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你很烦恼的时候,悟透曾国藩的“八本”,人生就顺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3 18:22: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当你很烦恼的时候,悟透曾国藩的“八本”,人生就顺了                                                         

2022-06-03 15:47                                       
01
烦恼天天有,不捡自然无。
关于烦恼的道理,一出口就能说出很多条,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不多。
并且,有些道理很明白,但是具体如何去做,却令人一头雾水。
不去捡“烦恼”,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对于普通人来说,可望不可即。
晚清名臣曾国藩,年轻时很愚钝,也没有读书的天分;在刚刚做官的时候,也很浮躁,过于表现自己。因此,他吃过不少苦头,然后反思自己,写了很多日记、家书等。
如果你认真悟透曾国藩留下的“八本”思想,就会发现,所谓烦恼,其实是内心不顺,导致人生卡壳了。与其责怪外力束缚自己,不如捋顺自己的心情,内耗消失的那一刻,一切都顺了。

02
第一,“读书以训诂为本”:知识日积月累,自有高度。
很多人说,烦恼的时候,就努力读书,从书里找到答案。
可是,你要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看看“训诂”两个字——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简单来说,就是活学活用,古为今用。
另外,“训诂学”是古人小学时的一门学问,也就意味着,要把基础做扎实了,才能去追求更高的学问。
读书,最好是读自己能读懂的书,不要盲目去追求“深奥”。一些朗朗上口的小诗,能够让你进入某种意境,烦恼就会被“意境”取代。
每一次烦恼,都会读几本书,经过很长时间,你也会变成智者。要明白,一切谣言止于智者,烦恼也是。
用智慧洞察到了一切的结局,还有什么好烦恼的?
03
第二,“诗文以声调为本”:文字抑扬顿挫,章法不乱。
古人写文章,讲究“平平仄仄”,特别是诗词歌赋。
曾国藩写下一副对联: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他劝自己,不要忙乱,免得滋生多余的错误。不要追求完美无瑕,要放松自己,允许自己不完美。
在有节奏的诗文里,一个人的内心就会有“节拍”。就像我们听歌一样,能够随着音乐而“律动”。
  把自己的心情写下来,不管是日记还是文章,都行,就算是随便涂鸦,也能把情绪释放出去,从而一生轻松。
古往今来,练字也是一种修行。

04
第三,“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孝道深入人心,家庭温暖。
当你做什么都不顺的时候,打个电话给父母,你会得到最好的安慰。
父母的家门,随时会为你打开,也会为你提供免费的饭菜,还担心你没有吃好喝好。
借助父母的能力,你可以做成很多的事情。
当父母老了,你孝顺父母,虽然没有得到经济上的实惠,但是可以传承好的家风,得到好的名声。父母开心了,身体就更加健康了;每个人的脸色,都会好看一些。变相来看,你的人生在灼灼放光。
周围的人,都给你的孝道点赞,你很快就可以找到“自信”。毕竟,好的家庭是一个人最坚强的后盾。
另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当你坐立不安,有恶念的时候,就想一想,对得起父母吗?这也是鞭策自己前行的一股精神力量。
05
第四,“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人心安静如水,格局宽广。
常常听到“养生”的话题,但是一个人烦恼不休,谈什么养生呢?内心的混乱,导致浑身不舒服,睡觉也不踏实,吃饭也不香。
想尽办法让心情变得安宁,不生气,不责怪别人。当你做到心静如水的时候,外界的一切,就不会干扰你的人生了。
可以想象到:溪流的水很急躁,因此没有深度,也没有宽度;湖泊很安静,却很宽广,还有深度。你应该做哪一样,答案显而易见。
安静的人,更容易体现大的格局。这就是对未来的思考和把握。
今天的烦恼,是为了明天的日子更好。这样理解的话,烦恼就不见了。满脑子都是美丽的憧憬。

06
第五,“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嘴不胡言乱语,沉默是金。
有一次,曾国藩的父亲过生日。家里来了很多朋友。
喝酒之后,一个叫郑小珊和曾国藩发生了矛盾,吵了几句。因此,曾国藩被父亲责骂。
“小珊前与予有隙,细思皆我之不是。苟我素以忠信待人,何至人不见信”,管好自己的嘴巴,就少了很多的是是非非,从而烦恼也对应减少了。
人啊,说话之前,谨慎一些,前思后想。很多话就不想说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少言的人,待人更有亲和力。
07
第六,“居家以不晏起为本”:每天早睡早起,严格自律。
有道是,越自律越自由。
如果一个人连好的习惯都无法养成,还谈什么自律?生活的节奏,颠三倒四,做事就会失去章法。上班的时候,哈欠不断,上司看到了,皱了眉头。
把自律力用到烦恼的问题上来——逼着自己,什么都不想,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烦恼就真的不见了。因为烦恼也会有惯性,不烦恼也一样。
从早睡早起做起,然后把好的习惯推进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你会发现人生在一步一步开挂。当然,前提是把时间高效利用起来,把生活中的杂念排出去。

08
第七,“居官以不要钱为本”:不得贪婪之财,公道正派。
刚刚走出校园的时候,会想:“努力工作,等自己有了好的职位就轻松了。”
人到中年,有了职位,就会想:“怎么管别人,那么难?”
每一个职位,都有不一样的烦恼。也许,职位高的人,烦恼更多。正所谓,高处不胜寒。
从现实来看,职位的高低,和薪水有直接联系。我们不断上升,也是为了拿到更多的钱,让家庭变得富有,人生变得从容。
踏踏实实做事,本本分分拿钱,这是值得推崇的,就算你为了工作而烦恼,也不会“诚惶诚恐”。如果你利用职位得了不义之财,那就比穷人更烦恼。
清朝的大臣和珅,贪得钱财之后,不知道怎么办,把家里的墙壁撬开,把财宝放进去。费尽周折地保全财富,但是最后家都被查抄了。
人啊,位置越高,越要为基层的人考虑。不要因为钱财而违背做人的初衷——问心无愧,烦恼何存?
09
第八,“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处处体谅别人,渡人渡己。
曾国藩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带领湘军。严格的纪律,是湘军崛起的秘诀之一。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规矩,我们时刻要牢记。当你烦恼的时候,也许是怨恨周围的人,觉得高处的人碾压了你,低处的人没有抬举你。
事实上,你不随意干扰别人,反而能够处处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大家的口碑,这是一个“无形的位置”。
想一想,周围都是笑脸,你哪有什么烦恼?这是近朱者赤的道理。

10
做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接受人生的任何状态,你就会越活越顺了。逆境是考验人,顺境是推举人,左右为难是选择的机遇,进退不得是出发点......所有经历的事情,遇到的人,都会教会你什么,这就是人生的真相。
人生也就百年而已,烦恼的时间多了,幸福的时间就少了,真的不划算。
富贵险中求,心静定乾坤。
所有的烦恼,都得自救。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9-2 06:57 , Processed in 0.007313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