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决战前夕,美国人一语道破天机,光凭这一点蒋介石就赢不了毛泽东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26 05:57: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决战前夕,美国人一语道破天机,光凭这一点蒋介石就赢不了毛泽东                                                         2022-03-25 15:05                    
           1947年,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我党的指挥中心也从延安迁移到了河北,在这里,毛泽东指挥了改变历史的“三大战役”,下达了无数震惊中外的伟大决策。
在毛泽东的英明指挥下,解放战争很快进入了尾声,决战前夕,美国人一语道破了天机,他们在报纸上这样评论道:“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最大区别,在于蒋介石有铺满地毯的总统府和奢华快捷的‘美龄号’专机,可以随时前往各地指挥部下作战。
而当时的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则奔波在西柏坡乡间的小道上,在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土窑洞”里用手写电报下达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决策。
解放战争胜利后,毛泽东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喘息时间,他站在自己居住的土窑洞前,一棵树干上长满尖刺的枣树下,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让警卫员为他修剪头发。
突然,警卫员发现了一根白发,小心翼翼地拔了下来,毛泽东拿着这根白发,感慨万分地说道:“打了三场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然而,这轻飘飘的一根白发,背后却是毛泽东三十年如一日奋战在革命前线的日日夜夜,是不计较个人得失与物质享受的为民之心。
是啊,蒋介石住着富丽堂皇的总统府,吃着五湖四海的山珍海味,出行都是飞机、汽车代步,他代表着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物质享受,指挥着先进美式装备、现代化武器傍身的国民党军队,却打不赢喝小米粥、住土窑洞,甚至还拿着汉阳造的人民解放军。
在毛泽东面前,蒋介石的结局早已注定,美国人一句话道破蒋介石与毛泽东的区别,也道出了蒋介石注定走向失败的原因……
图|蒋介石和毛泽东合影

一、蒋介石和毛泽东的相似之处 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现象,那就是毛泽东和蒋介石小时候都不是传统印象中的“乖小孩”,两个人在各自的生长环境中都成长为了一个极具反抗精神的人。
蒋介石的出身不算显赫,家里只是普通的盐商,赚不了什么大钱,却也够养家糊口,在当时算是中等收入的家庭。
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本是贫农出身,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发展到了富农的程度,毛泽东出生的时候,毛家也算是韶山中等收入的家庭,从经济状况来看,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家庭都属于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中等的中间阶层。
毛泽东小时候酷爱读书,非常好学,蒋介石的学习成绩也很好,两人儿时的教育背景也非常相似。
其实早在20世纪初,我国就有大批家境优渥的学生出国深造,国内也办起了一些高等院校,这些留学生和大学生构成了当年教育阶级里最为精英的存在。
小学毕业后毛泽东进入了师专,师专相当于现在的中专,蒋介石上过军校,但究其本质也不过是速成的培训班而已。
当年蒋介石从保定的速成学堂去日本留学后,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补习班性质的军事补习学校,从日本回来后,蒋介石并没有进入军校,而是被分配到日本的一个炮兵部队当了一段时间的“弼马温”。
由此看来,毛泽东和蒋介石都算是初高中学历,其实当年毛泽东是有机会出国留学的,他完全可以和周恩来、邓小平等人一起去国外勤工俭学,但是毛泽东却主动放弃了自己的留学机会,将更多的学子送到了国外勤工俭学。
图|青年蒋介石

蒋介石曾用这样一个词语评价小时候的自己——“顽劣益甚”,意思是非常调皮捣蛋,据蒋介石的长辈回忆,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极具反抗精神,经常不服从母亲的管教,在学校做错了事,老师打手板的时候,板子还没拿出来,蒋介石就在地上翻滚哭闹。
有一年过春节,别的孩子都排着队等发糖,蒋介石偏要插队,别的孩子不愿意,蒋介石就跑去池塘里滚了一身臭泥巴,孩子们都嫌他脏纷纷跑开了,蒋介石高高兴兴地领到了很多糖果。
毛泽东小时候酷爱读书,他的父亲毛顺生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并且希望毛泽东也可以像他一样,踏踏实实地当个农民,继承家业,娶妻生子。
每次毛顺生看到毛泽东坐着读书,都会气不打一处来,痛骂毛泽东一顿,毛泽东也经常因此顶撞父亲,有一次,毛顺生气得拿起扁担就要打毛泽东,毛泽东放下书一溜烟跑到了池塘边,周围的乡亲们看到这幅情景赶紧上来拦着毛顺生。
毛泽东愤怒地表示,要是毛顺生敢打他,他就跳到池塘里,毛顺生知道自己儿子的脾气,便一把扔开了扁担,重重叹了一口气走开了。
从毛顺生的表现也可以看出,毛泽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乖孩子”,蒋介石自然也不是,这种反抗精神使得二人在日后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快速崭露头角,各自成为了一个有实力领导一个党派的领袖。
图|青年毛泽东

