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9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是特级战斗英雄,晚年却无钱看病,在医院说:我俘虏过敌人中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11 20:30: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是特级战斗英雄,晚年却无钱看病,在医院说:我俘虏过敌人中将                                                         2022-05-02 19:00                                       
            1997年的阳春三月,一位66岁的老农民患上了绝症,儿女虽然耗尽家产,却远远不够父亲肺癌晚期的医药费,全家人以泪洗面。
医院对此爱莫能助,因为院方不可能帮助到所有病人,当时他们说:对此表示无奈。
这位老农民名叫张国福,他说:“我以前当过兵,是不是应该便宜点?”

女儿赶紧去西安47军那里,查父亲的资料档案,很快就查出:张国福,特级战斗英雄!
张国福遭受肺癌折磨,身体早就已经透支,他声音含含糊糊、嘴唇颤颤巍巍的说:“我16岁,就俘虏了敌人中将……以前小学课本,就有我打仗的事情。”
这里要解释清楚,特等功和特级战斗英雄,其实并不是一码事。
整个抗美援朝,百万大军当中只有两位特级战斗英雄;而在解放战争当中,几百万的大部队,只有78位特级战斗英雄。
大家可以算算,朝鲜半岛打得那么激烈,二十多万平方公里,才只有两位特级战斗英雄。
而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只有七十八位特级战斗英雄,平均十二万平方公里,只有一位特级战斗英雄!
由此可见,每一位活着的特级,都是国之瑰宝。
本篇文章要介绍的历史人物,便是特级战斗英雄张国福!

铁血猛士,忠肝义胆,豪情气概震云天;解甲归田,默默无闻,方显革命军人精神本色!
张国福出生于1931年,籍贯是吉林省榆树县的新立镇,从小就被日本人欺压。
我们大部分中国人,出生之后看到的是村庄和城镇;然而张国福记事的时候,童年看到的却是“集团部落”当地称之为归大屯,惨不忍睹。
什么是归大屯?什么是集团部落?
起因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我中国抗日部队,在东三省展开了艰苦鏖战;尤其是共产党所组织的东北抗联,杨靖宇将军血战白山黑土。
日本人打又打不过杨靖宇,结果抓又抓不到,这时候也不知是哪个丧尽天良的家伙,给鬼子出了个损招:切断抗联跟老百姓的联系。
于是乎,鬼子开始合并村落,大搞清乡政策,数不清的东北群众,被鬼子强行聚拢成一个大部落。
鬼子在周围建有寨墙和炮楼,切断东北群众和抗日部队的联系,老百姓出去种地或者做买卖,都要经过鬼子的允许,才可以通行;生活犹如坐牢,生产更是遇到巨大困境。
张国福看到的世界,便是那所谓的“集团部落”他的童年一直在归大屯当中度过,一度认为世界只有这么大,看看牛棚里的牲畜,再看看部落里的自己,一声长叹。

其实翻阅史料的话,榆树县地势平坦,当时又没有高山又缺少密林,所以抗联部队并不会在这边活动。
但是日本人,依旧把附近几十里的老百姓,给聚拢成四五个“集团部落”拆掉老百姓的房屋,毁掉老百姓的土地,强行逼迫东北人民,进入到大屯当中。
张国福小时候听父母说:“家里的庄稼才刚刚长成,就被汉奸和伪军给强行破坏;三间屋子被拆毁,大梁和椽木被运走,为鬼子建设军需仓库;你如果不走,要么饿死要么被打死。”
邻居是渔民,靠着打渔为生,不怎么会种地,所以不肯归大屯,所以被汉奸和伪军毒打,房子也被烧毁,悲愤之下急火攻心,因而不幸去世。
而且父母带着张国福离开之后,家里的耕地先是废弃一年,随后被汉奸强行霸占,种出粮食供给侵华日军。
张国福很想回到老家看看,那是自己出生的地方,却从来没有见过;只听父母说,隔壁村子出过一位抗联战士,所以在“保甲连坐”的制度下,全村都被烧光。
张国福是在鬼子的第“新11落”当中长大,每天开垦荒地,修筑自家四面漏风的屋子,还被鬼子逼迫着,去修筑寨墙和炮楼。
他说:“归大屯的时候,是四四方方的,所以我小时候就活在那个四方块当中……”

一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之后,鬼子被赶出了东北,榆树县的悲苦老百姓,才算重新获得了自由。
张国福才从“集团部落”当中走出来,此时他已经接近十五岁的年纪,等于是整个童年,都在日本鬼子的囚禁当中度过。
由此不难想象,悲苦的幼年生活经历,为张国福以后奋勇杀敌埋下了伏笔。
张国福为什么要当兵?为什么战场上拼命?因为从小遭受小鬼子欺辱,因为国民党不放一枪一弹,就退出了东三省。
谁是中国人的救星?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解放军部队!
中共东北野战军,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就是因为获得了当地人民的广泛支持。
在张国福十六岁那年,参加了解放军四野第十纵队的第47军,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关于部队番号问题,这里要说清楚: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第四野战军,看似三个不同的名称,其实是同一支部队;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拥有不同的称号。所以各位读者,在看下面文章的时候,可千万别搞混了。

