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7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名考证--新砦镇考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20:20: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9-12 14:18 编辑

千 年 疑 团 今 望 破

——宋淳化二年导胡卢河的源头新砦镇考

                                      

       近读1984年9月出版的《深县地名资料汇编》说,南辛庄村,原名“新砦镇”,是宋朝时期漕运重地。我的祖籍就是南辛庄,80多年来从未听说过这种说法。经过近期翻阅《衡水地区水利志》、《深州风土记》和《深县志》,访问原深县地名办的主笔陈培军、办事员刘进桥,又回老家进行反复询问,反复回忆,印证了以上说法,即:今日的南辛庄,就是宋朝漕运重地——新砦镇,也是宋淳化二年,导胡卢河的源头。其根据主要有五:

                                 

      一是历史大集镇。据康熙《直隶深州志》、光绪《深州风土记》载:南辛庄是深州境内十五个大集镇之一,二、七集,史称南新庄镇。据老人们说,那时方圆几十里的人都来我村赶集,有些生意人,为了多作买卖,头天晚上赶到我村住店,以便集日早点摆摊卖货;有的散集后住下,第二天早晨再走。集市之大,可见一斑。到“七七”事变时,集市规模虽日渐消退,但往年集镇遗迹,仍随处可见。在十字街道东有武老孝和道南耿文华两家饭铺大车店,常年招待过往客商。东街路南,有一食盐(海盐)专卖店。经理是刘老再(与家父是酒友,本县郭钱屯人),不仅逢集必到,供应群众生活,还免费为骨伤病人正骨、接骨、疏通经络,解除苦痛,留下美传。马老身、解大敬、任老希三户杂货铺,供应日用品。耿小宝杀猪卖肉,魏海江宰鸡、熏鸡,常年供应肉食。四街上,有六七户蒸馒头、四五户作豆腐、卖豆腐脑的,六户打烧饼、炸麻糖、摊煎饼、蒸包子、作点心的,随时可以小吃。并设有药铺(张兴泽)、醋坊(魏老尊)、砖窑(窑东刘长安,长年雇工扣坯子、烧砖)、染坊(店主耿老广、山西昔阳老怀父子俩在此处耍手艺)、嫁妆铺(厂主张顺芝,东阳台冯德水叔侄二人在此干活)、铁匠炉(系山东人颜成美、颜成合兄弟二人到我村落户)等各一处,还有数十家靠耍手艺、搞编织、扛长活、打短工、扣坯、打坯、挑八股绳、小本经营的“小买卖人”,维持生计,相传至今。二、七集从未中断。

                                    

       二是军事重地。一九三七年日军全面侵华时,南新庄镇曾是日军行军地图所标的重要集结点。这年九月,日军到我村时,有一日军军官拿着一张清朝地图,命令:行军未到南新庄镇的,加速赶到;已过该镇的,马上返回,统统在此镇吃住。但这时我村不是清朝的大集镇了,成了贫困、破落、无房可住的大破村了,大队人马到村后,无房可住,只好在当街烤火,露宿街头。第二天,又兵分两路(有路标):一路西下,开往辛集;一路出南街口,向西南,奔新河。可见,我村是日军进军的枢纽点。传说,燕王扫碑时,曾在我村驻军,指挥作战。其拴马的那棵老枣树(在魏书合院内),虽说当年被马啃去了半棵树身,又经六百多年的风雨,但这半棵树,现已长成六、七米高,一个人抱不过来的大树,茂盛蔽院,常年结果,很是壮观。

                                                  