如此看来,毛泽东和蒋介石倒是有不少相似之处,然而在现实生活的具体表现里,毛泽东和蒋介石的表现却是天差地别,蒋介石逐渐变成一个古板严肃、不苟言笑的人,毛泽东则逐渐变成一个亲和温柔、外向开朗、随心所欲的人。
从现世流传下来的许多老照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蒋介石的身材瘦削,时刻都穿着一身军装,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就连风纪扣都扣得一丝不苟,蒋介石非常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
除此之外,蒋介石的生活也保持着高度的自律,每天5点半起床后,会短暂活动一会儿,听一会儿广播。
之后就是开会和听汇报,如果需要演讲,蒋介石会提前准备好演讲稿,除此之外,他很少在会议上讲话,总是端着架子、很威严地坐在那里听下属汇报。
毛泽东则更具浪漫主义精神,他是那种不拘小节、随心所欲的人,不论是和部下还是和群众,聊起天来都非常亲切随意、幽默风趣,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才使得毛泽东在遇到各种困境和险境时,总能想出办法给予敌人出其不意的一击,他的这种灵活性和随机性,是任何战术都无法复刻的。
毛泽东曾表示自己不想当国家主席,工作人员问他为什么,毛泽东笑着回答:“一个是因为见外宾的时候,要穿带有风纪扣的正式服装,二是不想被条条框框的规矩所束缚。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毛泽东总是穿着睡衣或者休闲服在卧室、书房等私人场所会见外国领导人的照片,也正是因为这一特质,所有见过毛泽东的外宾都被他这种亲切随和、温柔幽默的气场所触动。
图|尼克松和毛主席握手

但也有一些人,并不喜欢这种亲切的、近距离的接触,1958年,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来华访问的时候,毛泽东在游泳池边接待了他。
毛泽东时而下水游泳,时而上岸谈话,不喜欢游泳的赫鲁晓夫为此感到有些不舒服,事后他一度认为毛泽东是故意羞辱自己,显然,赫鲁晓夫的格局始终还是差了一点,这样的接待方式正说明了毛泽东没有把他当“外人”。
美国记者斯诺的格局就很大,当年他去陕北保安采访毛泽东的时候,保安的条件非常艰苦,干旱缺水的环境让毛泽东已经很久没洗澡了。
当时两人坐在毛泽东窑洞前的土院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聊天,聊着聊着毛泽东自然地解开腰带,从裤腰那里抓虱子,抓出来后就用指甲把吸满血的虱子挤破。
斯诺看着眼前的场景,不仅没有觉得尴尬,反而被毛泽东这种不拘小节的气质折服,不住地在心中赞叹:“毛主席好潇洒啊!
图|斯诺和毛泽东合影

二、既生瑜何生亮 蒋介石最大的悲哀,就是和毛泽东生在了同一个时代。
这两个有些相似的人在日后的革命道路中,因为一些特殊的转折点背道而驰,最终走向了两条完全相反的道路。
蒋介石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因此他也成为了一个过度敏感的人,他的这种敏感、多疑在孙中山时期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孙中山很器重蒋介石,推举他到前线当参谋长,可蒋介石却因为和前线的将领闹矛盾逃跑了十几次,每次跑回上海孙中山就会给他发电报,让他回前线,蒋介石没办法只能回去。
去了前线出了问题后就再次跑回来,如此循环往复了十几次,蒋介石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因为他手里没有兵权,前线的将领看不起他,他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就跑回来了。
包括后来的“中山舰事件”,蒋介石也是打算要跑的。
看过蒋介石日记的人就会发现,蒋介石内心极度缺乏自信,即使别人没有说他的坏话,他也总是疑神疑鬼的,就想整治对方。
图|中山舰