且说张国福上了战场之后,看到子弹像是下雨一样,炮弹仿佛冰雹,老兵在前面冲锋陷阵,新兵在后面边打边学习;子弹在耳边就跟一大群蝗虫似的,咻咻咻接连飞过。
从一位小战士晋升副排长需要多久?张国福仅仅用了半年,每当战役打响之后,也就再也不分白天或者黑夜,硝烟火海当中,他看到班长牺牲、看到排长牺牲、也看到过营长牺牲。
时间来到第二年的五月份,我东北野战军发动了夏季攻势,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鏖战!
张国福所在的部队,是独立第3师的第9团。
当时吉林往北的方向,有个地方名叫江密峰,张国福所在的部队,朝着江密峰发动迅猛进攻。
从上午一直打到了下午的三点半,敌人却在345.6高地负隅顽抗,张国福冲了好几次,却没能拿下这块阵地。
而且在进攻期间,两位英雄营长奋勇向前,结果不幸牺牲;尤其是张国福看到,朝夕相处的连长和指导员,也被敌人的机枪子弹打倒之后,只感觉胸膛当中的怒气,犹如是喷发的火山!

后来有人问:“您老人家在战场上害怕吗?”
张国福说:“什么怕死不怕死的?我要为连长报仇!为指导员报仇!遍地都是战友的遗体,山坡都是血糊糊的,我要为他们报仇!”
在东野炮兵出动之后,狠狠压住了敌军的攻势,紧接着张国福热血激昂,迎着敌人的机枪子弹,就冲向了敌人的指挥部。
越过敌人机枪火力点的时候,身边战友大多数都倒下了,张国福犹如一尊钢铁战神,单人扎进了敌人的心脏。
张国福掏出一捆手雷,抬手拉住火线,单枪匹马对着眼前一大群的国民党官兵说:“要么咱们同归于尽,要么你们全部投降,我们解放军有政策,投降不杀,优待俘虏!”
此时的张国福,虽然仅仅才十六岁,但是单枪匹马闯入敌人的指挥部,声音铿锵有力!
结果敌人经过一阵慌乱之后,纷纷将自己的配枪,扔在了作战地图的桌子上。
在被俘虏的国民党军官当中,有一位国军中将名叫赵伯昭。

江密峰的敌人指挥部已经被攻占,剩下的残敌自然没了负隅顽抗的士气,于是乎纷纷举手投降。
我军拿下了这块阵地之后,报纸上纷纷发表张国福的事迹,因而成了东野的著名人物,经过上级领导决定,记大功一次!
到这时,张国福的传奇人生,其实才刚刚开始而已。
1948年9月12日,东北的辽沈战役打响了,张国福所在的部队,任务是攻占国军廖耀湘的指挥部,这属于是典型的恶仗和硬仗。
开战之前,张国福美美吃了一顿肉,肚皮都给吃圆了,香喷喷的大饼,和更加香喷喷的熟肉,吃完之后大喊一声:“痛快!明天去跟敌人拼啦!”
当然了,东北战士性格豪迈,说话总是带些金句,至于战友们都喊了什么,这里方便发表。
历史背景是:而廖耀湘共十万大军,组成了西进兵团来到战场,黑山之战、大虎山之战、打得是天昏地暗,鬼哭神嚎!
战场多激烈?这里写一段敌人军官的日记:我夜里出去小解,看到山沟沟都是刺鼻的腥味,当我借助月色看清楚之后,那都是士兵的尸体,已经分不清谁是谁的胳膊,哪是哪的腿……遥想我刚刚上战场的时候,第一次看到这种场景就剧烈呕吐,而今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看到这种地狱一般的景象……

阻击廖耀湘,这一战打得极其激烈!张国福所在的部队,剑指胡家窝棚,古有诗云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根据情报部门所提供的进攻路线,廖耀湘部的指挥机关,就在胡家窝棚,周围有重兵把守。
张国福和战友们,发动了一次次的进攻,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其中有一次冲锋结束之后,只剩下三人返回我方阵地,其中就包括张国福。
这场战斗,损失是巨大的,进攻是惨烈的,张国福眼看着这次冲锋又要重蹈覆辙,于是他急中生智,装作是被炮弹击中的样子,所以躺倒在了一大片的敌我双方遗体当中。
到处都是胳膊,到处都是腿,张国福一动不动,装作是阵亡的士兵;这时候因为敌人炮火太猛,所以战友又撤了回去。
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我解放军再次发动攻势,对敌人展开狂风暴雨一般的冲锋。
张国福一听我们的军号已经吹响,就知道战友们马上就会扑上来,所以他拉开一颗手雷,扔向了五米之外的敌人阵地。
敌人急忙闪躲,而张国福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从地上拉起了一根爆破筒,整个人犹如离弦之箭,闪过国军的阵地间隙,冲入了胡家窝棚的敌人司令部。

