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戴笠孙子身份曝光被捕,判决死刑前仅说一句话,当即无罪释放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11 19:42: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志和 于 2022-7-11 19:44 编辑

戴笠孙子身份曝光被捕,判决死刑前仅说一句话,当即无罪释放                                                         2022-07-10 10:55                                       

            他被誉作“蒋介石的佩剑”,“中国最神秘的人物”、“特工中的王者”。
就连周总理都说,此人死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可以提前10年成功。
这个人就是中国最神秘的人物,特工王戴笠。
抗战期间戴笠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更多的是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他的儿子更是个坚定的反革命分子。

也正因如此建国后,戴笠的孙子被找了出来,接受审判,原本是该被判死刑的,可是执行前却说了一句话,改判无罪。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戴笠之孙戴以宏究竟说了什么?
戴以宏的自白
1951年1月30日,戴笠的儿子戴藏宜被执行死刑。
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为了聚拢人心,也为了表达对戴笠的悼念。
他特意安排情报局少校特工王时叙返回大陆,让他把戴藏宜的妻子儿女接到台湾去。
通过原国民党在上海地区的留用人员,王时叙顺利接触到了戴藏宜的妻子和儿子。

只不过由于当时的留用人员有私心,顶替了戴藏宜儿子戴以宏的名额。
所以当时顺利前往台湾的只有戴藏宜的妻子,以及大儿子戴以宽,小儿子戴以昶。
戴以宏则是被留在了大陆,由潜伏在上海的国民党特务照顾。
那一年,戴以宏仅有6岁,三年之后负责照顾他的国民党特务被逮捕了。
9岁的戴以宏便是被送进了宋庆龄资助开办的孤儿院,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平静的生活。
长大之后戴以宏离开了孤儿院,进入了一家工厂,由于知道爷爷和父亲曾经做过许多坏事,所以他一直非常低调。
时间长了倒是和工友们相处得很好,大家都觉得戴以宏是个生性淳朴、善良乐观的人。

然而,没过多久就爆出了一条惊天消息,在工厂里做活的戴以宏竟然是昔日特工之王戴笠的孙子,
这消息一爆出,直接在当时掀起了滔天巨浪。
因为戴以宏有可能是潜伏的国民党特务,所以他被关押了起来,接受法律的审判,一度面临着被判处死刑的危险。
可就在判决前,戴以宏在法庭上申请的一句话却完成了自我救赎,
“我9岁就进孤儿院,是政府把我抚养成人的。我连戴笠面长面短都不知道!”
这句话看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却饱含着充沛的感情。
当时负责审判戴以宏的法官们,经过细致考量后,最终宣判当庭无罪释放。

毕竟无论戴以宏的爷爷和父亲犯下过怎样的罪行,都不应当由他来承担,而且当时的确没有证据能够表明戴以宏是国民党特务。
被释放之后,戴以宏带着复杂的感情回到了工厂。
他原以为因为爷爷和父亲的缘故,他或许会受到厌恶或排挤。
可实际上工友们在看到他平安回来后,都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这也让他大为感动,后来他一生都留在了大陆,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自己的那一份努力。
与爷爷、父亲相比,戴以宏是平凡的,却也是不凡的。
平凡,是因为没有他们那坎坷、传奇的人生,不平凡,则是他做出了正确的抉择,没有与爷爷、父亲一样误入歧途。

那么他的爷爷与父亲又分别是怎样的人呢?
戴笠的传奇人生
1897年戴笠出生于浙江省江山县保安乡。
虽然父亲早逝,但是由于母亲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所以戴笠从小就接受了不错的教育。
成年后的戴笠不甘平凡,先是加入了乡间武装民团,随后又投奔了浙江军阀,不过都没能混出头来。
于是当了几年兵后,又跑到了上海滩去打拼。
初到上海,戴笠便给自己选好了工作的地方,那便是上海交易所。

