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59年刘思齐去朝鲜扫墓,临行前毛泽东嘱咐:告诉岸英,爸爸很想他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1 18:47: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华忠 于 2022-3-1 18:50 编辑

1959年刘思齐去朝鲜扫墓,临行前毛泽东嘱咐:告诉岸英,爸爸很想他                             

2022-02-25 14:13                    
引言
刘思齐既是一个普通人,又是一个不普通的人。说她普通,是因为她即便是汇入大街上的人潮中,走进商场的购物人群中,仔细观察都不会发现她和周围人都什么特别之处。
说她不普通,是因为她走过了一条坎坷、曲折、独特而又光荣的人生道路。
在如此幅员辽阔的中国,像她这样的履历,找不到第二个。

图|刘思齐抚摸毛岸英雕像
01 刘思齐:毛泽东的干女儿
刘思齐不仅是毛岸英的妻子,最早还是毛泽东的干女儿。能给新中国最高领袖毛泽东当干女儿,这是一件非常让人荣耀的事情。
那刘思齐是怎样成为毛泽东的干女儿呢?
说起这件事,还要从刘思齐的身世说起。
刘思齐的父亲刘谦初和母亲张文秋,都是老一辈老革命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大革命时期,两人结识了毛泽东,曾一同纵谈天下事,和杨开慧颇有来往。
大革命失败后,组织派刘谦初来到南昌参加起义。由于在九江受阻,他们只能撤回武汉,转赴上海。1928年,刘谦初担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年底又调任山东省委书记,张文秋则担任省委执行委员兼妇工部长。

图|张文秋
1929年7月到8月,张文秋和丈夫刘谦初先后被敌人逮捕。在狱中,两人分别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即便是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百般折磨,都没能动摇他们钢铁般的信仰和意志。
这年冬天,张文秋因怀有身孕,在山东省委的多方营救下成功出狱,来到上海找到了党组织。1930年春天,张文秋在上海生下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就是刘思齐。
刘谦初在狱中继续坚持斗争。在两年多时间内,他通过地下组织,先后给张文秋送出20多封信,并通过她转给中央。
周恩来看过这些信后称赞:
“刘谦初在狱中是坚定的,对党是忠诚的。”
他曾指示彭砚耕与中国互济会联系,设法营救刘谦初出狱。
正当地下组织开展营救工作时,山东军阀韩复架于1931年4月5日凌晨,下令将刘谦初等20多位同志押赴刑场枪杀。

图|韩复渠
刘谦初面对敌人的枪口,大义凛然,面无惧色,高呼口号英勇就义。年仅34岁的刘谦初直到牺牲,也没有看到自己的亲生女儿刘思齐。
刘谦初去世后,张文秋带着女儿辗转来到延安,和陈振亚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家庭。一转眼八年过去了,刘思齐已经长成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还经常登台演出。
1938年初春的一个晚上,延安中央党校礼堂里演出话剧《弃儿》
,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领导同志也来到台下观看。
当演到一对革命夫妻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寒风中一个衣衫褴楼的小女孩奔走哭喊:“妈妈妈妈!”而这个小演员就是刘思齐。

图|刘思齐和家人
也许是她的经历和剧情太相似,也许是她表演真诚,催人泪下,台下的毛泽东也深深被打动了。闭幕后,毛泽东派人把小演员叫到身边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爸爸妈妈都是谁?
当他得知眼前的小姑娘,就是刘谦初烈士和张文秋的女儿时,毛泽东严肃动情地对台下观看话剧的陈振亚和张文秋夫妻俩说:
这是烈士的后代,我们有责任好好教育她。
这时,毛泽东又笑着弯下腰问小思齐:“我做你的干爸爸,你做我的干女儿好不好啊?”思齐见爸爸妈妈笑着直点头,也笑着向毛泽东点了点头,并羞答答地喊了声“爸爸”!
看话剧认了个干女儿,毛泽东也满意地笑了。他拉着思齐的小手说:
“既然你已经是我干女儿了,那和我去家里玩好不好?"
刘思齐答好,两人便高兴地随她的干爸爸走出中央党校大礼堂。

