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4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53年,军区副司令回家探亲,住了一晚上,为何被乡亲们骂了30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06:57: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53年,军区副司令回家探亲,住了一晚上,为何被乡亲们骂了30年                                                         2022-08-05 09:40                                       

           1953年盛夏,我军著名将领皮定均得到了一个难得的假期,他趁着这个假期回到了位于安徽金寨的老家,想看看家中的亲人,和父老乡亲们见上一面。
皮定均1929年就加入了革命的队伍,从那一年离开了家乡,之后的这些年里,皮定均就一直跟随大部队南征北战、四处闯荡,就连朝鲜战场都有他的身影。
原本皮定均计划在家中多待上几天,好好和乡亲们叙叙旧,可是皮定均在回到村里以后,竟然住了一晚就决定走人了。

皮定均

金寨当地的人们刚开始都很高兴,这样一位将军能回家探亲,是家乡的荣光,结果皮定均这一走了之、不辞而别,让家乡人民气愤不已,从此一直骂他,直到30年以后,这个误会才被解开。
那么皮定均为何在家里住了一个晚上就匆匆离开呢?金寨的老百姓为何会骂皮定均呢?后来这个误会又是如何解开的呢?
坚定跟随红军 皮定均生于1914年的安徽省金寨戴家岭,他刚刚出生就伴随着苦难。皮定均的父亲是个佃农,八岁就去给地主家干活,在皮定均年仅半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

皮定均

父亲走后,本该照顾皮定均的母亲选择了改嫁,离开了这个穷苦的家。从此是眼睛失明的爷爷抚养皮定均长大成人,爷孙俩沿街乞讨,很多人觉得他们很可怜,施舍他们一些饭菜。
等皮定均长大以后,他明白要帮爷爷分担家里的负担,所以会去田地里,拾取豆子、粮食,他还注意观察鸟窝,趁着鸟儿不在家,就爬树把鸟儿调走的粮食给拿出来。
由于没有吃过什么好的饭菜,所以皮定均的身体从小羸弱,长得瘦瘦小小,还经常生病。然而在那个饥荒的年代里,能填饱肚子就是人们最大的奢望。

皮定均

1928年,皮定均在一个机缘巧合下认识了红军部队,当时红军歼灭了一支国民党的部队,正在打扫战场。可由于是农忙时节,所以当地群众都不愿意过来帮忙,纷纷在自家田地里干活。
百姓们不愿意,红军自然不会强求,就在战士们打扫战场的时候,皮定均来到了这里,他对红军战士们保证,自己3天就能把战场打扫干净,让同志们放心。
红军部队此时还有其他的任务,打扫战场太浪费时间了,皮定均提出要帮忙自然是一件好事,所以战士们选择相信皮定均,让他来打扫战场。

皮定均

皮定均不负众望,他叫来14个小伙伴,用3天的时间就清扫干净了战斗现场,获得了红军的表彰,他也由此加入了中国共青团。
在知道红军是为农民谋幸福的部队以后,皮定均没有多想,毅然带领伙伴们,一起参加红军,从此开启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1929年12月底,鄂豫皖红军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而皮定均在战斗中所表现的果敢无畏还有组织能力被上级看中,从此他开始在我军军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一名成熟的红军战士。

皮定均

由于他在部队中的出色表现,组织决定让他由团入党,1930年,皮定均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此后的战斗中他依旧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跟随红军打了很多胜仗,当连长时,还缴获了敌军两个连的装备,收到了上级表彰。
皮定均此前没有读过书,所以到了部队以后,他每天都在看书写字,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光是一本《三国演义》,皮定均就看了好多遍,长征的时候都带在身边,甚至有些经典片段能做到倒背如流。

张国焘

1935年,在皮定均随队长征的过程中,张国焘不听从党中央指挥,欲图分裂红军,此时的皮定均作为一名后起新星,自然得到了张国焘的拉拢。
在这种关键时刻,刘伯承站了出来,他找到了皮定均,二人谈了许多,皮定均对刘伯承的印象非常好,他从心眼里佩服刘伯承,所以没有听从张国焘的话,坚持了正确的路线。
不久以后,皮定均就随队来到了川陕根据地,并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前往太行山上,和日寇展开了斗争。

皮定均

爱民更爱军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皮定均担任129师特务团团长,他配合大部队多次立下战功,比如在1941年,皮定均在刘伯承、邓小平的指挥下,对邯长大道的日伪军展开了70多次进攻,在皮定均的攻击下,日伪军被打得节节败退,最终全线退出了邯长大道。
凭借这一战的战功,皮定均被升任为太行军区第五军区司令员,此时,一个危机情况降临了。
1942年6月9日,日军出动大部队向129师驻地发起猛攻,皮定均所在的指挥部一下子暴露在了敌人的眼皮子底下。

皮定均

很不巧的是,当天的大部队都被皮定均调了出去,他的身边只有很少的兵力。皮定均不慌不忙,一边让战士们去报信,给参谋长李达发去信息,要求他带大部队来接应。
另一边,皮定均带领身边的警卫班和日寇在山中进行周旋,日本人在山里被皮定均耍得团团转,一天都没摸到皮定均一下。
反而皮定均淡定地写了很多骂日本人的话语,在撤离之前放进了附近村庄的一个指挥所内。