中山舰事件前,蒋介石身边的一个心腹顾问被调走了,新来的顾问对蒋介石不够尊重,有意无意地削弱蒋介石手中的兵权,蒋介石当时就忍不了了,认为自己这是被针对了,当即找到汪精卫,联手挤走了这名顾问。
后来他又觉得汪精卫也不可信任,汪精卫也想搞自己,当时正好遇上国民革命军最好的一艘军舰在没有通知他的情况下执行任务去了,回来后苏联顾问又要求蒋介石把中山舰调回来。
蒋介石的“被害妄想症”当场发作,觉得汪精卫和苏联顾问想利用中山舰把自己绑架到莫斯科去,当场大发雷霆,发动了“中山舰事件”。
中山舰事件爆发了,蒋介石也曾在一瞬间动摇过,想要逃跑,但是他又舍不得自己一手打造的黄埔军校,如果丢掉了这唯一的本钱,再想出头可就难了,想到这里,蒋介石立马调转车头回了黄埔。
中山舰事件后,那个苏联顾问被赶走了,汪精卫也去欧洲养病了,蒋介石一个人夺走了党政军大权,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图|汪精卫

毛泽东也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但他却将这种自尊心化为自己努力的动力,并为之不懈奋斗。
1936年斯诺在采访毛泽东的时候,毛泽东曾说过一句非常“尖酸”的话,他表示自己当年在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那些来看书的教授根本没有把他当人看。
这样的话在毛泽东嘴里从未出现过,后来北大教授梁漱溟去延安访问的时候,毛泽东也提起了这件事,问对方是否记得自己,梁漱溟摇了摇头,怎么都想不起来。
原来当时毛泽东暂住在杨昌济家的时候,梁漱溟曾到过杨家游玩,就是毛泽东为他开的门。
在众多大知识分子中,毛泽东唯一亲近的就是章士钊,对于其他人则都是“泯然众人矣”的态度。
在毛泽东的“特殊”关怀下,章士钊及其后人不论在什么年代里都未曾受到过任何冲击。
这是因为章士钊曾在毛泽东没有发迹的时候慷慨资助过他2000大洋,这在当年是相当可观的一笔钱了。
章士钊看重毛泽东,也愿意帮助毛泽东,毛泽东一直将章士钊的恩情记在心里,但是对于当时社会上的其他教授和专家,毛泽东的印象都不是很好。
图|章士钊先生

毛泽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我们不可否认这句话中的主观性,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使得毛泽东更愿意团结工农群众,与这些没有架子、也更加接地气的穷苦大众在一起,从内心对那些由资产阶级培养的高等知识分子产生了厌恶。
在毛泽东心里,知识分子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改造、思想进步、愿意与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的先进知识分子,一种则是由资产阶级培养、服务于资产阶级的落后知识分子。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境遇完全不同,两个人的心态也完全不同,虽然有一些形式上的相似之处,但是本质上两个人差别巨大,蒋介石的这种心态和性格特点,注定了他无法战胜毛泽东,更无法战胜伟大的工农联盟。
图|毛泽东和蒋介石

三、美国人一语道破天机 毛泽东是诗人,但也是农民,他拥有过人的想象力和魄力,敢于冒险、敢于创新,这种敢于打烂坛坛罐罐的精神,在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下,是极其难得的。
蒋介石非常注重“小节”,每次去视察部队都会事无巨细地进行检查,哪怕是厕所也要求士兵打扫得干干净净。
50岁之前,蒋介石的演讲大多数针对的是士兵和军官,在他的演讲内容中,超过一半的内容都是关于军容军纪的,在军事指挥上,蒋介石也更注重小股部队的作业,关注的都是营长级别该关心的问题,并不具备大战略上的宏观眼光。
仔细说起来,蒋介石也算是军校出身,学过专业的军事指挥,但毛泽东是一天军校也没上过,但是两人的军事智慧,蒋介石比毛泽东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蒋介石也不是没打过胜仗,像冯玉祥这样的军阀势力都是蒋介石的手下败将,但他却很难打败共产党和日本侵略者,这是因为在共产党人和侵略者面前,蒋介石一向擅长的“高官厚禄”不起作用了。
而且蒋介石特别喜欢越级指挥,不论是土地革命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都改不了这种事无巨细的指挥方式。
图|蒋介石

