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代篆刻宗师赵之谦,为何在名气最盛之时,选择停刀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20 05:37: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代篆刻宗师赵之谦,为何在名气最盛之时,选择停刀                                                         

2022-04-11 18:27                    
             虽然篆刻在很多人的心里比不上书画那么高雅,那么出名。但是我认为篆刻却是可以媲美书画的优秀传统文化。因为篆刻的创作是离不开书法的,对篆刻章法的掌握和理解也是离不开绘画的。所以在篆刻造诣方面很高的大师,在书画方面也是极其优秀的,也是书画领域的宗师。

赵之谦是站在清代篆刻巅峰的人物,虽然他的传世作品仅仅只有四百余件。但是每一件都是用心创作出的佳作,不是以谋生而创作的作品,是真正的为了篆刻的文化艺术的纯粹。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和热爱,只有在这样的心境下,也许才是他仅仅以为数不多的作品站在篆刻巅峰的原因吧。

赵之谦是一代宗师,不论是书画还是篆刻方面,其成就都非常之高,不仅因为他的作品形式独特,也因为他的不同于普通人。赵之谦在当时因为多方面的发展取得的成就远远超于跟他同龄的人。在当时可谓是无人能及,特也是与吴昌硕大师齐名的人物。尤其是在清朝晚期的时候,那时候他对篆刻的理解时可以和吴昌硕对峙的。

说到篆刻,就不得不说吴让之他也是书画和篆刻的大师。吴让之也是篆刻正宗传承开拓者人物之一。吴让之是赵之谦的前辈,他们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虽然无让之大赵之谦30岁,但是并不影响两人在篆刻方面的探讨。
赵之谦留下的最后一方印,是在当时为潘祖荫篆刻时刻到的“不刻印已十年,目昏手硬”。这是赵之谦去了江西之后刻的唯一的印章,也是最后一枚印章。

但是后来赵之谦和吴让之关于篆刻刻法的方面有些不同的见解。两人对于篆刻的不同理解也算是一种切磋吧。赵之谦在赞扬吴前辈的作品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看法不同,但是两人却是很好的交流。

篆刻发展到现代,有着不一样的体系,同时也出现了西冷八家。赵之谦在学习篆刻的时候因为受到地域和当时交通条件的影响,是从浙派开始入手的。虽然赵之谦学习篆刻是从浙派开始的,但是他并没有受到浙派篆刻的影响,也就是思想没有局限性。

后来他又对皖派篆刻,汉印有所研究,也去篆刻过。但他又不满足于这几个流派,而是寻求一种融合之法。可见其对篆刻的理解有着不一样的看法,也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一种新的篆刻方向。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其实,赵之谦的理想是做官,做一名好官,但是他考试失败了很多次,也导致他心灰意冷。后来不得已只能自己提出去江西。为此他也就放弃了自己篆刻事业。去到江西之后,赵之谦跟好友几乎无法再篆刻方面进行探讨,所谓知音难觅。
赵之谦在名气最盛的时候放弃篆刻,我认为一是因为去了江西之后没有知音,没有懂自己的人。二是因为他的理想是做官,所以不想再把精力放在篆刻上面。三是不以篆刻为谋生工具,在他心里篆刻是高尚的,纯洁的一种文化艺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9 04:20 , Processed in 0.00967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