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知人间有尘暑:古人的消夏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6-23 17:14:3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不知人间有尘暑:古人的消夏
中华书局聚珍文化
2022年06月21日 11:13:31 来自北京
酷暑之日,热浪滚滚,我们现代人躲进装有空调、电扇的房间,闭门不出。
大家偶尔也会杞人忧天地为古人担心,没有空调的古人是如何消夏避暑的?
夏日炎热,加上避暑条件有限,古人在夏天确实是比较难熬的。
明代何景明的诗中写道:“六月二十火云发,京师毒热胜吴下。清晨衣冠不敢出,对食欲餐汗满把。”(《苦热行简问陶良伯》)
又如清代严我斯写道:“贱子闭门苦呻吟,高枕北窗汗盈把。早起科头眼欲昏,手摇白羽无朝夜。”(《苦热行》)
古人于是发明出了许多消夏的方法,避暑的效果也甚佳,就心理感受来说似乎毫不逊色于现代。
说到古人的避暑方法,大概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

避暑用品及衣物

古人避暑,很讲究穿着。
《岁时广记》所引《乐府杂录》,提到古代有一种冰丝裀,由冰蚕丝织成,有消暑奇效,且价值不菲:“唐老子本长安富家子,生计荡尽,遇老妪持旧裀,以半千获之。有波斯人见之,乃曰:‘此是冰蚕丝所织,暑月置于座,满室清凉。’即酬万金。”
冰蚕是一种非常神秘的东西,在民间以及文学作品中一直以冰凉制冷为人所知,苏轼诗中就有“冰蚕不知寒,火鼠不知暑”(《徐大正闲轩》)的句子。
古人也喜欢使用凉榻和凉席。
陆游诗曰:“堂中无长物,独置湘竹床。”(《薄暑》)“湘竹床”应该就是一种凉榻。铺设凉席是避暑比较通行的做法。
古代还有一种特别的席子,用猪毛做成,叫壬癸席,避暑效果上佳。《河东备录》中说:“取猪毛刷净,命工织以为席,滑而且凉,号曰壬癸席。”
还有一种神奇的帛,叫澄水帛,酷暑之时,蘸水悬挂室内,立刻满屋清凉:“同昌公主一日大会,暑气将甚,公主令取澄水帛,以水蘸之,挂于高轩,满座皆思挟纩。澄水帛长八九尺,似布而细,明薄可鉴,云其中有龙涎,故能消暑。”(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杜阳编》)

卧榻消夏,凉扇在一旁候场

扇子也是避暑利器。
古人流行使用芭蕉扇,或曰葵扇,以广东新会葵扇最为有名,据说自东晋开始流行。《晋书·谢安传》中提到某人罢官归里,携带五万蒲葵扇,谢安开始使用,士庶争相模仿,一时间价格大涨。
清人得硕亭的竹枝词《草珠一串》中谈到人们流行使用芭蕉扇来避暑降温:“三伏炎蒸暑气饶,如山朵朵火云烧。亏他行者偷来扇,个个芭蕉掌上摇。”
所以扇子一直为人们所喜欢,且功能不局限于扇风,白居易写了一首《白羽扇》,诗曰:“素是自然色,圆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手里,藏月入怀中。麈尾斑非疋,蒲葵陋不同。何人称相对,清瘦白须翁。”

日本浮世绘画师所绘迎凉草

有些富豪人家,竟然还用起了机械风扇。宋人刘子翚的《夏日吟》就写道:“君不见长安公侯家,六月不知暑。扇车起长风,冰槛沥寒雨。”“扇车”似乎就是一种机械风扇。
李白连扇子也不愿摇,干脆遁入山林之中避暑。性情狂放不羁的李白,以天地为裤衣,裸体而行,真是少见的洒脱:“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夏日山中》)
明代养生专著《遵生八笺》还记载了一种神奇的迎凉草:“迎凉草碧色,而干似苦竹,叶细如杉。虽若干枯,未尝凋落,盛暑挂之门户,其凉风自至。”

