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郁达夫把最好的文字留给了自己的故乡——读《钓台题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23 07:32: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郁达夫把最好的文字留给了自己的故乡——读《钓台题壁》                                                         

2022-08-22 11:50                                       

作者 | 九喇嘛ol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今年夏天异常炎热,加上疫情又变幻无常,还是躲在屋里享受冷气比较惬意,不给别人添麻烦也不给自己添麻烦;生在好时代,足不出户就可以赏玩各地名胜,想想这是二十年前还不是很好办到,当时互联网刚刚起步,情景与今日是无法比较的;每日除了工作,休息片刻又不想看视频,有点响动的嘈杂都让人不适,如今安静独处也是难得;被关在家翻出旧书发现很多书都还没读过,比如少年时喜欢的郁达夫,喜欢读他写的小说,而散文、游记、旧体诗一概略去。
小说除了《沉沦》,我最喜欢《茫茫夜》《她只是一个弱女子》《微雪的早晨》听这名字就很对胃口;读中学时候还模仿他写过几个短篇小说,而对他的其他作品就很少读了,特别是旧体诗,只知道他的写的好;记得的两句是《钓台题壁》中的"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他爱美人算是出名,另一句就是本篇的题名“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这句我近年常常念叨。
前段时间看动态有人提到郁达夫,并对郁达夫的旧体诗评价颇高,上了心,把家里几本郁达夫的书翻了出来,这几本书也都是买回来后随手丢书架上的,有十多年前的,也有最近两年的,老家还有套郁达夫的全集;放在桌前时不时会翻动下,郁达夫写的散文、游记,多在华东一隅,心生一念,把书中几颗遗珠录下,以后有机会可去一游,也与各位书友在这炎夏一赏。
郁达夫全集里收录的散文和游记数量并不多,散文十六篇、游记十一篇,我最喜欢的是“钓鱼台的春昼”
严子陵钓台
严子陵的钓鱼台是他本乡本土的景色,郁达夫浙江富阳人,钓台离桐庐县城二十余里,现在严子陵钓台已经是风景区,从上海出发开车约3小时就能到达,记忆中去过两次,第二次去时旁边还新修了一座寺院,晨钟暮鼓;看了下现在居然要收门票,成人票含游船要125元,真不得了;在这篇写故乡景致的游记里郁达夫录入了他写的那首“歪诗”: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劫数东南句一语成谶。郁达夫把这首《钓台题壁》最好的文字留给了自己的故乡。
方岩
方岩纪静里的方岩现在是“方岩风景名胜区”从上海出发开车约将近4小时,成人票65元,沿沪昆高速而下可直达,现在交通方便多了,郁达夫去的时候先到金华,坐公汽到永康,到永康后坐轿过金山村,在到芝英(镇),去方岩的多为香客,景区特色应该是多奇石,郁达夫在文章里又详细描述:
方岩附近的山,都是绝壁陡起,高二三百丈,面积周围三五里至六七里不等。而峰顶与峰脚,面积无大差异,形状或方或圆,绝似硕大的撑天圆柱。峰岩顶上,又都是平地,林木丛丛,簇生如发。峰的腰际,只是一层一层的沙石岩壁,可望而不可登。间有瀑布奔流,奇树突现,自朝至暮,因日光风雨之移易,形状景象,也千变万化,捉摸不定。山之伟观到此大约是可以说得已臻极顶了罢?
可以看到郁达夫对方岩的风景评价很高,如是凉爽在其中居住几日也应是神仙的日子。
江郎山
仙霞纪险中的仙霞岭在江山,郁达夫去时先要到衢州,现在上海有直达高铁到江山市,4个小时不到,郁达夫笔下的景物绝对是处妙景,江郎山的冲天巨岩,延绵百里的仙霞山脉,弯多路险的仙霞古道,仙霞岭“高三百六十级,凡二十四曲,有五关,十峰”仙霞关与雁门关、函谷关、剑门关并称中国四大古关口,“弯里有弯,山上有山;奇峰怪石,老树长藤,不计其数;而最曲折不尽,令人方向都分辨不出来的,是从关外二十八都筑起,沿龙溪、化龙溪两支深山中的大水而行的那条通江山的汽车公路,五步一转弯,三步一上岭,一面是流泉涡旋的深坑万丈,一面又是鸟飞不到的绝壁千寻。”此处很是适合徒步,而廿八都的古镇也值得一游。

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

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

一样伤心悲薄命,几人愤世作清谈。

何当放棹江湖去,浅水芦花共结庵。

写这首《病中作》的时候郁达夫24岁,我近年常念“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想想郁达夫时代,人均寿命36岁,24岁这个年龄也算中年,24岁是个很敏感的年龄,如今也是,过了24岁人就老掉了,过了26日子就一天比一天过的快。
前年亲戚小孩在朋友圈发吓人的话,他妈妈吓着了,忙找到我希望我去开导下,小朋友是从小看到长大,闲聊中知道他读的书是正经书,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问他为什么写那些吓人的话,小朋友有些忧虑的说自己活过26岁,我听着笑了,想着自己在这样年龄也是一般。
深夜里以为自己得了绝症,宽慰他几句,又和他聊了会所读的书;又安慰他妈妈让她安心,她儿子读的都是正经书,只是为学这条路上是个花钱的活,做好心理准备,小朋友喜欢伦理学,报考了研究生,我相信他会找到一条属于自己路,小朋友如老生入定,让我想起二十岁的郁达夫写下的《定禅》

野马尘埃幻似烟,而今看破界三千。

兰生幽谷初无恨,居进蓬壶别有天。

梦里功名蕉下鹿,淮南鸡犬望中仙。

拈花欲把禅心定,敢再轻狂学少年。

人生长的很,二十岁的人哪里又看的个透。本来还想继续写点郁达夫的《感怀》《乱离杂诗》,又觉得写的太透,话还是不尽的好,就此作结,还想写写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又想冠冕堂皇的话还是留给别人去说吧;我还是等疫情结束了,下次的雪天定要去重访“严子陵钓台”、或去方岩小住感受下静幽、或去仙霞古道徒步探探那鸟飞不到的绝壁千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24 15:00 , Processed in 0.00821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