标志服饰,主要有帽徽、领花、军衔标志、胸标、姓名牌、级别资历章、国防服役章、臂章以及外、内腰带等品种。其他诸如作训服用散摆式代替夹克式,女军人的卷檐帽代替大檐帽,海军军服首次使用袖子上的金黄条纹表达军衔……新军服在充满“中国特色”的同时,细节处多有“国际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