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迁碑》的特殊结构法则,它为何是学书法的双刃剑∣八蛮西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3 04:58: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张迁碑》的特殊结构法则,它为何是学书法的双刃剑∣八蛮西羁                                                         2022-03-01 15:49一、八

二、西

三、蛮羁

“蛮”是一个形声字,其标准字形该是以“䜌”为声符,以“虫”为义符。而“羁”则属于会意字,在汉隶字形中一般由“网”、“糸”和“马”三部分组成。
如果我们把《张迁碑》中的上面两个字形与标准字形相对照,不难发现上面两个字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省并、“蛮”字省略了声符“䜌”中的“口”,而“羁”则省略了“马”的“灬”中的两点。
为什么《张迁碑》要做这样的省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拿出两个标准字形来跟上面两个字做一比较:

上面两组图片中,标准字形的“蛮”为清代隶书名家邓石如的手笔,而标准字形的“羁”为清代隶书名家伊秉绶的手笔。和《张迁碑》一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邓石如还是伊秉绶所书,其字形较之《张迁碑》,都显然更为拥挤。
邓石如写的“蛮”字,“口”和“虫”似乎出现了相当程度的黏连,而《张迁碑》将“口”并入“虫”,字形显然舒朗得多。
至于“羁”,去掉“马”的两点,将剩余两点和“糸”部的三点打通为一组笔画,不但占格布白疏密得当,更加强了“糸”与“马”两部分结构之间的联系,成字效果自然也强于伊秉绶所书
在复杂的字形中省并局部结构,从上面两个字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字形处理手段。
但是在运用这种手段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注意:从本质上说,文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虽然这种符号和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从建立之初是随机形成的,但是这不代表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书法创作中去随机改动这个文字符号的构形,因为那样做,很可能会破坏“约定俗成”这个文字产生的基本原则。
因此,在进行字形省并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从古代碑帖经典中找到类似的省并先例,则不妨照例一试。如果没有先例,不可以自我作古,随意开创这种先例
另外,《张迁碑》中的这个“蛮”字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存在大面积的残泐。对于残泐的部分,我们该怎样去做补充呢?
我想,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即我们临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或许有些初学的朋友会认为,临帖就是要尽可能把原帖的字形复现在纸上。但是当你这样去做的时候是否想过,临帖只是我们学习书法的一个阶段性的训练手段,而这一手段指向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我们独立创作的能力。
假如我们的临帖只是尽可能地去猜测“他原来是怎么写的”,这就好比我们下象棋的时候每走一步都要回头望一眼自己的“军师”,询问他“我下一步棋该落子在哪里”。似此缺乏主见,恐怕下棋、书法就都难学得会。
临帖的真正目的,借一句黄庭坚的诗法来说,该叫“夺胎换骨”。我们需要从对原帖的感受、分析、补充甚至是一定程度的批判反思当中去逐渐建立自己的审美观念和书写经验
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打破一个观念即认为临帖所写应以自己想象的“原作字形”为唯一正确的字形。
比如“蛮”字,我们可以把它的主笔写成两种不同的形态,然后再从中去比较和挑选,像下面这样:

至于“羁”字,我写一种,以为抛砖引玉,留待各位来补充吧:

— THE END —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张迁碑&晋公子原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5 10:35 , Processed in 0.00812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