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代同住的家庭,婆媳喂养孩子有分歧怎么办?这篇可以给你启发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1 13:32: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三代同住的家庭,婆媳喂养孩子有分歧怎么办?这篇可以给你启发                                                         2022-01-30 16:37                    
                                        住院归来,闲着没事打开主页后台,立即看到一位妈妈的留言:
我婆婆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人,但是关于带孩子我们的分歧就出现了。
我孩子14个月,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我的意思是少食多餐喂法,但我婆婆总觉得宝宝没吃饱。尽管我多次说过,妈,孩子不饿,你不要给他吃。
以前就不说了,今天早上8点多,宝宝喝了一碗稀饭(宝宝的注水碗,)喝完之后宝宝也没再要,我婆婆说,给孩子再吃点馍,我说他吃好了,不用吃了。
9点多我去洗头发,洗完之后过来,我婆婆说宝宝刚闹呢,她给孩子吃了半个馍,给我气的呀!我说妈,不是给你说了嘛,你咋又给孩子吃?我婆婆说,孩子闹才给他吃的馍,孩子就要吃,吃了半个,孩子就是饿了。

我说,妈那孩子一闹就给吃吗?本来就消化功能不好,哎!真不知道咋办,现在我还很生气。
认真看完消息得知,儿媳也承认婆婆是个好婆婆,只是在孩子的问题上意见有分歧,其实这样的家庭问题,成千上万的家庭都会有,也可以说这是三代同堂同住大家庭中最普遍的问题。
三代同堂同在一个屋檐下难免出生矛盾,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老人和年轻人之间对如何养育下一代的观念不同造成的。老人养育孩子,大多数都是按照以前自己从长辈那里学来的老方法,而年轻人由于爱学习,育儿观念新,总想按照科学的育儿方式去做。就像问题描述中说的,因为孩子的脾胃消化功能不好,孩子妈妈知道用少食多餐对孩子有好处。而孩子的奶奶则是爱孙心切,总怕饿着孩子,孩子一闹就认为是饿。

孩子奶奶认为孩子早晨只喝稀饭不经饿,所以孩子这边一闹她就立即给孩子馒头吃。当然老人出发点是好的,岂不知这么做,往往却以爱的名义在做对孩子健康不利的事情。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老人的问题出在,老人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自己认为孩子吃不饱,所以想方设法都要让孩子吃点馒头才安心,真可谓是世界上有种饿叫做“奶奶觉得孩子饿”啊!
说过了奶奶,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孩子的妈妈。妈妈想用少食多餐调节孩子的脾胃功能是对的,当妈妈发现奶奶总是给孙子偷偷吃东西时就生气;尤其是妈妈洗头出来,得知奶奶给孩子吃了半个馒头时,第一反应是生气,接着就是婆媳二人的对话:”不是给你说了嘛,你咋又给孩子吃”、“孩子一闹就给吃吗?本来就消化功能不好……”

虽然只是一般的对话内容,试想一个生气的人说这些话,会是怎样的语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脾气好的婆婆还没什么,假如遇到脾气不好的婆婆,婆媳矛盾便会产生。
解决问题的办法:
1、找个恰当的时间跟婆婆沟通
所谓恰当的时间,就是在婆媳心情都好的时候。人常说话是开心的钥匙,意见有分歧是因为沟通没有到位,只要话说开了,婆媳都能理解,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有的老人敏感,尤其是婆婆毕竟不是亲妈,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和颜悦色。告诉婆婆孩子脾胃功能差,少食多餐对调节孩子脾胃功能有好处、有利于孩子的健康。请相信,隔辈亲的老人爱孙胜过爱子,只要对孙子有好处,老人就一定会配合。

2、沟通先用同理心
沟通是为人处世的一门学问。古人说,话不投机半句多,意思就是要与人有效交流,就要找到两人之间的共同话题。与婆婆沟通时,要先站在婆婆的角度,用同理心切入话题,让婆婆知道你理解她,知道婆婆的出发点是好的,即使下面提到婆婆的做法对孩子不利,婆婆也能理解和 接受。老人像孩子一样喜欢夸奖,适当的时候来点适度的恭维效果也不错哦。
好友慧娟就很聪明,慧娟儿子喜欢吃炸鸡腿,有段时间婆婆每天买菜都买来鸡腿炸给孙子吃。慧娟知道多吃油炸的东西对孩子不好,有天故意把闺蜜王倩和儿子带到家里来吃饭。吃饭的时候,慧娟夹了一个鸡腿正想给王倩的儿子,王倩摇摇头,慧娟立马把鸡腿放下,弄得婆婆一脸疑惑。
送走王倩回来,慧娟对婆婆说:“妈,你别在意,不是鸡腿炸得不好,王倩说他儿子以前经常吃汉堡、薯条、炸鸡腿,因为儿子太胖医生建议减肥。为给儿子减肥王倩夫妻二人陪着儿子打球、跑步、游泳,把大人折腾个半死效果也不明显。”

刚说到此,慧娟突然话锋一转道:“记得招生制度第一年我考上师范的时候,每个月发30斤饭票和13块5毛钱的菜票。每天去打饭看到别人买糖糕、买油条、买肉吃,我都羡慕得要命,我想着等我以后有了钱,想吃什么一定痛痛快快地吃。
看到现在我们家天天鸡鱼肉不断,儿子想吃什么奶奶都能让儿子尽情地吃,我这个当妈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啦。可是刚才听王倩说了她儿子的事,我也有点儿担心呢!妈,咱以后隔三差五地做一次炸鸡腿,可别让我们家宝贝也变成了小胖墩。”
3、跟老人沟通注意方式和人选
现实生活中,有的年轻人看到老人哪点做得不好,立即就说出来,而且不注意方式方法,这样不仅容易让老人产生误会而伤心,还会影响到家庭和睦。所以跟老人沟通,除了要注意方式、说话的语气、沟通的方法之外,还要找对沟通的适合人选。

或许大家都记得这句话:“人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平时婆媳关系就紧张,或者婆婆、儿媳中有一方性格较强,最好把沟通的任务交给另一半去完成。孩子爸爸是婆婆的亲生,母子二人在一起的时间长,彼此相互了解,说话轻重都可以理解。
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人与人也存在性格上的差别,年轻人与老人之间沟通的方式,除了以上三种还很多,你家平时是怎么做的?欢迎加入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联系即删)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 17:35 , Processed in 0.00730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