图|刘思齐和家人的合影
在认了毛泽东这个干爸爸后,刘思齐常去他那里玩。起初,刘思齐并没见过岸英,当时他正在同弟弟岸青在苏联留学。
02 毛岸英:我们是一根藤上的苦瓜
1940年,继父陈振亚他们一家人到苏联学习、治病。途经新疆时,被反动军阀盛世才扣留软禁,同时入狱的还有马明芳、毛泽民、陈潭秋等。
1942年秋,盛世才公开翻脸,将陈振亚和母亲刘思齐等人抓进监狱,刘思齐和妹妹等孩子一同被抓进监狱。
在监狱中的生活非常艰苦,但小小的刘思齐还是挺过来了,度过了漫长的四年生活。
在狱中,勤奋好学的的刘思齐依然坚持学习认字。在四年中,刘思齐还失去了继父陈振亚。

图|张文秋、陈振亚夫妇
终于,在1946年夏天张治中担任新疆省主席时,才将在新疆扣押的120多人中共干部家属用汽车送回延安。
一行人到了延安的第二天上午,毛泽东亲自来到中央党校接见了从新疆回来的诸多全体同志。毛泽东一边和大家握手,一边说道:“同志们,你们辛苦了!”
很快,毛泽东便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张文秋:“你们回来了,真是不容易啊,我的干女儿呢?”听到干爸爸在喊自己,刘思齐便站到毛泽东身边,毛泽东握着干女儿的手说
:“七八年不见面,你已经长大成人,我都认不出你啦!”
回到延安时,刘思齐已经16岁,已经是楚楚动人的少女了。她皮肤细腻白净,身材苗条,圆圆的脸庞上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
刘思齐和毛岸英一样,颠沛流离、受尽苦难。她成熟得较早、有坚强的信念。和毛岸英的相识,是合情合理的。

图|毛泽东和毛岸英
过了两天,毛泽东便派人将刘思齐将她接到自己家中玩耍。巧合的是,毛岸英也在半年前从苏联秘密回到延安,来到中央宣传部工作。
当时,西柏坡人人都知道毛泽东的长子留洋回来的消息,刘思齐自然也清楚。原以为海归毛岸英穿着肯定很洋气,没想到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毛岸英只穿了一件毛主席从前的旧军装,因太大的缘故,看起来还晃晃荡荡的。
刘思齐心中的幻想破灭了,心中暗自想:
毛主席的儿子怎么和延安的土老包子一样。
两人匆匆一面相见,刘思齐并没有在意。没想到,毛岸英却对刘思齐一见钟情。
后来,刘思齐受邀和毛泽东一家人吃饭。吃过饭后,毛岸英拉着她聊天,从工作谈到学习,又从经历说到辩证唯物主义……
不知不觉,两颗心渐渐贴近了。
第二天早上,毛岸英便大胆的和刘思齐表白了,这可把她吓到了,连说道:“你是吃洋面包长大的,我是坐过监狱的人。你的文化程度这么高,将来我们不会有共同语言的。”

图|毛主席、毛岸英、刘思齐和李讷合照
毛岸英却反驳道:
“我们的家人都曾经为革命牺牲,我曾经也和母亲坐过监狱,我们两人可是一根藤上的苦瓜,怎么会没有共同语言,怎么会谈不到一起呢?”
听了毛岸英的一席话,刘思齐再也没有什么话反驳。渐渐地,两人便开始了书信往来……
1947年3月,胡宗南率领20万大军进攻延安,此时在延安中学读书的刘思齐随部队撤离,东渡黄河,到了山西。
毛泽东撤离延安时,毛岸英也到晋绥解放区去参加土地改革。1948年初,毛岸英又到渤海地区参加了土地复查工作。
5月份,岸英离开山东到了西柏坡,正好刘思齐也来到这里探亲,分别一年后的他们重逢了。

图|毛主席、毛岸英、刘思齐和李讷合照
也许是他们长大了,更成熟了,也许是别后的思念积攒了太久。久别重逢,两人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
感情正浓时,毛岸英正式向心爱的女孩求婚了。毛泽东同意他们交朋友,但不同意岸英马上结婚的请求。虽然自己的儿子已经26岁了,但思齐按生日算还不满18周岁,没有到结婚的法定年龄。
毛泽东的儿子应是模范的守法者,这不能有半点含糊,
岸英和思齐后来也赞同他爸爸的意见,暂时将婚事搁置下来,继续读书。
03 新婚一年,毛岸英、刘思齐阴阳两别
1949年10月15日这一天,两人正式在毛岸英工作机关举行了热烈又简朴的婚礼。
在单位宿舍中,两人布置了新房。
桌子上摆满了糖果、花生、瓜子、茶水,床上的被褥是从机关招待所借来的,单位的;领导和同志还送来了对联和贺词。