瓜果与饮品

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提到的消暑食物十分丰富,包括新荔枝、军庭李、杨梅、秀莲新藕、蜜筒甜瓜、椒核枇杷、紫菱、碧芡、林檎、金桃、蜜渍昌元梅、木瓜豆儿、水荔枝膏、金橘水团、麻饮芥辣、白醪凉水、冰雪爽口之物等,琳琅满目,毫不逊色于今日。
而其中的“凉水”类目,就包括以下诸多细类:甘豆汤、椰子酒、豆儿水、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茶水、沉香水、荔枝膏水、苦水、金橘团、雪泡缩皮饮(宋刻作“缩脾”)、梅花酒、香薷饮、五苓大顺散、紫苏饮等。
也有洒脱者以喝酒来避暑。
《遵生八笺》中提到葛洪在夏天炎热之时,经常喝醉,“入深水底,八日乃出,以能伏气故耳”,当谓醉后入水以避暑,可谓奇特。
汉末枭雄袁绍在三伏天也喜欢尽日饮酒,“以避一时之暑”。
避暑喝酒的花样也有很多,如唐代魏徵在暑饮时,“取大荷叶,以指甲去叶心,令与大柄通,屈茎轮菌如象鼻,传席间噏之,名碧筒酒”。
这种方法在古代似乎很流行。

冰与消夏

夏日消暑最佳之物非冰块莫属。
冰块既可以直接食用,又能冰镇保存食物,且可以用来降温。
人类掌握造冰的技术要到19世纪中叶以后,所以古人所用的冰都是天然冰。
中国人使用冰的历史起源很早,周代就已经开始设冰窖藏冰了。有学者指出,在19世纪之前,中国人窖冰和用冰的技术都是领先于欧洲的。
人们一般在冬天采冰,放在凌阴(汉代称为冰室,明清称为冰窖)或冰井中,待夏天使用。
官方对于取冰、藏冰、分冰等流程,都有严格的规定。负责此事之人,《周礼·天官》中称为凌人。
官府会修建冰窖,在清代的北京城,大约有十九处冰窖。
《帝京景物略》中提到,从冬季十二月八日开始,“先期凿冰方尺,至日纳冰窖中,鉴深二丈,冰以入,则固之,封如阜。内冰启冰,中涓为政”。
北京城的这些冰窖,最多时藏冰二十余万块,每块大约三十厘米见方,约一百斤重。(邱仲麟《天然冰与明清北京的社会生活》)
酷暑之时,官府会给下属分发冰块降温避暑,这就是古代的“颁冰”和“赐冰”制度。
吴自牧的《梦粱录》说:“六月季夏,正当三伏炎暑之时,内殿朝参之际,命翰林司供给冰雪,赐禁卫殿直观从,以解暑气。”
分配冰块有一定的标准,往往是“官高职重冰则多”(宋梅尧臣《次韵和永叔石枕与笛竹簟》),皇帝也会把冰当作特殊的福利赏赐给某些特别的人,比如白居易,因为诗写得好,深得人们喜爱,就可以在冰块价格很高的夏天,随意取用:“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白少傅诗名动于闾阎,每需冰雪,论筐取之,不复偿价,日日如是。”(五代冯贽《云仙散录》)
官府除了分冰,也会把一些冰投放到市场上,以满足大众需求。
民间也有人以采冰、售冰为业,南宋杨万里的《荔枝歌》曰:“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甘霜甜雪如压蔗,年年窨子南山下。”制冰售冰成了一些人的生计。
街市上常有人卖冰,清代张埙的诗歌《冰》也写道:“官冰犹未送,巷有卖冰人。”所卖冰块,明代称为冰盏,因为卖冰人“手二铜盏叠之,其声磕磕,曰冰盏”(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
皇帝和官员会在室内放置冰块来降温,一般是在厅堂之中陈设木架,上面放置“盆冰”。冰块吸收热量慢慢融化,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室内温度。
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称:“杨氏子弟,每以三伏琢冰为山,置于宴席左右,酒酣各有寒色。”清代的文昭在《盆冰》诗中写道:“六月虚堂前,瓦盆木架承。暗响清如溜,凉气浮如蒸。”看来消暑效果很好,令人颇感惬意。
古人也会用冰来保存食物。

