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7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明清彩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5-26 02:34: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浅谈——明清彩瓷                      2022-05-21 08:08                                       

                                       

中国彩瓷历史悠久,在每一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特色的陶瓷品种。其中彩瓷品种繁多,尤其是明、清两代,景德镇的彩瓷品种可达数十种或上百种。有的从工艺方法上定名,有的从所用的材料定名,有的从器表装饰的彩色定名。

彩瓷主要有釉下彩,(釉中)加彩,釉上彩及釉下、釉上相结合的斗彩四大类。

具体品种较多,如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斗彩、三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素三彩,新彩、贴花,喷花与腐蚀金彩等. 明、清两代是中国彩瓷高度发展繁荣的鼎盛时期。

1、釉里红彩瓷

釉里红彩瓷最早出现在元代,但并不完美,由于烧制技术难于掌握,元代釉里红多烧成黑色或黑紫色,成品率相当低。

明代在此基础上成功地掌握了釉里红的烧造技术,出现了大量的精品,瓷器色彩更为鲜艳。

明洪武釉里红折枝菊菱花口盘

明永乐釉里红海水白刻龙纹大梅瓶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明宣德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清代是釉里红大发展的时期,不仅产量大,品种亦多。

康熙时的釉里红,其色调浓艳鲜亮,纹饰清晰,浓淡相间。

雍正时釉里红制作比康熙时更为精细。

乾隆时釉里红色调鲜丽,纹饰清晰,并有深浅不同的层色。图案已规范化,青花釉里红呈色稳定,深浅浓淡相宜,和谐统一。

乾隆之后,产品开始逐渐减少,而且色调浅淡,有些变成浓紫色调,效果欠佳,数量也少。

清康熙釉里红云龙纹钵缸-北京故宫

清雍正 御制青花釉里红云海腾龙大天球瓶,成交价:1.472亿元,2019春拍

清乾隆款黄地釉里红蕉叶玉壶春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五彩瓷

 所谓五彩并非五彩,釉上三色、四色、五色或七色均称五彩工艺。

 明宣德时已经开始烧制五彩器。明代五彩多以釉下青花为蓝色配其他汞红彩、绿彩和黄彩等。

万历五彩是明代的代表作,深受国内外的珍视,有较高的声誉,经济价值尤高。

万历五彩的主要特点是:胎体厚重,衔接痕迹显露,色彩更浓艳,多用青花作局部图案或勾描轮廓,开光图案和镂空工艺较多。

明宣德五彩莲池鸳鸯纹高足碗,高11.5厘米 口径17厘米 ,西藏自治区萨迦县萨迦寺藏

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高 46 cm,2017年11月27日秋季拍卖会,以1.2亿港元起拍,2.13亿港元天价落槌!

清代以釉上蓝彩代替了釉下青花,但青花五彩仍然沿用。康熙时发明了墨地五彩和金彩等,其纹饰清净鲜明,比明代更加美丽。

清康熙五彩进入全盛时期,创烧出豆青五彩、米黄地五彩、红地五彩、蓝地五彩、黑地五彩、雪花地五彩、哥釉地五彩等新品种。

雍正时五彩已失去了康熙五彩的华丽,其特点为淡雅,纹饰由繁复变为疏朗。由于大量使用粉彩,五彩逐渐减少。

乾隆时粉彩基本上代替了五彩。

晚清时大量仿制古代五彩,以仿康熙五彩最多,无论造型、色彩或款识,都能达到乱真的程度。

清康熙 五彩西廂記人物故事圖仰钟式盃,竟拍出1,155,000美元,相当于700余万人民币,2018年3月21日春拍会

清雍正五彩仕女纹罐-北京故宫藏

清乾隆仿斑竹五彩花鸟纹墨床,高2.5厘米,长8.6厘米,宽4.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3.斗彩瓷

斗彩又称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瓷器装饰手法,因其纹饰中釉下青花色与釉上彩色同时出现好似争奇斗艳而得名。

嘉靖时斗彩制作也很精细,其器形和纹饰多仿成化斗彩。

万历斗彩器不多,晚明几朝未见斗彩器物。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高3.8公分 口径8.1公分 底径4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正德 斗彩阿拉伯文出戟瓶,高23.2cm,口径3.4cm,足径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斗彩工艺一改成化斗彩的“叶无反侧,四季单衣”的风格,绘画更为精细,图案性也较强。康、雍、乾的官窑有不少精品斗彩瓷产出。当时瓷器的烧制颇受政府重视。

清康熙 斗彩福禄寿三星纹六棱菱花口花盆,高3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清雍正斗彩石榴花卉纹抱月瓶-英国大维德基金会

清乾隆斗彩婴戏图玉壶春瓶-北京故宫藏 

 4.三彩瓷

三彩瓷起源于唐代陶胎三彩,至宋代始有瓷胎三彩和辽代三彩。

明清,三彩器已经应该称为三彩瓷器,其胎体已经是瓷器范畴。最典型的三彩瓷是创烧于明成化年间的素三彩,即以黄、绿、紫三色为主、并用不含红色釉料在内的其他色料进行彩绘的瓷器。明代的三彩造像遗存更多,精品也不少。

现存的明清建筑中,尚有不少三彩屋脊兽矗立其上,精品也很多。

通过下面的明三彩造像、屋脊兽、法器和俑,师友们可以看到:唐三彩之后,三彩陶变换角色,终于再创佳绩。

中国国家博物馆

旧金山亚洲艺术馆(美国)

沃尔特博物馆(美国)