图|刘思齐和毛岸英合照
婚礼结束,岸英和思齐赶到中南海毛泽东的住处,举行了小小的宴会,周恩来同邓颖超、朱德同康克清刘少奇同王光美、谢觉哉同王定国、李富春同蔡畅、陈瑾昆同梁淑华等夫妇应邀出席。
大家频频举杯,向新郎新娘祝福向毛泽东祝贺。思齐的母亲张文秋应邀出席了便宴她和毛泽东互相敬酒祝贺,毛泽东还送了一件呢子大衣给他们做结婚礼物。
婚后,小两口一同去见毛主席。主席问刘思齐:“岸英送你什么结婚礼物了?”刘思齐便说:“他还没送呢!”
主席有些抱怨地对儿子说:“你小子怎么这么小气,结婚还不送思齐一个礼物。”毛岸英说:
“我小气也没有拿出一件大衣,让我们白天穿着,晚上盖着,两个人都有份。

毛主席回驳道:“你把我干女儿都挖走了,我都没有怪你,你还说我小气。”

图|毛岸英和刘思齐
就这样,两人甜蜜的小日子过了一年左右。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正式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命令。毛岸英身为毛泽东的儿子,也要求一同参加作战。很快,批示便下来。
两人分别当天,刘思齐因患阑尾炎做手术。一天,天色都黑了,毛岸英急匆匆来到医院。一边掏出手帕擦汗,一边对妻子说:
“我明天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出差,所以急忙和你道别。”
当时,刘思齐没有在意,还以为他又要外出出差,根本没想到他是去参加抗美援朝的。这天晚上,两人聊了很久。最后,毛岸英嘱咐妻子三件事:
第一,不在的时候,你每个星期都要去看看爸爸。
第二,不管发生什么情况,你一定要好好完成自己学业。
第三,请你多多照顾弟弟毛岸青。

图|毛岸英赴朝鲜前留影
或许,毛岸英早已经想到这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了,但刘思齐远远没想到这是两人最后的诀别。
毛岸英到朝鲜后,在志愿军总部当俄语翻译。
1950年12月25日上午11时左右,在美军飞机的轰炸中光荣牺牲了。从出国到牺牲,仅仅40天左右。
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立即将这个不幸的消息,发电报报告毛泽东。电报到北京后,毛泽东秘书叶子龙经报告周恩来总理,同意把这封电报压了下来,他们怕毛主席过度伤心。
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毛泽东还是在彭德怀回国汇报工作时听到的。身为一个父亲,老来丧子的悲痛是可以想见的。但在处理岸英的后事时,毛泽东又表现了一个伟大领袖的豁达胸怀和高风亮节。
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在两年多时间内,毛泽东怕她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一直瞒着刘思齐。

图|毛岸英和刘思齐
后来,刘思齐回忆道:
她那时年纪轻,特傻,丈夫连续几年不来信,还以为是他工作忙顾不上。
当然,她还是记着岸英的叮嘱,每周一次去看望父亲。每次,毛泽东都忍受着巨大的悲痛,接待这个刚20出头就失去了丈夫的儿媳。
直到1953年,他感到这件事确实瞒不住了,才鼓起勇气将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刘思齐。毛泽东说完这件事,只是默默看着她,一滴泪也没流。
和主席分别时,她才发现他的双手冷冰冰的,还送了她三颗安眠药。后来,刘思齐说:
“只有爸爸真正懂得我需要什么。”
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几乎将思齐的精神和身体击垮。许多年之内,她都处于一种极度悲哀、痛苦的状态中。直到晚年,63岁的刘思齐说到毛岸英时,深情地回忆:
“我什么时候也忘不了他,我们是自由恋爱结合的,分别时结婚刚刚一年多一点。真没有想到他会牺牲……”