当时的上海交易所负责给孙中山先生筹集革命经费,往来的都是一些衣着光鲜的商人。
戴笠一有空就给他们端茶递水,虽然没能捞到什么明面上的好处,但是戴笠却结识了自己的第1个贵人——“戴季陶”。
因为同样姓戴,而且戴笠谈吐不凡,颇有些见识,所以戴季陶对他极为欣赏。
在戴笠改口叫他叔叔后更是对他都有提拔之意,蒋介石见此也就高看了戴笠一眼,偶尔也会让戴笠去做一些跑腿的工作。
这原本是一个发家的机会,只可惜后来上海交易所关闭了,蒋介石等人去了广州,戴笠错失良机。
不过在之前的接触中,戴笠已经找到了接下来的道路,那就是跟紧蒋介石。

1926年,他决定报考黄埔军校,在戴季陶的帮助下,成功得以见到蒋介石,混到了黄埔军校第六期入伍生的名额。
由于他对蒋介石极为热络,所以蒋介石也收他做了个勤务兵。
得到机会后的戴笠非常珍惜,一有空就四处收集情报,然后整理好放到蒋介石的桌子上。
刚开始的时候,蒋介石还不以为意,直接就将纸条揉成一团丢到纸篓里。
但戴笠看到这种情况也不灰心,把纸篓里的纸条摸出来揉平了再放到桌上。
这样一来一回蒋介石也就对戴笠来了兴趣,展开戴笠写的纸条一看,忽然发现这个人是真的“有点东西”。

于是就慢慢开始对他多有倚重。
自1928年开始,戴笠正式为蒋介石进行情报活动,从复兴社到特务处,再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军统”。
可以说处处都是戴笠的影子,他凭借一己之力混成了人们熟知的“戴老板”。
并在抗战期间搜集情报有功,为抗击日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可与此同时他也秉承着蒋介石的独裁意志,极度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因此有关这个人的评价在历史上是比较复杂的。
原本不出意外的话,戴笠应当是跟随蒋介石一起败退台湾的。

但是1946年3月17日,戴笠在乘坐飞机,从青岛飞往南京的过程中,遇到了空难,最终亡命于南京西郊的岱山。
关于戴笠之死的真相,可以说众说纷纭。
有人说是因为他计划刺杀宋庆龄,所以宋美龄一怒之下,派人提前杀死了他。
也有人说是军统内部争斗,是北平站站长马汉三,指使心腹在戴笠专机上安放了炸弹。
甚至还有人说是戴笠在飞机上打死飞行员,最终造成空难的。
至于真相究竟如何,如今我们已经不得知晓了,不过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戴笠也算是富有传奇色彩。

虎父犬子,百过无功
如果说针对戴笠的评价是复杂的,功过皆有之,那么关于戴笠儿子戴藏宜的评价就不一样了。
可以说是“有百过而无一功”,他继承了戴笠的所有缺点,却没能继承戴笠的才能。
1915年,戴藏宜出生,由于是从小跟着祖母长大,而祖母对他极为溺爱,所以养成了他玩世不恭、吊儿郎当的性子。
祖母管不了他,只能通知戴笠,将他转到了上海的一所学校。
然而到了上海的戴藏宜,只顾着玩乐,更顾不上学习了,忙于工作的戴笠也没时间管他,最终索性又给他丢回了老家。

由于当时的戴笠已经颇有权势了,所以戴藏宜回到老家后也是狐假虎威、坏事做尽。
他仗着强权干上了代理校长、乡长的职务,迫害乡里乡亲,风评可以说是差到了极点。
偏偏父亲戴笠还对他抱有希望,让他担任了江山县国民自卫队主任一职,这下戴藏宜在错误的道路上可以说是越走越远。
针对不成器的儿子,戴笠是百般恼火,但是他也没有资格去指责戴藏宜。
因为他不仅没有给予儿子足够的关爱与教导,甚至还主动带儿子走邪路、做负面示范。
戴笠年轻的时候,也曾在村子里横行。

