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常德日报晚报版》刊登《急电原来是首词——毛泽东赠丁玲《临江仙》揭秘一文 2022-02-15 14:44
历史上的今天
1101年 8月 24日 北宋文学家苏轼逝世1678年3月23日明末清初著名军事家吴三桂在衡州称帝1814年8月13日好望角省成为英国殖民地
- 1957年2月15日 中国在台珍贵文物253件精品被美舰盗运至美国
- 1961年2月15日 美国18名滑冰运动员在空中丧生
- 1984年2月15日 《陈云文选》向全国发行
- 1985年2月1 5日 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建成
- 1990年2月15日 美国等四国就联合反毒签署《卡塔赫纳声明》
- 1994年2月15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指出,贫富差距就是知识差距
- 1997年2月15日 《常德日报晚报版》刊登《急电原来是首词——毛泽东赠丁玲《临江仙》揭秘一文
- 2000年2月15日 江西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胡长清被判死刑
- 2003年2月15日 全球约600个城市同时举行反战游行
- 2006年2月15日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重点历史事件
急电原来是首词 ——毛泽东赠丁玲《临江仙》揭秘 《急电原来是首词——毛泽东赠丁玲《临江仙》揭秘》原文欣赏 60年前的1936年12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统帅部从陕北保安发往前线指挥部的一封电报,如今变成为“中国常德诗墙”引为荣耀的一座诗碑:这就是毛泽东手书的《临江仙· 给丁玲同志》。
出生于我市临澧县的丁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郭沫若、矛盾之后享有崇高国际声誉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之一。
1933年,丁玲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绑架软禁。1936年11月10日,丁玲在党的帮助下逃出南京,到达了党中央所在地——保安。
晚间,在一间宽敞的大窑洞里,中央宣传部专门为丁玲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会。党中央的一些负责同志周恩来、张闻天、林伯渠、凯丰、李克农······都陆续来到了欢迎会场。
忽然,会场上一阵骚动。一位身材修长、神采焕发的领导同志,身披着一件棉大衣,来到已经坐满了人的窑洞。大家的注意力都转向了他,同他亲昵地打着招呼。有人同他开玩笑说:“嗬!主席今天脸面刮得好干净,主席今天更加漂亮了!”大家哄地笑了起来。这位领导同志也笑了,他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说道:“我还没有理发呢!”
啊,主席?毛泽东?他就是毛泽东同志啊!丁玲显得十分激动。毛泽东的名字,早在二十年代,在湖南的时候,丁玲就听说过了,但是,从未见过面,这是丁玲第一次见到毛主席。
窑洞里,灯光明亮,炉火熊熊,充满欢欣。周恩来同志讲了话,张闻天同志、林伯渠同志讲了话,许多同志都讲了话,欢迎丁玲这位第一个到达陕北苏区的著名作家。丁玲从那个没有人身自由的环境,来到这洋溢着深厚同志情谊的地方,心情确实很激动。她被温暖抚慰着,被幸福浸泡着,在心里一遍遍地念叨着:到家了,到家了,真的是到家了。
她象一个远游归家的孩子,要尽情地向父母亲倾诉。于是,她也在晚会上满怀激情地讲了话。后来丁玲写道:“我是那么无所顾虑、欢乐满怀的第一次在那么多的领导同志面前讲话。我讲了在南京的一段生活,就象从远方回到家里的一个孩子,在向父亲、母亲那么亲昵的喋喋不休的饶舌。”
过后,丁玲到毛主席的窑洞里去。毛主席问她:“丁玲,你想做什么事啊?”
“当红军!”丁玲毫不犹豫地回答。
“好,马上就可以去,跟着杨尚昆他们领导的前方总政治部上前方去吧。”毛主席说。“现在可能还有最后与胡宗南的一仗,赶快去,赶得上。”
不几天,丁玲跟着杨尚昆出发了。
抵达陇东前线,丁玲跟着一方面军一军团活动。一军团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热情欢迎丁玲。这时,红军同国民党胡宗南部队的山城堡之战已经结束。丁玲缠住左权将军,请他讲战斗情况,连同他讲话时的神情语态,丁玲都细致入微地记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后来整理发表的《记左权同志话山城堡之战》,就是一篇讲述红军战斗生活,充满火热激情的散文。
这年12月12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红军主力挥戈南下,严防亲日派对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率领的爱国军队的袭击。丁玲又随部队昼夜兼程,并写下了《南下军中之一页日记》、《到前方去》等作品。
丁玲的工作,得到了红军统帅部的关注和赞扬。12月30日,聂荣臻政委请丁玲到前线指挥部去,郑重地把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来的电报转交给她。原来,这是毛主席写给她的一首《临江仙》词:
壁上红旗飘落照,
西风漫卷孤城。
保安人物一时新。
洞中开宴会,
招待出牢人。
纤笔一枝谁与似?
三千毛瑟精兵。
阵图开向陇山东。
昨天文小姐,
今日武将军。
这首词作,后来毛主席又是怎样重新写给丁玲的呢?
1937年1月,党中央机关从保安搬到延安,丁玲奉命陪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一起,也从定边前线回到延安。毛主席又问她:“丁玲,还想做什么呀?”
“当红军!”丁玲又是毫不犹豫地回答。
毛主席同意了,当即写信给后方总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同志,指定丁玲担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的副主任。
这期间,丁玲同毛主席的接触也比较多了,经常到毛主席的窑洞里去谈天。常常是谈着谈着,毛主席诗情逸飞,随手挥毫抄写他自己以前填写的词,或者他喜欢的词。这首《临江仙·给丁玲同志》,便是在这种情形下抄写出来,送给丁玲的。
在战争年代和流动的环境里,怎样妥善地保管好毛主席手书的词作,一直是丁玲思考的问题。1939年,她把这件珍品寄给在重庆工作的进步作家、著名诗人胡风,委托胡风代为保存。
“啊!”胡风一看到这首词作就惊呼起来,认出是毛主席的亲笔字。深感责任重大的胡风,慎重地把词作放在一个牛皮纸信封里,上写“毛笔”二字,以防国民党特务查抄,并将信封装在胡风用来珍藏自己稿件的皮箱里,始终带在身边。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胡风去香港。行前,将词作夹在日记本里,用钢笔写上“丁存”二字,留在郊区一个亲戚家里。1943年胡风返回重庆,立即把它取回。抗战胜利后,这件珍品又被带回到了上海。全国解放后,胡风事务繁忙,此事被忘却了。1953年的一天,胡风忽然想了起来,赶快将它从旧日记本中取出,准备找机会交还给在北京的丁玲。不幸,以后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政治变故,胡风和丁玲相继失去了自由。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后,1982年因病从成都返回北京的胡风,才将流落在外长达40多年的这一珍贵文物,完好无损地交还给了丁玲。
在丁玲家乡常德市开始兴建大型文化工程“中国常德诗墙”的时候,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女作家丁玲已经作古。当诗墙工作人员向她的丈夫、剧作家陈明征集作品时,这位与丁玲同甘苦共患难几十年的老共党员,激动地讲述了毛主席赠丁玲这首词作的有关情况,并通过“中国丁玲研究会”,将毛主席手书的复印件,郑重地交给了诗墙修建办公室。
毛主席手书《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就是这样第一次以碑刻的形式,在“中国常德诗墙”上面世了。
1997年2月15日星期六 常德日报晚报版 盛和均 编辑|雷 蕾 初审|张 兰 终审|杨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