当日本人来到这个指挥所以后,这里早已是人去楼空,他们不光没抓到人,反而还被皮定均骂了一顿,这让日本人极为生气!可此时,皮定均已经离开了这里,和参谋长李达汇合到了一起。
这件事以后,不少人就佩服皮定均,他所展现出的淡定以及聪明才智,让大家无比的敬佩。
皮定均治理下属也很严格,他很爱自己的战士,但更爱底层的老百姓。
有一次,有个老百姓卖油条,恰好长期跟随皮定均的两个指导员看到了他。

皮定均

二人坐在摊上吃了百姓的油条,结果没付钱就走了,这让老百姓感到很生气,他于是一路找到了八路军部队,询问哪个领导能够替他做主。
皮定均知道以后,立刻出面为老百姓撑腰,他让老百姓在队伍里仔细辨认,最终发现吃“霸王餐”的正是自己身边的两个指导员。
皮定均极其生气,当众处罚了两个人,二人辩解自己是由于没带钱,所以才没有付款,很多其他的战士也向皮定均求情,毕竟二人是两位老战士,犯了一次错误可以理解。

皮定均

但皮定均绝不留情,他帮二人付上了钱,还处罚了两个人,并对大家说道:“这件事如果不严肃处理,我们就会失去民心!”
随后他讲道:“我们八路军的胜利,主要靠两座大山。一是太行山,他是我们能够胜利的根据地!二是人民群众,他是我们胜利的基础!我们的一切都来自于老百姓,绝不能失了民心!”
皮定均的一番话说得非常透彻,从那以后,部队再也没发生过这种事,皮定均治军从严、治军有方的故事,也被流传开来。

皮定均

此外,皮定均还喜欢在没有战事的时候,带领战士们在太行山上开垦田地,和乡里乡亲一起耕作。
1943年3月,赶上了太行山旱灾,百姓们颗粒无收,真是愁死人了!
皮定均知道以后,每天天蒙蒙亮就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开垦荒地,每次都是一身大汗地回来,他说:“帮助穷苦百姓种粮,是我们每个军人的责任!”
可以说他无时无刻不在贯彻着军民一家亲的理念,与群众打成一片,在皮定均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皮定均

在他的号召下,战士们都拿起来锄头,来到了山上种田,大片的荒地被开垦,种上了粮食,在当年的秋天,战士们开垦的荒地都长出了果实,丰收的那一刻别提有多么令人喜悦了!
从这些小故事中我们都不难看出,皮定均是一位爱民如子、不忘初心的人,他知道自己来自于农民,所以也回报着农民。
可是这样一位司令员,却在建国以后被人说“忘本”,还遭到了家乡人几十年的痛骂,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皮定均和老乡

建国后回到家乡 此后的这些年内,皮定均先后参加了中原大突围、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渡江战役等,取得了赫赫的战功。
其中在中原大突围期间,皮定均曾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但当时部队急于行军,所以仅仅是路过而已。
真正回到老家,已经是抗美援朝之后、1953年所发生的事了。

皮定均一家

1953年,从朝鲜战场凯旋回国的皮定均,被国家任命为福建军区副司令员一职,并给了他一个小长假,让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休息一下。
皮定均多年没有回到家乡,此时的他思乡心切,所以就带着自己的妻儿,回到了安徽老家,看一看家乡的变化,和乡里乡亲们叙叙旧。
皮定均的初心无疑是好的,然而到了以后,他却赶紧回到了部队,连夜离开了家乡。
原来,在听说皮定均功成归来,要回到家乡以后,村里人别提有多么高兴了,大家纷纷来到了皮定均的家里,和皮定均嘘寒问暖,唠起来家常。

皮定均和妻子

当天来探访皮定均的村民,从一大早就在家门口排起了长龙,把整个家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皮定均和妻子张烽从早到晚就在忙一件事,那就是和来访的乡亲们说话。
乡亲们除了关心皮定均如今的生活以外,还打听起家乡的其他人,询问皮定均知不知道他们的去向,皮定均又不是神通广大,哪能知道家乡那么多人的名字呢?
当天夜里,皮定均翻来覆去,他的内心无比的烦躁,就是睡不着觉,第二天还没天亮,皮定均就喊起来自己的妻子,连夜抹黑离开了老家,原本要住好多天的皮定均就这样无人知晓的离开了家乡。

皮定均

第二天太阳升起以后,人们再次来到了皮定均的家门前,来和皮定均聊天,结果一推开门,发现皮定均早就连夜离开了,这让村民们感到极为意外!
这时,一种不和谐的声音也传了出来:一定是皮定均这小子当了大官,现在飘了,不想和咱们农民百姓说话!皮定均肯定是忘本了,觉得家乡那么穷丢他的人!
好多村民就站在他家门前议论纷纷,所有人都不明白皮定均为何要不辞而别,其实皮定均的做法,也引起了一个人的不解,这个人就是他的妻子张烽。

皮定均

张烽觉得那么多年没回老家,怎么屁股还没做热乎,皮定均就铁了心要离开呢?头一天看他不好好的嘛?
面对妻子的询问,皮定均才难过的说道:“其实我是很高兴的,回到家乡,听大家讲我的童年趣事,引起了我对过去还有故土的怀念!”
“但是,每当乡亲们问我他们孩子的消息时,我就觉得无比的亏欠!当年家乡那么多人参加了革命的队伍,如今回到家乡的却不足十分之一!和我一起参加红军的14个老乡都已经牺牲了,每次他们问道这些战友,我就觉得很自责,却无能为力!”

