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大千年近50岁,娶第四任18岁娇妻,送94%遗产,一幅画卖4377万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1 04:44: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张大千年近50岁,娶第四任18岁娇妻,送94%遗产,一幅画卖4377万                                                         2022-03-07 13:20                    
                                       

“大千人物,尤以仕女最为画道人赞赏,谓能大胆别创新意。”
——于非闇
以仕女画著称的百年一大千
在近现代的中国画史上,逸品名家层出不穷,以张大千、齐白石等人的艺术造诣和地位最为登峰造极,
尤其是张大千笔下超强的复制力,可谓在近代一百年内无人能及。
被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的他,是画坛公认的一位全能画家,相比其他中国画的画家,他的画类型丰富、路子广。

在山水画、翎毛画、花鸟画、工笔画等方面都有涉猎,
无论是写意、着墨、还是用色用水等技法都标新立异。
在他众多类型的中国画中,最令世间瞩目的要数人物画,而他的人物画都已女性为主,
其中的仕女画更是显现出他过人的天赋和作画功底。

他本人也多次坦诚道:
“世间奇美俊俏的男子太少了,所以无法在画里呈现,而腕底的美女很多,是由于她们更入画。”
他对美人之爱在少年时期就已显现,
早在中学时,他就经常在课堂上偷画女孩。
到了30多岁,已经临摹和复制了明清时期诸位名家的仕女画。

而且他笔下的仕女不拘于一定风格,连服装的细节变换都被他细心刻画。
这个人异想天开、神游于现实生活之外,
他所作的仕女神态,已超越敦煌壁画中的古装仕女风格。
他甚至理想化地营造过古今服装混搭、穿越时空的美女。
世人称他笔下的女人为“张美人”,
大家认为这些造型各异、色彩大胆、艳丽动人的美女
也只有他才能画得出来这种张力,进而赋予她们生命力。
风流大千 画源于情
他妙手拈花、创意别出,对美人画有着极为精密的观察,
他善于绘画美人,更善于欣赏和追求美人。
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也得益于他风流的一生,
他一生明媒正娶的太太有四位,红颜知己更是数不胜数。

他的初恋是姐弟恋,也是娃娃亲,青梅竹马、情谊深浓,
可是在他赴日本学画期间病入膏肓,他辗转多地欲速回家吊祭,但无奈战乱纷争,最终还是未曾见到最后一面。
伤心欲绝的他发誓不再娶妻,还剃发为僧,几度要出家。
但最终还是未能忍受烧戒,逃出了寺庙,再次回归花花世界。
后来,
他又先后接受了父母的两桩包办婚姻,
好景不长,第一个女孩突发痴呆症,只能退婚;
第一任妻子出身名门大家闺秀,丰盈动人、温顺持家,
但是他却始终不爱这位夫人,两人一直也没有孩子。

第二任妻子在绘画方面与他有共同语言,小他8岁的黄凝素对绘画有一定见解,
佳偶天成,两人经常外出写生郊游,其中张大千在敦煌的多年作画期间也是她一直陪伴左右。
但是,大千的爱美之心永无止境,他仍在追寻他的灵魂伴侣和艺术缪斯,后来迷上了一位京韵大鼓名角,在他被日宪兵扣押期间,两人同甘共苦走过最苦的日子后结为夫妻。
忘年之恋 一生最爱
直到遇到徐雯波,这个浪子才选择“靠岸停泊”,
这位女子是他女儿心端的同学,
两人相差30岁,是十足的忘年恋。

这位小同学很是崇拜他的画作,因此一直恳请心端带她来家里一睹佳作,也见一见自己的偶像。
最终,她如愿来到了张大千的家里,按耐住激动又害怕的心,她轻叩画室房门,
二人一见面,一直喜静、从不待客的他这次竟破天荒地没有生气,
连女儿也很惊讶。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追星成功的故事,但是故事并未止步于此。
张家有个规矩,凡是收为徒儿之人终身只有师徒关系,不能掺杂其他感情,更无法成为夫妻。

看着天生丽质、朝气蓬勃的少女,他又一次心动了,
44岁的他仿佛在这种青春气息的感染下也跟着心潮涌动,
萌生了再次娶妻的想法后,他据不答应收她为徒。
但是,他还是答应这个小同学可以定期来画室学画,
还带着她参观了整个画室,为他热情地做了介绍,阐述每一副画作的绘画理念和见解,令她受益匪浅。
她几乎每天都来画室学画,两人的关系渐渐被拉近,彼时的张大千已经名声大噪,但在她面前从未摆过架子,
他像父亲般的照顾她,为她耐心讲解,还经常开开玩笑,谈笑风生间他们决定在一起。

在爱情的脚步慢慢靠近之外,日军的轰炸机也悄然而至,
他们必须要躲起来,尤其是那些作品不能毁于一旦,
这时,徐雯波主动邀请他躲到姑妈家。
寄住在她们家的防空洞,让张大千很是安心,他便借机向她家提亲,
传统的姑妈怎么能容忍侄女嫁给比她大30岁的男人?
哪怕他是名人也不可能。
再三请求,仍被拒绝。

棒打鸳鸯,却无法割舍掉他们之间笃定的感情。
于是,
张大千干脆把画室搬到了徐家,好让她的家人见识他的才华,
这一招很是管用,很快,徐家人便被他的博学和才华所折服。
四年后,年近50的张大千娶了第四任妻子,妻子刚满18岁,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非常美满和谐,女方年纪虽小,但是很是体贴入微,照顾在他身边,他们一起去过很多国家环游作画。

晚年,他们定居在台湾的“摩耶精舍”,相夫教子、尽享天伦之乐,
生活中的幸福点滴也都化为张大千画作中平和慈爱的仕女形象。
这位大画家一生最爱的女人大概就是第四位妻子,
他在弥留之际,立下遗嘱将94%的财产都归于她,而且还将最珍贵的画作赠予她,这幅画最后拍卖4377万元。
虽然她们所生的儿子最后也遭遇不幸,但总体来说,徐雯波是他众多女人之中最为幸福的一个。
结语
艺术家的一生往往都是风流之事,对于他们的私生活我们没有资格评价,
但是他们所留下来的宝贵艺术作品像是绵延千年、照耀人间的宝石,惠泽人类文明史。

对于张大千而言,那些年轻貌美的姑娘是激发他创作的源泉,但同样那些被他忘记和抛弃的妻子在晚年却很是可怜。
爱情没有对错,但专一和负责始终是一个男人最宝贵的品质。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6 21:11 , Processed in 0.0080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