张国福浑身是血,瞪着双眼怒吼一声:“立刻放下武器,我是说你们所有人放下武器!否则今天,我们一起去见马克思!”
这一声怒吼,吓住了司令部里的所有人,其实这些国民党军官也知道,自己这边大势已去。
紧接着,战友们的冲锋,刚好进入交火范围,正好似洪水一般。张国福不用回头看,也知道战友们距离自己,约有两百多米,随时都会杀来。
反观指挥部里的国民党军官,随即发出命令,所有人放弃抵抗,解除武装投降。
司令部当中的国军俘虏,后来写回忆录的时候说:他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眼珠子红彤彤的,我们谁也不会怀疑他的决心。在全新的历史时期,这是千年一遇的巨大变革,而我们彻底失败了……
张国福的这一战,单枪匹马端掉了敌人的司令部,好似是一把大锤,敲碎了廖耀湘的前沿指挥所,让十万大军群龙无首。

而我方阵地当中的司令员,一直拿着望远镜观察敌人,结果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一位浑身是血的小战士,攥着爆破筒杀入了敌人的司令部。
司令员眼泪都笑了出来,说:“好,干得好!干得漂亮呀,哈哈哈!”
战斗结束之后,师长亲自为张国福请功,因为这位年纪轻轻的副排长,单枪匹马就把敌人的前沿司令部给拿下了。
从那之后,张国福也就有了“小英雄”的称号,随即投入到接下来更加紧张的战斗当中。
我东北野战军,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歼敌足足四十七万,一战解放东三省,功绩名垂千古。
在后来多部电影演绎四野的时候,都出现过张国福的身影,攥着爆破筒杀入敌人指挥部,怒吼所有人放下武器,否则咱们同归于尽。
只不过是电影上,没有出现张国福的名字罢了,只有真正参加了那场大战役的亲历者,才知道张国福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战役结束之后,张国福评为特等功臣!
这里要说清楚,特等功是特等功,特级战斗英雄是特级英雄,两者是有区别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自然要表彰我解放军的战斗功臣,所以张国福到此时,评为特级战斗英雄,整个解放战场,被评为特级战斗英雄的,只有七十八人。
1950年9月,北京召开全国第一次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张国福作为模范代表参加。

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等中央领导,端起酒杯为英雄们敬酒,激励大家在战争结束之后,深入学习文化知识,争取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而庆功宴上,毛主席的那一桌,坐着四位英雄,分别是女扮男装参加解放军的郭俊卿、端掉敌人指挥部的张国福。
英雄伟哉,壮我中华大气概!壮士铁胆,革命军人最豪迈!
新中国虽然成立了,可周边依旧群狼环伺,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朝鲜战争打响之后,美国的麦克阿瑟口出狂言:要把中国打回石器时代。

英雄再起征程,1951年的时候,我志愿军第47军开拔,浩浩荡荡跨过鸭绿江,张国福再次进入了战场。
这时候,麦克阿瑟已经被我志愿军打走,而美国阵前换帅,改由李奇微指挥。
紧接着,敌人就发动了反攻,称之为秋季攻势,妄图挽回败局。
虽然说我方参加这场战争的兵力,并没有解放战争时期那么多,但是所面对的敌人,却比以前更加强悍凶残,他们自称是世界上当时最强大的联军。
战争的大幕再一次拉开,张国福所在的部队,守卫我方345.6高地,面对敌人的陆军和空军立体打击,整整打了八天之后,整个连队活着的,仅剩张国福一人。
牺牲是巨大的,但我志愿军挡住了敌人的攻势,未让“联合国军”前进半寸。
张国福的胸口,被弹片掏出一个大坑,鲜血染红了大半边的身体,这才结束了志愿军生涯,不得不返回国内治疗。