皮定均和毛主席

说到这里时,皮定均的眼睛都被泪水给湿润了,他想起了过去的老朋友,内心就无比的难受!
在革命的道路上,有无数的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常言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皮定均如今成为了将军,但和他一样,当年离开家乡来参军报国的人,已经所剩无几!
他内心有强烈的亏欠之情,其实他多么想让那些烈士们能和他一样,看到今日的中国,过上幸福的和平时光,但他们却为了和平,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这怎能不让人悲伤呢?

左一皮定均、左二刘亚楼

皮定均随后还说道:“你昨天也看到了,那些乡亲们说是来看我,其实却一直在追问自己亲人的下落,每次问到这个问题,我都无法回答出来,我不忍心说出口,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交代这件事!与其这样,还不如离开家乡,这样对乡亲们、对我都不是一件坏事,我都不敢再踏上家乡的这片土地!”
张烽听完以后,才理解了丈夫的感受,曾经的好友、老乡一个个地倒下,如今站在他们的亲人面前,自己的内心是多么煎熬啊!可这又不是皮定均所能决定的,无情的战争夺走了太多人的性命,但如果没有战争,又怎么会换来后来的幸福生活?

皮定均

想到这里,张烽便没有继续多问,在皮定均心里,这已经是一个负担,也是他永远地痛了!此后一直到皮定均去世,皮定均都没有机会回到家乡。
至情至性皮定均 在福建的这些年里,皮定均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军队建设上,他经常走访基层,亲自来到军营里,和战士们亲切交谈,关心大家家里的情况以及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
张爱萍曾这样评价过皮定均:“爱民爱兵永流芳”,这是对皮定均一生最好的概述。

张爱萍

他的部队也成为了一支有名的队伍,被大家称为“皮旅”,就连毛主席都对这支部队有所耳闻。
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皮定均凭借这些年的功绩,原本被定为少将,但毛主席却挥手写下“皮有功,少晋中”的话语,皮定均这才成功成为了中将。
这是国家对他的肯定,让皮定均激动不已!从后他继续在部队勤劳地奉献着。
1962年8月,皮定均视察军营,当时是福建最热的时候,皮定均一点也没闲着,从战士的宿舍到食堂,他都过问了一个遍,就连食堂后面的养猪场,他都要去亲自查看。

皮有功、少晋中

此后国家号召干部要到基层参加“三同任务”,就是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
组织上的领导考虑到皮定均身体不好,再加上常年打仗落下的一身病根,所以没有给他报名。但皮定均知道以后,坚持要去农村参加劳动,最终去了江西的一个农村,和农民们打成一片。
1969年,皮定均被调到了兰州出任副司令员,在前往兰州之前,他还去了北京参加党的九大。

皮定均

在会议上,毛主席亲自接见了皮定均,对他夸赞道:“定均同志,你手下的皮旅如今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吧!现在虽然革命胜利、国家安定,但如果怕死怕苦是搞不出什么名堂的!我们都要向皮旅学习,他们不怕死、不怕难的决心和勇气,是我们现在最欠缺的东西!”
面对毛主席的夸赞,皮定均显得很不好意思,他回到部队以后,继续以高标准要求着自己和军队。
这样一个尽职尽责的将军,最终也是牺牲在了工作岗位上。

皮定均在基层

1976年,皮定均在乘坐飞机,指挥军事演习的途中,飞机撞山,不幸遇难!机上还有很多名官兵以及皮定均的儿子,他们都死于这场空难!
消息传到北京以后,毛主席留出了热泪,并给皮定均送了一个花圈,这也是毛主席此生送出的最后一个花圈。
皮定均牺牲的时候年仅62岁,原本他应当继续为国为军效力,却因为一场意外而不幸离世,让人无比哀伤!

张烽

纵观皮定均的一生,无疑是充实的一生,为人民奉献的一生。他回到家乡却匆匆离去,绝不是因为飘了,或者不爱家乡,而是因为他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不忍心伤害家乡父老的感情。
30年以后,皮定均的妻子张烽再次踏上了丈夫的故土,她向这里的百姓说明了原因,大家这才发现,自己骂了那么多年的人并不是忘本,反而处处考虑着老百姓的感受,才会不肯回到家乡。

皮定均雕像

误会接触以后,家乡人民悔不当初,为他修建了一座纪念碑,用来铭记他的功勋与荣耀!这位为民着想的将军一定会被人民牢记,他所立下的功勋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散发光芒!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2 04:52 , Processed in 0.012970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