      三是找到了历史上湮废的“胡卢河”。“新砦镇”的提出,缘自“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从河北转运司使请,自深州新砦镇开河,导胡卢河,分为二派,凡二百里,抵常山(即今正定市,距我村二百里),以通漕运。”(见《深州风土记》、《河渠志》)。(相传,当年开河的源头和漕运码头,就在我村东街路北刘长福、魏二小房后一亩多大的芦苇坑处,其遗迹现仍可见。)我原以为胡卢河是滹沱河,一查《衡水地区水利志》,始知“漳河古称洚水,又称胡卢河”(《衡水地区水利志》53页)。《宋史·河渠志》载:胡卢河,“源于西山,始自冀州新河镇(该镇距南辛庄二百里),入深州武强县,与滹沱河合河,其后变徙入大河”(摘自《宋史》卷九五、5501页)。这条古汉(漳、洚合流)唐漳河,自宁晋泊入境,经磨头向东北,其流经的静安(史称南旧州)遗址(即深州李晏口,在今深州市贾城西村东。该村北边的阎城西村东,十多年前挖坑时,在两米深处,曾挖出过旧城墙垛口。该村东北的赵邢村,史称“静安城北关”,老一辈人说,原来叫“北城门底下”。)就在我村村北,相距八里,我孩童时,常到此处赶三、十月庙会,有东西并排两座大庙,还有一座无梁殿,送子观音、千佛阁、欧阳祠等神位,逢年过节和赶庙会时,善男信女,烧香不断,很是热闹。我小时曾随父母烧过香,拜过佛,求健康,保平安。赶庙会时,沿途的赵、张、李、后四个马头村,曾是古代水陆码头,而这一带,既是古漳河流域,又是周显德二年,王彦超、韩通率兵民浚之并夹胡卢河筑垒的地方。也是宋朝傅潜在李晏口建静安军城池之处。新砦镇就是静安的重要漕运码头。

                                          

      四是从地理位置上说,新砦镇即南辛庄。因为从南辛庄东至陈二庄,西到魏家桥,两个大集镇二十余里范围内,没有一村为“新砦镇”旧称的。

         五是从南辛庄村的建置上说,新砦镇也是南辛庄。听父辈们说,历史上我们村寨墙圈村、六个寨门(1936年重修六寨门时,是我的老师蒋老经题的字:“东震”、“西兑”、“南离”、“北坎”(其它二门字没有记起),我在旁边砚墨、捺纸)、东阁(玉皇阁)西寺(隆兴寺,主持张秀峰)、南堂(菩萨)北庙(前药王、后真武)、三面环水、四面转道、南北大道是官道、十字街有一数丈高、数里可见的大旗杆,二、七大集,店铺林立,商贾荟萃,热闹非常。如今北街道东的任兴林、魏铁栓等五、六户以东房为上房,即是往年店铺的遗迹。那时还设有专卖市场。今日的牛市口,即当年的牲畜市;今日村南三里的石塔(已废,在刘庄村北,二分干北边)处,是当年的柴草市。“七七”事变前,家父(耿老树)和商兰柱到井陉拉砟子(即无烟煤),在辛集(束鹿)住店时,说到深州南新庄镇时,店主人说他曾在我村学过徒。这既说明我村集市之大,又说明我村与远在七十里的辛集人早有联系。

                                          

      综上所述,从地理位置、古集镇、古渡口来说,宋太宗淳化二年,自深州新砦镇开河、导胡卢河的源头处——“新砦镇”,即现今的深州市太古庄乡南辛庄。这一点小考,是我向后人的文字交待,也是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所历、所知、所闻的一些历史事件、事迹和传说,力所能及的作些口述、笔谈式的抢救工作,是历史赋予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显赫一时的新砦镇,为何突然从历史上消失了?其原因是否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的大洪水有关。据《深州风土记》说,那一年大水,“自束鹿天宫口迳州(指深州)南25里入武强,水平地丈余”。这种毁灭性的大洪水,大概就是新砦镇消失的原因——文字上不再是新砦镇,而成了口头上的辛庄镇,或因当时我村有寨墙,而谐音成新寨镇。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4-9-12 21:10:00 |只看该作者
赞!

    从家乡地名变化,考证家乡的历史变迁。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14-9-13 09:14: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9-13 09:15 编辑
123 发表于 2014-9-12 21:10
赞!

    从家乡地名变化,考证家乡的历史变迁。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4-9-13 10:43:20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学习地名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5#
发表于 2014-9-13 11:48:5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浪淘沙 于 2014-9-13 11:49 编辑
春水东流 发表于 2014-9-13 10:43
好贴!学习地名知识。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4 07:16 , Processed in 0.00974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