张国福退休之后,也就从鹤岗回到了老家,从此不再提起战场立功,更不提当年的英雄事迹。
因为夜里总是做梦,大喊:杀!杀!杀……
所以,张国福看孩子长大了,所以就赶紧分开居住,主要是怕吓到孩子们。
张国福认为,虽然农村生活过得清贫,但相比于那些长眠战场的战友来说,自己能活下来就非常幸福。
他们这一代人始终认为:战争结束之后,应该归隐田园默默无闻,这属于是时代的典型特征。荣誉不是自己的,而是牺牲那些战友的,如果自己躺在功劳簿上吃香喝辣,哪里对得起那些远去的战友呢?
张国福的妻子,是邻村的一位漂亮丫头,也没什么文化,名叫任宝莲。
退休之后,夫妻过着平凡的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黑土地上耕耘,成为一位朴实的农民。
儿女只知道父亲张国福,是工厂里的4级工,以前经常带着孩子们,清晨去找煤矸子。
有一次,张国福去山东的时候,路过一个蔬菜市场;结果看到一位当兵的出来采买物资,却遭遇了本地人碰瓷。
那人抱住士兵的腿,大声嚷嚷着:“碰了我的菜,你就必须全部买下来!”
张国福看不下去了,呵斥道:“什么意思?你们想做什么?今天是大年夜,难道你们就没有想过、孩子们出来当兵是为什么吗?还不是为了保护咱们大家,今天我站在这里,有什么事情全部冲我来!来呀,我看谁敢动!”

不得不说,经历过战场的人,声音威武雄壮,当即就吓住了一大群的地痞无赖。
那战士非常感动,于是说:“大爷,您姓甚名谁呀?我可要记住你。”
张国福哈哈一笑,爽朗地说:“问这干啥?总之咱们吃过同样的饭,你完成采购任务,赶紧回去吧。”
然而,时间是把无形的刀,到了1997年的年初,张国福的咳嗽越来越严重,经常吐出血丝……
于是就去了东北老家的榆树县医院,检查之后是肺癌晚期……
子女早就下岗,虽然凑钱为父亲看病,但很快就没了余钱。
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特级英雄身患重病,却在此时掏不起医药费,陷入了无钱看病的窘境当中……
张国福病入膏肓,知道孩子们的经济遭遇了困境,几十年来第一次说出自己的身份:“我当过兵,是不是可以便宜点?我47军的。”
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张国福退休的时候,仅仅只把衣服带了回来,各种证明身份的证书,都放在了部队里。
女儿一听这话,也就瞒着老父亲,于是去了西安的47军那里,其实她也不确定父亲说的真假,仅仅是过来验证一下。
当时这几十年来,负责编写战史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寻找张国福,可谁知特级战斗英雄,退休之后就找不到了。

女儿来了之后,报出了父亲的名字,名叫张国福。
47军回应说:“错了吧?是不是叫张国富?”
于是,女儿来到了荣誉室当中,看到了一张照片,是孤胆英雄张国富!
泪水唰一下就流了出来,女儿对那张照片太熟悉了,正是年轻时候的父亲。
47军拿出了小学课本,让张国福的女儿看,其中有一篇课文,讲的就是自家老父亲的英雄经历。
紧接着,47军派遣专车,带着英雄的女儿,带着一大堆的资料,来到了东北榆树县医院。
这时候张国福才说:“对,我是张国富,我16岁俘虏敌人中将,小学课本上就有我的事情。”
女儿问:“为什么改名字呢?”
张国福说:“我都退休了,该做的报告已经做了,我是普通人呀……我不该受到那么多的荣誉,所以我改了名字。”
紧接着,同行的师长,翻开了一本影集,记录着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47军战友的照片、战场场景、部队首长、立功合影……
哭!
张国福泪流满面,对于现代人来说是照片,对于亲历者来说,是血与火的峥嵘岁月。
穆建华、黎原立刻带着老战友,去往北京的301医院。
结果在做开胸手术的时候,发现张国福打仗的时候,因为火药尘埃吸入太多了,再加上从朝鲜回国之后,曾经在火药加工厂工作多年。

所以张国福的肺膜,比普通人厚了很多倍,能强撑着活到今天,就已经是奇迹了。
总政、总参、各大媒体记者纷涌而来,可是张国福却说:“几十年了,我想让大家忘记我,怎么又来了呢?”
住院期间,张国福唯一要求就是:“希望我们党和国家好。”
没过多久,张国福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他在半昏迷当中,大喊着:
“首长,我被敌人包围啦,快,快向我开炮!”
“首长!连长牺牲了,战士们全牺牲了,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报告首长!我已成功突围!我又回来啦……”
病房当中的大家,看到这一幕之后哭成一片。
到此时再看张国福,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辽沈掏心、平津鏖战、渡江挺进、开拔四川、 湘西治乱、又在抗美援朝时期,壮我国威!
1998年7月11日,张国福从那之后,只能活在我们的心里。
(张国福追悼会)
战友回忆:
他不喜欢接受采访,因为不知道该说啥,总是向大家敬礼;我们给他一匹马,结果在山路上,他让领马的人骑着,自己却说腿快能走,想要练练腿,以后还指望两条腿突围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07:34 , Processed in 0.0249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