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轻功大师李凤山:40公斤铁衣穿3年称:我身轻如燕能“飞檐走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6 19:34: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轻功大师李凤山:40公斤铁衣穿3年称:我身轻如燕能“飞檐走壁”                                                         2022-03-04 10:10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前,因着金庸、古龙、梁羽生等等作家的崛起,在我国也兴起了一股“武侠热”,没有人不向往武侠世界当中快意恩仇的生活,没有人不希求学到武侠小说当中的各种武功。
但要说到最想学的武功之时,想必轻功必然榜上有名。在武侠小说中,几乎只要是练武之人都得学些轻功,蜻蜓点水、凌波微步等等都早已深入人心。可惜的是,这些玄之又玄的轻功大多只出现在传说和武侠小说之中,在现实中似乎很少见。
但事实上,轻功其实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还真的有人练成了,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凤山。
>>气功大师

李凤山,1950年生人,从小生长在台湾省基隆市。他的父亲本就是习武之人,因此李凤山从小时候开始就跟着开始习武。习武讲究炼体练气,武术战斗力的基本要求,那就是过人的身体素质,李小龙、成龙、甄子丹等人莫不都是一身肌肉,因此,硬功是武术修行中的基本要求。
而练气比起炼体来说,似乎就玄乎很多。练气的目的是了解身体、保养身体、协调身体、加强专注力等等,李凤山从小跟着父亲学的吐纳术和导引术,为的就是了解人体构造,养护身体健康,学习身体不同部位在不同结构之下如何运用到包括发力、动作技巧的武术之中。

简单理解,就是炼体让我们的身体具备了扎实的硬件,而练气加上相关的武术技法,则给这些硬件安装上了软件,从而能够发挥各种各样的功能。李凤山就这样一练就是几十年,最终成为了一名武术大师、气功大师。
1989年时,李凤山就创立了自己的门派——梅门,自此开始传授气功、武术和养生术。他自创的气功养生秘典《平甩的奇迹》被翻译成各种语言,传播到了几十个国家之中。2004年时,李凤山还入选了“世界武术名人堂”中,而在此名人堂中的人,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熟知的李小龙。
>>轻功大成

李凤山在武术和气功上的成就已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李凤山其实还练过一段时间轻功。李凤山是半路出家的,在气功已经颇有水平之后才开始修习轻功。
不过在炼体练气之后,他的身体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底子,因此练习轻功也比较容易入门。轻功其实没有什么玄乎的,只要搞定三点就成了。一是足够的力量,尤其是弹跳力、臂力和核心力量。二是相对较轻的体重。三是反应能力和经验。

第一点很好理解,李凤山使用的方法其实很简单,第一就是利用各种方法提升整体的身体力量,早年的炼体阶段已经帮他做到了这一点,但他并不满足于此。李凤山专门打造了一件铁衣,这件铁衣总重达到了40公斤,已经直逼李凤山的自重。
除了练功、洗澡,其他的时间他几乎都穿着这件铁衣,还经常背着着铁衣跑山路,其中吃得苦自然可想而知。但是他这一穿就是整整3年的时间。等到3年之后,他将铁衣卸下之时,瞬间就感觉自己身体变得异常轻盈,这种感觉跟我们从泳池回到地面感到身体变得很沉重是一样的道理。

李凤山的体重也比较轻,一身锻打的肌肉算上来也不过100多斤,因此他的力量能够让自己的跳的更高、跑得更快。卸下铁衣之后,李凤山就开始实际进行走桩、翻墙等等训练,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见的跑酷。
但相较于跑酷而言,李凤山的立定弹跳能力要更加突出,练到后来,通过大量练习的经验积累的反应能力,让他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地形中穿梭自如,即便是飞檐走壁也不在话下,只不过没有武侠小说里那样夸张就是了。
>>大师暮年
而今的李凤山已经71岁,虽然鬓发已白,但是因为长期练武,在身体和精神上却依然十分健康,整个人的状态根本不像是一个7旬老人。但到底岁月催人老,现在的李凤山已经不再如同年轻时候那样苛刻地练武,而是开始致力于传统武术的教学工作,以及相关养生的方法。

现在的很多人常常认为传统武术是子虚乌有,但武术作为实战技在古代战争中都常常使用,显然是真实的。只是现在很多人都不能像李凤山一样吃苦,而且个人武力在科技的发展之下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因此才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但武术不仅仅是一种争斗之法,更是一种养心之法。李凤山的武术理念当中,就包含了《老子》、《易经》、《孙子兵法》上的修武和处事之道,通过修炼武术,可以让人从外而内的强大,进而增强自信,最终至神完气足、心如止水、自在洒脱的境界。而这,就是李凤山现在希望传达给后人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6 05:58 , Processed in 0.00776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