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学四大惊人智慧:修好这颗心,百病自不侵,人生最高境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6 04:20: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心学四大惊人智慧:修好这颗心,百病自不侵,人生最高境界                                                         2022-03-24 13:40                    

                                       

世上的惊喜,往往来自于积蓄的善良。要得到更好的运气,就要从做个友好的人开始,用更柔和的眼光看世界,用更温暖的心灵生活。善良的人往往会为家人体贴、对朋友诚实、与陌生人交谈时眼神温柔得别人着想,不论对方的职业、学历如何,都会保持尊重。对于别人的小小幸福,他们从不嗤之以鼻,但对待人诚恳的祝福往往是有节制感、辛辣也不在意,对别人的缺点和在意也不随便开玩笑。 当然,这份善良也是温柔可地面锋的。朝着一个心眼善,最终善也朝着你。

01困难处修心

王阳明说:“越困难处,越修心时。”面对的环境越槽糕,越要守好内心深处,境转心不转,这也是炼心之道。

在王阳明25岁的情况下,他参与会试又1次落选。别的考生们发觉自己落榜就開始失声痛哭,仅有王阳明面无表情。大伙儿还以为他太过难过了,便都来安抚他,帮他调整情绪。但王阳明却这样说:“你们觉得落选是耻辱,我却觉得落选动心才算是最耻辱的。”

人的一生中会碰到许多的艰难险阻,越在这种情况下越能反映人的心性修养。平常人便是哭嚎哀叫,而真的有修养的人能淡定自若、处之泰然。

那怎样才可以达到这种的“泰然”呢?王阳明曾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险阻,就是对心性的最佳磨炼。向内寻找定力,1个人才能真的強大下去。

02静时养心

古人云:“养心贵以静,淡泊宜于性。”1个人仅有沉淀下来,才可以释放自身、淡泊坦然。

苏轼被贬黄州,给自己建了座草堂,他请人将草堂四壁绘满雪花,称为雪堂。外面繁杂烦扰,雪堂却独留1份简单。闲着没事,苏轼便靜坐在其中,独自一人面对四边雪白,平心静气而丰盈。

当代人四处奔波,没片刻闲适,疲倦的内心時刻紧绷,终究会有崩断的1天。平静下来,1个人才有时间去沉淀、去自我反思、去升华。

古人说:静能生慧。仅有平静下来,才可以有着1份面对繁杂的智慧。仅有内心平静下来,才有了观照万物的可能。

03遇事时宽心

晚清时期,朝廷对手握大权的曾国藩提防之心愈重,玩起了制衡之道,而左宗棠就是朝廷完成制衡的重要人物。但曾国藩在大事儿解决上,从来不跟左宗棠计较个人嫌隙。

《菜根谭》中有言:“忠恕待人,养德远害。”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达到这3点,既能够养德,也能够远害。余生,用宽以待人的心去面对生活,去解决事儿,做一个有原则却也懂得退让的人。

04一个人独处时守心

曾国藩在担任两广总督的时候,有一县令送了他幅王羲之的字,十分值钱、珍稀异常。曾国藩夜里拿出来细细地观看后,退还给县令,说:“人世间尤物,从来不妄取。”

曾国藩说:“慎独则心安。”人仅有守好自身的良知,上不辜负天、下无愧地,才可以坦坦荡荡应对天地鬼神。守好利益的引诱,守好自身的内心深处,才可以守好人格与尊严。

人生就是场修行,修行重在修心。自身只有内心深处丰盈坚定,安静澄澈,才可以抵御人世间任何的不安与躁动。

修好这颗心,才可以活好这一生。

要学习这些智慧,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传习录》《知行合一》记录了很多,如果你能认真地去体会书中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么你的人生就会走得更顺畅一些。

王阳明:"种德者必养其心。"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2 21:55 , Processed in 0.00795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