青铜冰鉴,战国时冰酒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古代有类似冰箱的器物来储存、冰镇食物,常见的是冰鉴,明清出现了冰桶和冰盆。李零在《说冰鉴—中国古代的冰箱》一文中,列举了数种出土的冰鉴。
冰鉴是一种缶,可以用来冰镇酒水。古代也有冰盘,可冰镇酒水和瓜果。清代时京城流行用冰镇食物宴客,“宴客之筵,必有四冰果,以冰拌食,凉沁心脾”(清严辰《忆京都词》)。
古人在制作美食时广泛地使用冰镇方法,为了增加口感,会把浇制食物的乳酪、蔗浆进行冰镇处理,这在夏日不啻为一种独特的美味。“金盘乳酪齿流水”(宋曾觌《浣溪沙·樱桃》),“醍醐渍透冰浆寒”(元迺贤《宫词》),真是极好的消夏食物。
古人不但可以吃到冰镇的食物和果蔬,还能吃到冰棒、冰激凌之类的冰制品。有人说,冰激凌原是中国人发明的,马可·波罗带回欧洲,才发明了现代的冰激凌。
古代曾流行吃一种“酥山”,据现代学者研究,类似于“冷冻奶油甜点”,是比较接近于冰激凌的一种点心。(孟晖《酥·酥山·冰淇淋》)唐王泠然的《苏合山赋》就说:“味兼金房之蜜,势尽美人之情。素手淋沥而象起,玄冬涸冱而体成。足同夫露结霜凝,不异乎水积冰生。”
可以想象,在酷暑之日,吃到冰制品,那是何等的痛快:“门前铜盏呼人急,却是冰儿来卖冰。干喉似火逢薪热,一寸入口狂烟灭。”(明徐渭《沈刑部善梅花却付纸三丈索我杂画》)

避暑的场所

就避暑的场所来说,皇帝的避暑地最佳。
西汉未央宫有清凉殿,“中夏含霜”(魏曹植《七启》),无上清凉;十六国时期有“温宫”和“凉殿”,以备冬夏,“阴阳迭更于外,而内无寒暑之别”(《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唐明皇也有“凉殿”,“座内含冻”(宋王谠《唐语林》卷四)等。

水殿纳凉

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提到一个皇帝避暑的地方叫翠寒堂,有一次一位大臣进入其中,竟至于“三伏中,体粟战慄,不可久立”,皇上问后方知是室内清凉阴冷所致,赶紧让人送绫纱披上。
这个翠寒堂确实非同一般:
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池中红白菡萏万柄,盖园丁以瓦盎别种,分列水底,时易新者,庶几美观。又置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阇婆、薝葡等南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御笐两旁,各设金盆数十架,积雪如山。纱橱后先皆悬挂伽兰木、真腊龙涎等香珠百斛。蔗浆金碗,珍果玉壶。

