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年间,行走江湖不可招惹童叟,有人偏不信,结果栽了个大跟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 02:31: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老年间,行走江湖不可招惹童叟,有人偏不信,结果栽了个大跟头                                                         2022-03-01 18:55                    
                  常言道: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此言不虚,有些人天性气傲,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往往稍有成绩,便自信满满,全然不将他人放在眼中,却不知这种心态尤为害己,早晚有一天非吃一个大瘪不可。清嘉庆年间的万永元,就是这路货色。
万永元是江南人,生来力大无穷,长成之后,拜少林高僧孤云老和尚为师,长拳短打,刀枪剑戟,可谓无一不精。
出师之后,游走于江苏、浙江之间,逢武馆必“踢”,见同行必打,一时间混得风生水起,江湖人送绰号“万人雄”。听听,多霸气。

自打有了“万人雄”这块金字招牌,前来拜师学艺之人数以千计。当然,想要学能耐,不能空手。徒弟们个个争抢着孝敬师父,万永元真可谓平地一声雷——陡然而富。平日里穿的是绸、吃的是油,上街非歹横着走,甭管见谁都高人一头,俨然一副“活太岁”的架势。
老话常说:穷人乍富,赖狗长毛,这人一旦飘飘然了,离着倒霉也就不远了。这不,硬茬子来了。
这天,正逢庙会,万永元想要借此良机再把招牌擦亮一点儿,于是提前选了一块空地,他要在庙会当日,当着父老乡亲、南北好汉的面儿,当街点化弟子徒孙。
弟子徒孙们也都想着在人前显贵,鳌里夺尊,于是纷纷拍马屁、捧臭脚,不等师父发话,嘁哩喀喳就在选好的地面上搭了个台子。又在两旁竖起两根旗杆,挑着两匹红布,斗大的金字分外显眼,一边写“拳打南北两京”;另一边写“脚踢苏杭二州”。
众人一瞧,心里说话,这口气也忒大了点儿,真不怕风大扇了舌头。
万永元不以为然,认为弟子徒孙很会办事,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很知道他的心思。等到该他登台的时候,大伙儿先行叫好,这下他更得意了,梗着脖子、撇着大嘴,架着肩膀、拔着胸脯,摆出一副十个不服,八个不忿,一百二十个不含糊的姿态,大摇大摆地登上高台。在当中间儿立住身形,陡地抱拳当胸,朝着四外供一拱手,敞开喉咙,一派江湖海口。
白话完事之后,脱下长衫,一身短打,紧衬利落。接着,紧一紧左右护腕,勒一勒腰间大带,蹬一蹬抓地虎快靴。猛一甩头,乌黑油亮的大辫儿自行绕在脖颈上,高叫一声:“各位请上眼!”话音未落,便将一套罗汉拳耍将起来,一为大显身手,二为炫耀武功,惹来如潮般喝彩声。

一套拳打下来,往台子中间一立,气不长出,面不更色,一副洋洋自得的派头,禁不住哈哈大笑,笑声之中透着猖狂。
“哎呀,这也没啥了不起的啊。耍得倒是挺好看,可就是破绽多了点儿。”
不知是谁在人群之中说了这么几句“不中听”的话,这些话偏偏就跟长了翅膀似的,一个字都不落地飞进了万永元的耳朵里。嘿呦喂,这也忒刺耳了。心中不悦,当即变脸,朝着人群大吼一声:“是哪一个胡吣?有能耐,你就登上台来,跟万爷过几招!”声如洪钟,震耳欲聋,足见其气力十足。
场子里外霎那之间鸦雀无声,大伙儿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猜不透万爷哪来这么大火气。
“是我啊,我说的。在这儿哩,往这儿看。”
连同万永元在内,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朝着声音看了过去,都想看一看是谁不知死活地大言不惭,冲了万爷的肺管子,还想不想活了。
等看清楚了,大伙儿全都泄气了。原以为是个膀大腰圆,顶天立地的猛壮士,谁知是个干巴巴的小老头儿。就这老家伙,掐碎了不够一碟子,拆散了不够一碗,风稍微大一点儿,就能给他吹个仰八叉。就这么一位老么咔嚓眼的棺材瓤子,你说你说这些大话干嘛啊?
万永元这会儿也觉着没劲,要是个小伙子,还能当场教训他一顿。这么一个干巴老头儿,经不住自己一拳头,赢了也是胜之不武,搞不好还要让人笑话他欺负老头儿。故而,万永元只是恶言大骂了老头儿几句,压根就没打算跟老头儿动手。
老头儿没说话,挨着他身边站着的一个小孩儿可不干了。这孩子看样貌不过十二三岁的年龄,出口不饶人,呛得万永元一个劲儿吹胡子瞪眼。