明尼亚波利斯艺术馆(美国)

旧金山亚洲艺术馆(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美国) 弘治十三年

明代三彩瓷釉面丰腴青亮,釉色细润厚艳,纹饰洒脱自然。

清代三彩瓷的釉色更加丰富,纹饰淡雅舒朗,色彩富丽沉稳。

清康熙素三彩暗花云龙花果纹盘,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清乾隆 素三彩五福捧寿纹盘,高8厘米 口径40.6厘米 足径30.8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5、粉彩瓷

粉彩创于康熙中期,深受当时珐琅彩的影响。

粉彩瓷是在粉彩内掺入铅粉并加施玻璃白,使色彩浓艳程度减弱,用水淡洗法涂饰花纹,使层次由浓到淡呈现出繁多的层次,色调湿润柔和,具有立体感。

雍正时大量烧制粉彩器,影响到民窑数量也不少。图案纹饰多为人物、花卉,花卉中又以“虞美人”为典型,加绘青花者极少。

乾隆时粉彩广泛使用,品种除继用白釉地粉彩与色地粉彩外,还有加绘釉下青花。乾隆时粉彩品种繁多,粉彩产品工艺已达到了高峰。

清康熙 粉彩花卉纹水丞 高6.5厘米、口径4.7厘米、足径8.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 粉彩春梅灵芝盌 《大清雍正年制》款,成交价:28,975,000港幣,2019秋拍

清乾隆 粉地粉彩缠枝纹天球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嘉庆早期粉彩与乾隆一样,没有款识很难辨认。后期的色彩品种减少,釉面稀薄,不够匀净,彩色厚薄不同,厚者色重,薄者浅淡。

咸丰粉彩,加绘斗彩和描金者比较精细。底部、器里涂豆瓣绿釉,较前时色深。

同治粉彩各种色彩均较前代鲜艳,凡署“体和殿”款的器物,色彩更为鲜艳明亮。黄色浅淡娇嫩,绿色深绿如翠,蓝色深浅有致。

光绪时粉彩色泽多,较浅淡,不够鲜亮,多用含粉质较少的浅淡软彩,施彩较薄,色调柔和。

民国初年粉彩大不如前代,无论胎质、釉色、粉彩色调及绘画技巧,均不如光绪时的水平。

清嘉庆 粉红地粉彩轧道福寿双全纹瓶

清咸丰绿地粉彩开光花鸟纹方瓶-北京故宫藏

清光绪淡黄地粉彩荷莲花方花盆

6、珐琅彩瓷

珐琅彩瓷亦被称为瓷胎画珐琅,是由铜胎画珐琅即掐丝珐琅演变而来。清康熙34年,宫廷工匠开始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移植到瓷胎之上,并成功创烧出瓷胎画珐琅这一新的瓷品种。

清康熙珐琅彩千叶莲碗,直径 11 cm,蓝料双方框「康熙御制」宋体款,2019-11-27秋季拍卖会,以5500万起拍,7500万落锤,含佣金8720万港币成交

珐琅彩瓷的鼎盛期是雍正到乾隆时期,其中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水平最高,且工艺最美,至乾隆时期之后便慢慢转向粉彩,出现珐琅彩和粉彩共存的瓷器。

因而也可以认为,珐琅彩瓷终止于乾隆后期。落“古月轩”款的多见于鼻烟壶上,瓷器上少有此款,凡瓷器上署此类款的均为嘉庆、道光及民国时所作。

清雍正珐琅彩松竹梅三友纹橄榄瓶-北京故宫

清乾隆 珐琅彩彩螭龙纹镂空转心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末和民国初年曾大量仿制珐琅彩瓷,有的仿品很细,如绘有杏林春燕、春牛图、岁寒三友、郎世宁的狼狗、香妃戎装、乾隆射猎等内容的珐琅彩瓷瓶,不易辨伪。江西詹氏兄弟及吴仲英的制品,后加彩的团花、蝴蝶、碧桃、雉鸡碗等,逼肖乱真。

民国 仿珐琅彩渊明爱菊瓶

  7.其他彩瓷

广彩瓷

所谓广彩瓷是在景德镇烧制素胎,然后运往广州彩绘纹饰烧成,故称“广彩瓷”。广彩瓷始于雍正,兴于乾隆,嘉庆时是外销瓷的主要品种,在海外很有声誉。

广彩的主要色彩有红、黄、绿、紫、藕荷(雪青)等色,具有油画的写实风格。颇能迎合西方人之所好,西方国家定烧的徽记、商标、文字等图案,设色洋雅。

清乾隆 广彩满洲贵族故事大碗,外销瓷

古铜彩瓷

所谓古铜彩瓷是在赭褐色和绿褐色的釉上,再加以类似古铜锈斑之粉彩颜色或金色,故称“古铜彩”。

古铜彩不仅在彩色上类似于古铜色,而且所做的器形大都仿制青铜器式样和纹饰。

 清乾隆古铜彩蕉叶纹出戟花觚-北京故宫藏

墨彩瓷

墨彩以水墨彩绘为主,在烧成的白瓷釉上施绘水墨彩,然后经明炉低温烧成,部分加入粉彩、加绘金色等色。

乾隆以后,墨彩发展了一种浅绛技法,即水墨彩与淡赭彩并用,颜色柔和,清淡有味。此法盛于嘉庆、道光时期。

清乾隆 墨彩加珐琅彩「湘西寺观澜轩」摇铃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9-23 00:33 , Processed in 0.00933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