莲塘纳凉

进入其中,让人有“不知人间有尘暑”之感。
一般人没有那么大的架势,但也有其他的办法。
长安人在夏天,以锦结为凉棚,里面放置坐具,作“避暑会”。
李少师喜欢在暑天设置“临水宴”,临水饮酒,清凉惬意,无日不尽欢。(明高濂《遵生八笺》)
乘船入湖,是江南大户人家的避暑方式之一。
在南宋临安城,六月六日是民间信仰中的崔府君诞辰,此日被当地人当作以避暑为主题的节日。“是日都人士女,骈集炷香,已而登舟泛湖,为避暑之游。”
众人乘船进入湖中荫浓清凉之地,至晚上才返回:“盖入夏则游船不复入里湖,多占蒲深柳密宽凉之地,披襟钓水,月上始还。或好事者则敞大舫、设蕲簟,高枕取凉,栉发快浴,惟取适意。或留宿湖心,竟夕而归。”(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
吴自牧的《梦粱录》也提到,在六月六日这天,如同民间的狂欢节:“是日,湖中画舫俱舣堤边,纳凉避暑,恣眠柳影,饱挹荷香,散发披襟,浮瓜沉李,或酌酒以狂歌,或围棋而垂钓,游情寓意,不一而足。”
但也有人认为夏日不宜外出。《汉官旧仪》称:“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不干它事。”难道鬼不怕热?

消暑之禁忌

陶渊明在夏天,“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
这虽说是一种非常凉爽的避暑方法,但在养生家的眼中,头迎着风,会对身体有伤害,所以古人发明了枕屏,用来遮挡头部方向吹来的风,以免受到风侵。
欧阳修诗中有关于枕屏的名句:“有时醉倒枕溪石,青山白云为枕屏。”(《赠沈遵》)欧阳修大概是很喜欢枕屏的,还专门写过一首诗,叫《书素屏》:

我行三千里,何物与我亲。

念此尺素屏,曾不离我身。

旷野多黄沙,当午白日昏。

风力若牛弩,飞砂还射人。

暮投山椒馆,休此车马勤。

开屏置床头,辗转夜向晨。

卧听穹庐外,北风驱雪云。

勿愁明日雪,且拥狐貂温。

君命固有严,羇旅诚苦辛。

但苟一夕安,其余非所云。

出行三千里,不离身的宝物竟然就是一个枕屏,可见这东西的好处。
诗中详细列举了枕屏的功用,尤其是在晚上睡觉时“开屏置床头”,来抵御飞砂、北风。
上述冰凉之物虽能解一时之热,但在中国人的养生之道中,却反复提醒饮食凉物有损于身体健康,因为凉食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承暑冒热,腹内火烧,遍身汗流,心中焦渴。忽遇冰雪冷浆,尽力而饮,承凉而睡,久而停滞,秋来不疟则痢。”(《寿亲养老新书》卷一)体现了独特的养生哲学。
李时珍也提醒不能多食冰:“夏冰,味甘,大寒,无毒。去热除烦。暑月食之,与气候相反。入腹,冷热相激,非所宜也。止可隐映饮食,取其气之冷耳。若恣食之,暂得爽快,久当成疾。”(李时珍补订《食物本草》卷一)
总之,古人的避暑,既讲究方法,也讲究养生;既有丰富的装备用具,也有惬意的场所。就古人的记载来看,彼时避暑的效果,丝毫不比现在差。
古人也常会把避暑上升到哲思的境界,万般避暑手段,都不及心态端正平和重要。所谓“心静自然凉”,身体的燥热多半肇因于心态的浮躁。
“何如野客歌沧浪,万事不理心清凉。流金砾石未为苦,势利如火焚中肠。”(宋刘子翚《夏日吟》)古人这方面的修养,确实是浮躁的现代人所远不及的。
(本文摘自王宏超著《古人的生活世界》彩图修订版)

古代也有反季蔬果和温室种植?古人怎么看待自己的肚子和身材?身上痒了怎么挠?近视了怎么办?古人怎么养宠物?如何度过酷暑?如何午睡?……
本书涉及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举凡衣、食、住、行、玩、用,作者均作了全方位的扫描和呈现。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对其中细节和引发现代人普遍兴趣话题的挖掘,使得历史变得活色生香起来。

作者介绍

王宏超,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与艺术理论、中国美学史。近年来颇关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和古人生活美学,并在各类刊物发表相关文字多篇。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2 23:42 , Processed in 0.00875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