一开始,蒋介石会细化指挥到团级,后来的大兵团作战中,蒋介石越级指挥到师级,而且他会提前规定好基层部队应该怎么行军、怎么露营,这些事情他都要管。
三大战役的700多天时间里,彻底暴露了蒋介石的军事指挥短板,也许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三大战役后期,蒋介石迷恋上请顾问,德国的、日本的、苏联的他都来者不拒。
每次作战前,蒋介石总是习惯性地造势,将自己请来的顾问摆出来,给共产党施压,可惜毛主席从来不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不论蒋介石请来什么顾问,在毛主席面前都没有什么区别。
三大战役的失败,离不开蒋介石的错误指挥,他不顾国防部、司令部的宏观调控,反而越级指挥前线,还经常坐着飞机去前线指挥,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指挥方式,注定了蒋介石的失败。
再来看看毛泽东,他的指挥风格与蒋介石完全不同,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过自己:“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过小学教员,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
毛泽东的学习方法非常特殊,他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第一就是要投身于战争实践,通过实践吸取经验,第二则是通过战争不断校正自己的认识和行动,将实际问题上升到原则问题,从而展开战略研究。
说白了,就是勇敢实践,吸取教训,并展开思考,这种“实事求是”的军事思想非常适合当时的中国。
我们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这个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完善的军事指挥系统,但是在毛泽东出生的那个年代,我们需要寻找一条此前从未走过的全新道路,将深渊之中的中国解救出去。
毛泽东和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完美匹配了时代特色,蒋介石最大的悲哀,就是和毛泽东生在同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时代选择了毛泽东、是历史造就了毛泽东。毛泽东的伟大思想,是任何时代都无法复刻的成功。
图|休闲随意的毛泽东

通过和蒋介石长达十几年的政治博弈,毛泽东对蒋介石的思想和性格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也清楚蒋介石的弱点在哪里,在三大战略决战中,初战几乎都采用了“奇袭”的方式,打蒋介石一个措手不及,从战争开始的节奏上,就让蒋介石处于被动。
拿辽沈战役中的锦州一战来说,锦州的重要性人尽皆知,但毛泽东偏偏指挥东北野战军进驻北满,让蒋介石误以为我们的战略重点在长春。
就在蒋介石对长春布防的时候,解放军主力却一路奔袭到了锦州地区,迅速切断了锦州的交通要塞,蒋介石这才反应过来仓皇应对,但是失去了战场主动权的他,不论怎么部署,最终都是被毛泽东牵着鼻子走。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上演了“多管齐下”,蒋介石看不清毛泽东的进攻重点,慌乱之下蒋介石将驻守在徐州的李弥兵团和孙元良兵团调走,解放军趁机对徐州发动奇袭,打乱了国民党的整体部署,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大战役期间,美国人曾一语道破天机,他们在报纸上评论道:“蒋介石和毛泽东的最大区别,在于蒋介石有铺满地毯的总统府和奢华快捷的‘美龄号’专机,可以随时前往各地指挥部下作战。
美国人已经看到了蒋介石失败的原因,他享受着优渥的物质条件,拥有着随时起飞的个人专机,可以在任何时间前往前线进行指挥,但是强敌当前,最忌临阵换将,蒋介石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就是不信这个邪,因为他的战略眼光仅限于此,只能看到眼前一兵一卒的胜利。
光凭这一点,蒋介石就赢不了毛泽东,毫不夸张地说,蒋介石的失败是早就注定的结局,但他还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导自演完了这场戏。
蒋介石曾感叹过“既生瑜何生亮”,认为自己不该与毛泽东生在同一个时代,却从未从自己出发来辩证地看待问题,蒋介石的失败,不是因为对手太强,而是对于自己的认识不足。
蒋介石失败最本质的原因,则是因为他选择背叛人民,选择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不论是什么原因,一切反动势力最终都将被正义的、伟大的人民所消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2-3-31 12:28:10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8 14:42 , Processed in 0.008826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