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苏东坡遇见辛弃疾:才明白世间万事,不过如此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6 03:04: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当苏东坡遇见辛弃疾:才明白世间万事,不过如此                                             2022-07-05 22:37                                       
当苏东坡遇见辛弃疾:才明白世间万事,不过如此

真正的自律,不仅仅是往外,还有向内。
主播:高雅

有人说,不读懂苏东坡和辛弃疾,不足以谈人生。
苏东坡,是大宋最有趣的灵魂,同时也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辛弃疾,被誉为慷慨悲壮的“词中圣手”。
面对坎坷
苏东坡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辛弃疾说:
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一剪梅·中秋无月》
苏轼一生,最大的转折源于“乌台诗案”。
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一袭华衣,花团锦簇。
那么,后半生就是一纸草书,写满了悲欢离合。
这首词作于他被贬至黄州的第三年。
此时,他的人生已经历了无数次大起大落,但在种种磨砺下,他的心境却愈发强大,足以直面狂风暴雨。
而辛弃疾同样如此。他对南宋朝廷爱得热烈,然而却被一调再调,一贬再贬。
可辛弃疾却不因此怨恨,亦不更改自己的初衷。
生活在哪里把他打趴下,他就在哪里站起来。
所以,别退缩,别害怕,勇敢地迎上去,可哪些打不垮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
面对过往
苏东坡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说: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苏东坡和辛弃疾,都是在政治仕途上郁郁不得志的人。
但不同的是,他们一个敢于拾起,一个勇于放下。
苏轼来到赤壁矶的时候,他已经47岁,谪居黄州两年有余。
面对滔滔江水,惊涛拍岸,他一时间胸怀大开,心中的愁苦也渐渐释怀,终于不再将自己困在过往的悲惨遭遇当中。
对于苏轼来说,这是一次真正的放下。
辛弃疾矢志抗金,一生未休。
即使不被朝廷重用,但不论是梦里梦外、酒醉清醒,他都想重回战场,以恢复山河为志。
面对当下
苏东坡说: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望江南·超然台作》
辛弃疾说: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正式开始。
由于与王安石持不同政见,苏轼心灰意冷,自请外任。
在密州,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将其命名为“超然台”。
以此宽慰自己,珍惜着每一个当下,享受生活给予的微光。
就连一向执着的辛弃疾,在与朋友相聚时,也感慨道:
既然无法改变现状,那我不如寄情山水,余生与飞鸟相伴。
面对低谷
苏东坡说: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辛弃疾说:
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
—— 《贺新郎》
苏东坡和辛弃疾,骨子里都是侠士。
在风雨飘摇的逆境中,驰骋纵横,我行我素;
在泥泞坎坷的仕途中,满腔豪情,笑傲人生。
生活是一片海,涌上来的是希望,退下去的是悲伤。
过去的艰辛都没将你打败,还怕什么来日的山高水长。
- END -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00:49 , Processed in 0.00841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