小孩语带稚气,调门儿可不低。他说:“姓万的,你瞧你那样儿,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爷爷说得都是大实话,就你那两下子,蒙一蒙外行还行,遇上了内行,你这点三脚猫的玩意儿压根上不了台面。你就这点儿能耐,还有脸收徒纳众。有人好言指点你几句,你非但不虚心接受,反倒认为别人有意败坏你。你要不服气,就让大伙儿评评理,听大伙儿怎么说。”
把话说完,小孩儿抱着肩膀,一脸轻蔑地望着台上面气得脸红脖子粗的万永元。
大伙儿只敢小声议论,或偷偷坏笑,没有一人敢当着万永元的面说不是。
小孩儿这会儿又开口了:“姓万的,是骡子是马,咱们拉出来溜溜。明儿一早,还是这儿,我跟我爷爷到时候一定过来,我非磨一磨你的棱角,搓一搓你的锐气不可。怎么样,你敢不敢!”
矬子里面拔将军,小孩儿说话真带劲。噎得万永元光张嘴说不出话,一个劲儿呼呼喘牛气。他的顶门大弟子一瞅师父给气得说不出话来了,赶紧飞身上台,替师父接下战书,扬言明天一早不见不散。不怕你们来,怕的是你们不敢来!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老少二人怎么走的,万永元怎么离场,无须多说。只说转过天来,急着看热闹的人们早早地出门占地儿,谁都想看清楚一点儿,为争一块落脚地还发生了斗殴。您说值当的么?
“来了,来了,万爷来了。”
不知是谁咋呼了一嗓子。众人赶紧随着音儿甩脸看过去。就见万永元被一大帮弟子徒孙簇拥着由远而近,大踏步走上高台,大咧咧地往徒弟提前给他摆下的圈椅上一靠,有人马上给他递过茶水。他一边品着茶,一边等着昨天那对出言不逊的老少来此较量。

一直等到日上三竿,还不见那对老少的人影。人们大都觉着上当了,认为那一老一少不过是说大话使小钱的骗子罢了,只图一时嘴快,压根没有真能耐,八成是自不量力,连夜脱逃了。
就在大伙儿鸡一嘴、鸭一嘴,各抒己见之时。猛然听得台上有人高喝一声:“他们来了!”
老少二人不紧不慢地挤过人群,不借助梯子,仅凭提纵术,轻巧地落在高台之上。
万永元这下不淡定了,从这一老一少的身手来看,这二位也是练家子,而且本事小不了。
双方见面,先是几句可有可无的客套话。接着,那小孩儿尖声尖气地说:“我说姓万的,咱都是茅房拉屎脸朝外的人,也就别费唾沫星子了。这里你是庄家,你说吧,咱们怎么比啊?是比气力,还是拳脚,又或是兵器,全听你的,我们随着。”
“好!”万永元大声道:“那咱们就先比一比气力吧。”说着话,迈大步走到台子一角,用手一指压台脚的石墩子,“看见这个了吗,四个角上都有一个,每一个重两百五十斤。我这就把它给拎起来!”
话音未落,就见万永元往下一哈腰,将一条胳膊穿进石墩子中间的洞里,叫一口丹田混元气,“啊嗨”一声,只凭单臂,便将石墩子提了起来。如此神力,亚赛楚霸王举鼎,惹来震耳欲聋地喝彩之声。
用单臂提着石墩子,绕着台子走了一圈,这才“咣当”一声,将石墩子稳稳地放回原位。随后挺直了腰板,一脸得意地朝着四外抱了抱拳,斜眼晲着那对老少,只等看他们出洋相。