有一次他看到山上有一个挖野菜的少女身材曼妙,便想上前做调戏不轨之事。
没想到旁边突然冲出来一位大汉,把他暴揍了一顿,而这名大汉叫做华春荣。
华春荣生性耿直,虽然把戴笠揍了一顿,但是并没把这事儿记挂在心上,在戴笠上门认错后,也就原谅了他。
可他哪里知道戴笠之所以认错,是因为两家勉强攀得上亲戚,而戴笠看到华春荣家的家境殷实,便想套近乎,然后搞点钱花。
没过多久,戴笠就找到了机会。
有一次他趁画春荣不在,从他那偷到了一封盖有纸行印章的信函,然后他直接将上面有字的那部分裁掉。

在下面没字的那部分上面写了“支取100大洋”,就这样戴笠假模假样地去钱庄支取了一笔钱出来,直到年底才被发现。
这个时候,戴笠早就把钱花了个干净,根本无力偿还。
华春荣性格仁厚,最终只是让他写下了一封《悔过书》,然后这事也就算了。
前往上海过后,戴笠心中始终惦记着那份《悔过书》,觉得这是不光彩的往事,不愿意被曝光出来。
而这种心理在他职位越来越高后,就体现的愈发明显了,直到后来他偶然间打听到了华春荣加入到了共产党。

于是他恶从胆边生,直接让自己的儿子戴藏宜带人去杀了华春荣,这样就再也不会有人知道自己过去有过这样不光彩的事情了。
1941年6月19日晚,共产党地下区委书记华春荣在家中被杀害。
可以说戴藏宜是一脉相承了他父亲的歹毒心思。
妄图脱罪,罪有应得
后来戴笠出事后,戴藏宜带着家中财产搬家,想要逃到台湾去,没想到在路上却被国民党官员给拦了下来。
箱子里藏的黄金和美钞全都被抢走了,而他自己也差点被灭口,好在共产党及时赶到,他才保下一命。

当然,以戴藏宜的身份和他过去所做下的事情,是必然要接受审判的。
于是当时人们就把他送到了浦城,准备后面再处理他的个人问题,可谁也没想到戴藏宜竟然翻窗,逃回了江山。
原本他是想着隐姓埋名过日子的,可是眼看着解放军解放进程越来越快,戴藏宜慌了。
于是他主动前往当地政府寻求宽恕,在得知以往的手段行不通,他的问题要依法处理后,他再次逃跑了。
只不过这一次,他的逃跑引起了高度重视。
上级政府要求江山县限期内抓住戴藏宜,而戴藏宜虽然表面藏得很好,但是根本收不住自己身上的纨绔风气。

被人举报后,县公安局很快就部署抓获了戴藏宜。
为了防止他再次逃走,还将其连夜送到了杭州小车桥省第一医院。
戴藏宜原本还没当回事儿,根本不愿意交代自己过去的罪行。
可他没想到的是,政府对他的事情非常重视,很快就派人调查清楚了他的相关罪行。
以至于他最终不得不认罪,被判处死刑,1951年1月30日,他被公开处刑。
也正是戴藏宜被处刑的消息传了出去,这才引起了蒋介石的重视。

最终蒋介石派人来接戴藏宜的妻子和儿女前往台湾。
可能有人会感到疑惑,不是说蒋介石薄情寡义吗?为什么他会对戴笠的妻子儿女如此情深意重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戴笠不管怎么说,当初也是蒋介石的心腹。
甘为鹰犬被蒋介石驱使了数十年,而且戴笠也代表着蒋介石的“面子”。
戴笠死了,他的儿子也死了,倘若蒋介石这时候再不站出来表态,站出来惺惺作态一番。
那么当初跟随蒋介石一起前往台湾的那些人会怎么想呢?蒋介石又该如何实现他的狼子野心呢?
当然,从本质上来说,蒋介石还是一个唯利是图、推崇利己主义的人。
不过他要是真的重视戴笠的后人,早在1949年撤离的时候,就把戴笠的子孙带走了,哪里要到1951年再来装腔作势。
令人惋惜的是戴笠走错了道路,戴藏宜也许入了歧途,好在戴笠的孙子戴以宏摆脱了“父辈的教诲”,走到了正确的道路上,也算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6-16 18:41 , Processed in 0.00870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