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宋书房石头记,是说苏轼书房桌上的那块石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6 03:13: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宋书房石头记,是说苏轼书房桌上的那块石头

2022-06-17 11:09                                       

     中国古人先贤文人,都爱营建书房,为自己造一处精神生活的安乐居所。书房大者如院,亭台错落、天水相接;小者如室,窗明几净,红梅映轩。书房雅称琳琅满目:天地方圆、堂馆轩斋、楼阁庐壶、舟溪月镜,风雅幽曲,各领风骚。

成都杜甫草堂,浣花溪草堂遗址

文以载道,号以驰名。杜甫的浣花草堂,是俗世中的清净;苏轼的雪浪斋,是奔波中的趣致;梁启超的饮冰室,是报国的热血;齐白石的寄萍堂,是乡土的情怀。用词简练,意味隽永,而寥寥数字,其中大有文章,道出了书房主人的人生情怀和生活态度。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今天,我们虽然安居广厦,不能日日与自然天人合一,但自有追慕古人的生活情怀,经济和科技时代,创立一番书房理想生活,何乐而不为?你的厅堂之上、书案之前,有没有称心如意的书房名字、几案陈设,墙壁挂饰呢?载道文化精选古今名人堂号,诠释其中趣味,让您与各位一起对话古人,也重新为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寻找当下活着的意义。
东坡珍藏,乾隆题咏“雪浪石”为何流传千年?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每次在寒风中漫步,就会想起苏轼的诗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

雪浪斋碑文遗址探索(一)

雪浪斋碑文遗址探索(二)

雪浪斋碑文遗址探索(三)

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源于他在黄州的居所。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倾盆大雨之中,孑然一身,曳杖徐行。谋生不易,他在黄州谋得一片耕地,称作“东坡”。三年后,又建起一座“雪堂”。《雪堂记》里面,他写道:“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一代文豪,居室不过废圃上圈起的小房子而已。这一年,是元丰五年壬戌——“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因苏东坡的吟咏,这一年的秋天成为文人们最向往的一个秋天。

明文征明赤壁赋

苏东坡是爱雪的。他陪伴友人,开口便是“门外东风雪洒裾”;他看着江边翻涌的浪潮,说这是“卷起千堆雪”;乃至于回首人生时,觉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朴素的雪堂之中,“绘雪於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他在墙壁上满满地画着雪。
要是放在今天,这一定是了不起的艺术品,甚至是行为艺术了。

宋元书画家赵孟頫绘苏东坡像

【东坡作铭岂多言,四月辛酉绍圣元】

东坡希望人生如雪,却出入滚滚波涛。元丰八年(1085年),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被两度诏回朝廷,但又两度被贬。元佑八年(1093年)九月,苏轼出任定州知州。定州在今天河北,素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是春秋战国时中山国的属地。而苏东坡对定州最大的贡献,却是找来了一块——雪浪石。

雪浪斋拍卖图印 图一

雪浪斋拍卖图印 图二

苏东坡从“中山后圃”挖来一块石头,石头黑色,上面有白色的脉络,犹如“石间奔流,尽水之变”。为了放置雪浪石,他又从曲阳采来白石,雕刻成大盆。盆口巨大,围二丈一尺四寸,他欣然写诗作铭:
尽水之变蜀两孙,与不传者归九原。
奇哉驳石雪浪翻,石中乃有此理存。
玉井芙蓉丈八盆,伏流飞空漱其根。
东坡作铭岂多言,四月辛酉绍圣元。

《金石萃编》中记载的《雪浪石盆铭(并引)》

国家图书馆藏的雪浪石盆铭拓片

苏轼对雪浪石心爱有加,以至于时常用水浇灌,观察上面灵动的纹理。而因为将此石收入园中,他更将自己的书室命名为“雪浪斋”。(《醉翁亭记》雪浪斋图片)

河北定州雪后雪浪亭

【画师争摹雪浪石,天工不见雷斧痕】
雪似浪,浪似雪。动静之间,恰似人生变幻。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雪浪石沉寂五百年后,被定州知州唐祥兴发现。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州牧韩逢庥将盆石移至皇家园林众春园内。
酷爱金石碑刻的乾隆皇帝赏玩苏轼遗石,对其钟爱有加,曾经多次写下诗篇。
何人好事惜废堕,覆之以亭承以盆。
却忆晴窗哦日课,雪浪早已入思存。
因为园林荒废,乾隆尚未得见雪浪石,便已经心驰神往,早入“思存”。他又命内阁学士张若霭绘制雪浪石图稿,带回京城。善于借物抒情的乾隆皇帝与群臣吟诗畅咏,前后多次造访,留下三十首诗作,竟自成一本诗集。其中一首是:
雪自天上降,浪从海面生。何时相荟萃,却与石为名。
雪浪本非石,石以斋名称。如今斋不见,此石犹峥嵘。
谁言承有盆,漫说覆有亭。须知雪浪斋,亦以木石成。
尤物贵特立,此理不须惊。欲唤眉山老,新诗还共赓。
又是数百年过去,雪浪斋和众春园早已不见,仅剩下石盆承载、木亭覆盖。不知道今天的雪浪石,能否觅到知音?

清代画家张若霭《雪浪石图》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千古美文《醉翁亭记》寄托了中国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天人合一的山水情怀。1045年,欧阳修遭谗离职,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府。欧阳修在此期间创作了与山水同乐、与民同乐的《醉翁亭记》。今天滁州醉翁亭遗址的匾额就是苏轼书法。

安徽滁州醉翁亭记“苏轼书法”

欧阳修与苏轼是北宋文坛耀眼的双子星,又是师生关系,苏轼尽情所书《醉翁亭记》,刻于石上,《宋拓原石醉翁亭記残字》,仅存24字,现在收藏于中国上海图书馆,原书印有“雪浪斋”室名。不管人生怎么寒冷,谁怕?我们照样归去,因为,料峭山头,除了落阳,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书房《宋拓醉翁亭记残字》 (一)

我们不知道东坡和心爱的雪浪奇石相伴了多久。只知道,就在安顿好雪浪石不久,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年近六旬的苏轼被贬至岭南。终其一生,再未与雪浪石谋面。

宋书房《宋拓醉翁亭记残字》 (二)

宋书房《宋拓醉翁亭记残字》 (三)

而东坡书案上那枚鉴证他书画作品,保存着他思想温度的雪浪斋印章,2015年“出现”在拍卖场上,被称为《雪浪斋玉印》(长8.1cm,宽3.1cm,高3.1cm)。拍价自是身价不凡,一组三件拍品估价600-800万元。不过,言论曰此玉印似乎与宋代形制不相吻合,而且也没有确凿旁证认定此就是苏东坡的斋名印,结果流拍。

宋书房《宋拓醉翁亭记残字》 (四)

宋书房《宋拓醉翁亭记残字》 (五)

其实,雪浪斋印章是否留存并不重要,当我们触摸着苏轼的书墨印红的时候,耳边响起了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的禅声,雪浪斋已在眼前。
宋书房 《宋拓醉翁亭记》雪浪斋石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6 01:58 , Processed in 0.00852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