到了1955年,为了换换环境,毛泽东又送刘思齐到苏联留学,开始在莫斯科大学学数学。后来,又转回北京大学改学俄罗斯语言文学。1961年毕业后,分配到军委工程兵工作。
04 毛岸英去世后,刘思齐生活如何
毛岸英去世后,刘思齐在为他整理遗物时,发现他在日记中多次写道:
“身为毛泽东的儿子,我合格吗?”
于是,刘思齐匆匆跑来毛主席房间,替死去的丈夫问这个问题,她得到的回答是:“
合格,岸英一直是我的骄傲。”
丈夫去世后,刘思齐曾三次到朝鲜为毛岸英扫墓。第一次是1959年,由毛泽东出路费,由妹妹邵华陪同。为了不惊动朝鲜方面,她们只是以普通工作人员的身份来的,住在中国驻朝大使馆,来回只用了几天时间。
临行之前,毛泽东拉着儿媳的手说:
“思齐啊,这次你替我给他扫墓,告诉岸英,我们去晚了。告诉他,父亲没法去看他,请他原谅我。告诉他,爸爸很想他,爱他……”

毛泽东说不下去了,一边的刘思齐也哽咽着。她意识到自己一张口便会失声痛苦,便用手紧紧堵住嘴巴,拼命地点头,退出毛泽东的书房。
在桧仓烈士陵园中,刘思齐站在用冰冷的花岗岩砌成的墓前,才真的意识到毛岸英真的离开了,跪在墓前失声痛哭

这次朝鲜之行,刘思齐彻底病倒在朝鲜,长时间高烧不退。回到北京后,在鬼门关整整游荡了一个月。毛泽东最理解这个干女儿,便让李银桥及时给她送了一封信,嘱咐她:
“要好好治病,意志为主,药物为辅。”
在毛主席的鼓励下,刘思齐坚强地挺过来了。后来,在毛泽东的一再规劝下,在他老人家的亲自关怀下,
在毛岸英牺牲了12年之后,她才同空军的一个叫杨茂之的同志结了婚。
杨茂之是河北一户普通渔民家的孩子,曾经在苏联留学,还在空军学院强击机教研室当过教员。在苏联的一次的中国留学生集会中,两人还有过一面之缘。但日后两人都没想过,他们会结为夫妇。

图|刘思齐一家合照
毛泽东的这个干女婿,是当时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院长刘震给他推荐的。毛泽东派人了解了一下,觉得此人可以,就让刘思齐同杨茂之交往,关系成熟了,就让他们结婚。
举行婚礼之前,毛泽东亲自抄了一幅他的诗作《咏梅》送给了干女儿、干女婿。这是一幅少见的书法精品。毛泽东还送了300元钱作为贺礼,让刘思齐代他买点东西。
婚后,毛泽东还特意召见杨茂之,每次见面都是一次愉快的回忆。
毛泽东同他的干女儿、干女婿还聊得挺投机。后来,杨茂之调到了外地工作,他们有了两男两女四个孩子。
从单位退休后,刘思齐和杨茂之的生活安排的很充实。
除了平时的家务之外,两人还参加了各种活动和会议。此外,刘思齐还是个乐于助人的“热心肠”。每次朋友和同事找她帮忙,她都会诚心帮助,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图|刘思齐晚年照片
随着时间的逝去,一些有心之人对毛岸英赴朝牺牲的原因存在一些不实的说法。
2018年,刘思齐公布了成普在1972年写的一份名为《关于毛岸英同志牺牲情况的回忆》的材料。
此时,距离毛岸英离世,已经整整68年。
这份材料中,有两段非常关键的话:
这些人是不能离开的。因为军队的作战指挥机关,不管状况如何紧急险恶,参谋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能擅离职守。我们每天24小时必须及时迅速处理敌我双方一切作战情况。特别因为第二次战役的总攻击即将发起,参谋人员紧紧掌握敌我动态,至为重要,是有关战争胜负的大事,如稍一疏忽,贻误战机,是绝对不容许的。毛岸英同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参谋们一起没有离开办公室。
上午十一点左右,四架美军轰炸机嗡嗡略过志愿军总部的上空,向北飞去。毛岸英这会儿也登记,发完了电报,就从箱子里抓起一个苹果吃起来。敌机又从北边飞回来了,投下了近百颗凝固汽油弹,毛岸英,高瑞欣两同志葬身于烈火之中。

图|彭德怀给中央军委的绝密电报
以上材料中可以得知,毛岸英深知自己很有可能会遇到危险,还是坚持来到司令部作战室。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
这是他的责任和使命!
2022年1月7日凌晨1时47分,刘思齐在北京仙逝,享年92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6 18:30 , Processed in 0.007841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