这一老一少绑在一块儿也不及一个石墩子的分量,大伙儿心里面全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谁知那小孩儿反倒是一脸的轻松模样,就听他尖声尖气地跟老头儿说:“爷爷,您岁数大了,您歇着,让小孙孙我来试试。”说着话,迈着两条瘦腿来到石墩子前面,左右看了看,先是做了个鬼脸儿,接着说:“这东西就一个洞,抓着不顺手,要是有两个洞,抓起来就顺手多了。不如我做做好事,多开一个洞出来。”
此言一出,大伙儿全都听傻了,心说这孩子别是疯了吧,要不是疯了,怎么能说出这种疯话。
再看小孩儿,猛地将小手高举过头顶,尖声叫了一声“嗨”,手如瓦刀,力劈石墩,就听“咔吧”一声响,再看石墩子,登时变两半儿了。
“妈哎!”万永元看在眼里,好悬没从圈椅上一个跟头载地上。万万想不到,这小小年纪的孩童,竟然有这般手段。
大伙儿先是一阵愣怔,紧跟着拍手叫好,无不为这神童之神力所折服。
这还不算完,就见小孩儿一手一个,将两半儿石墩子朝空中用力一抛,那老头儿笑眯眯地猛一闪身,稳稳当当地将从空中落下的两半儿石墩子接住,顺手丢在了一边。身形之快,好似狸猫,亚赛猿猴,真真儿令人叫绝。
万永元不甘心栽这个跟头,见力不能胜,又提出比试拳脚。
老头儿让小孩儿退到一边去,笑吟吟地对万永元说:“我岁数大了,手脚不灵便了。况且,我出手较重,恐怕伤着你。这样吧,我就站这儿不动,随便你过来打我。你看怎么样?”
万永元这叫一个气啊,心说你这老家伙的口气也太大了点儿吧,我力气不如你们,难道拳脚还不是个儿么?也罢,既然你自寻死路,万爷我也就别对你客气了!
“老先生,我可要动手了!”说罢,挥拳踢腿,使出一招“猛虎跳涧”,朝着老头儿尽力扑了过去。再看老头儿,一不慌二不忙,只是微微地摇动上身,万永元好似碰到了烧红的烙铁似的,“啊呀”了一声,径直退出去两丈多远。老头儿一个箭步,一把拉住万永元的一条胳膊。要不然,万永元非从台上摔到台下不可。

老头儿一笑:“万爷,咱还接着比吗?”
“——我。”万永元用力一跺脚,“我不服啊,我不服。来来来,咱再比一比兵器。我让你们尝尝罗汉棍的厉害!”
“好!”老头儿又是一笑,“那老朽就奉陪到底!”
“爷爷,您累了。让小孙孙我来陪他耍一耍!”
小孩儿争着要动手,当爷爷的呵呵一笑,手捋白须,站在一旁,笑眯眯地看好戏。
小孩儿站东,万永元站西,二人手中各有一条齐眉棍。小孩儿朝着万永元挤了挤眼:“我说姓万的,你是庄家,你先进招吧。”
“好哇,好哇,不知天高地厚的娃娃。看棍吧你!”万永元一个飞身上前,举棍便砸。
但见,两条齐眉棍上下飞舞,宛若游龙翻滚,令人眼花缭乱。
有懂行的看出来,小孩儿用得是“五虎棍法”,这套棍法有赞为证:
五虎棍法太祖留,插花盖顶虚实收。
仙人指路迎面晃,就地狮子滚绣球。
天王托塔云中立,哪吒闹海浪里游。
蛟龙出水势难挡,猛虎跳涧一命休。
打着打着,就听“砰”一声响,再看万永元手里的棍子一瞬间变成了竹蜻蜓,从人群头顶飞过去,落在了河水之中。万永元两手空空地呆在台上,脸上满溢惊诧神情。
老少二人见好就收,笑着跳下高台,挤出人群,扬长而去。这时,突然有人高声道:“我认出来了,那老头儿姓庄,是兴雉山的人氏。哎呀,他老人家可是了不起的人物啊!”
有人想要拜师,再找庄老头和那个小孩儿,却怎么也找不见。只能说人家轻功好,一溜烟没影了。

经历此事之后,万永元彻底服了软,关了武馆,进山去见老恩师孤云老和尚,臊眉耷眼地把经过对师父一说。没曾想,孤云大师闻言大惊:“你这个糊涂的东西,你可知道,那位庄老汉是我的师叔啊,他的神技,深不可测,连我的授业老恩师都不如他。幸亏他曾设坛发誓,永不伤人。要不你早就没命了!”
万永元听罢此言,当即打了个冷颤。这才终于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果然,行走江湖之人,都要超乎寻常的能力。怪就怪自己不信邪,都说不要轻易招惹在江湖上行走的老叟稚童,本来不相信,直到吃了大瘪,才知道这番教化并非虚言,吃亏倒霉实属活该!
好了,一篇拙文就此打住。这是个老一辈传下来的小段儿,且不管是真是假,有乐趣也就是了,不必细琢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6 02:07 , Processed in 0.00843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