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詹大年:批评是叫孩子“抬头”,而不是“低头”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30 04:24: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詹大年:批评是叫孩子“抬头”,而不是“低头”   

2022-08-25 09:47                                       

   在教育过程中,批评是一件很常见的教育手段。但是,批评的策略却很重要。资深教育工作者、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詹大年认为,纠正错误、建立关系、传递善良……都可以是批评的目的。但是,批评的终极目的在于唤醒,而不是打击。好的批评,完全可以让孩子看到希望,因为批评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批评的目的是激励而不是打击,是唤醒而不是压抑,是叫孩子“抬头”而不是“低头”。
先举一个例子:
初二男生小毛经常躲在厕所里抽烟。一天,我遇到小毛,他跟我打招呼。
我说:“小毛,我听说你在厕所里抽烟了。”小毛看着我,停下脚步。
我说:“你在厕所里抽烟是对的。”小毛望着我,一脸疑惑。
“你看,小毛,因为你知道在学校抽烟是不对的,才躲在一个不容易被人发现也不影响别人的地方抽。但是,在厕所里抽烟你会感觉很压抑,空气也不好,又有负罪感。这些对你都不好。”
“谢谢校长。我知道了,我不会抽烟了。”
“抽不抽烟,你自己选择。但我真不想别人因为你抽烟而误会你。”
小毛抓抓头,笑了,跑了。
从处理小毛抽烟这件事,我们可以解读批评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批评孩子?我认为纠正错误、建立关系、传递善良、发泄情绪……都可以是批评的目的。
以“纠正错误”为目的的批评
批评不是叫孩子认错,而是叫孩子学会思考;批评不是叫孩子认输,而是叫孩子学会尊重。
批评可以用沟通的方式进行。
首先,假设孩子没有错,事实上也没有绝对的错。
教师完全可以一种“什么也没发生”的姿态倾听事情经过,以及孩子对事情的看法。然后,帮助(“帮助”的姿态很重要)孩子分析“对”或“错”原因,一起制定解决方案。
我们要善于使用描述性批评,而不是评价性批评。对孩子的错误加以描述,就事论事,保持态度中立,不谴责、不侮辱。这样孩子就容易重新认识自己、反省自己。
批评针对的应是孩子的过错,而非本人。批评孩子前,我们一定要弄清楚批评的价值,给孩子一个挨批评的理由。
我们要坚定地与孩子站在一起,只把过错本身放在对立面。
因为,我们要孤立的是错误,而不是孩子。批评是表达善意,不是唠叨,更不是变本加厉。
以“建立关系”为目的的批评
批评的目的也不是分胜负,而是为了帮助孩子建构自我关系、融洽师生关系。如果师生关系“玩不下去了”,那批评无疑是失败的。
如果孩子也感觉自己的生命“玩不下去了”,他的人格就可能解体。
这不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太脆弱”,而是因为他们被不适合的批评伤害了。
批评,必须让孩子看到希望。因为,人人都活在希望里。

以“传递善良”为目的的批评
批评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和谐的批评让孩子感受和谐;善良的批评传递给孩子善良;蛮横的批评让孩子学会蛮横。
有些错误,孩子可能一辈子都改不了,但我们批评孩子的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一个犯错的孩子,在他最需要尊重的时候,如果能够得到尊重,他应该会终身铭记。
20多年前,我就听说过关于李镇西老师的一个故事。李老师班上有个男生,抽烟,戒不掉。
一天,李老师在校门口等到这位男生,他从男生口袋里掏出一包烟来,抽出一支后把19支还给男生,说:“今天你就抽19支,明天我还在这里等你。”
第二天,李老师抽出2支,把18支还给男生,说:“明天17支……19天后就只有1支了。我希望你可以戒掉。”
故事说到这里,有人会问:“男生最后戒烟了吗?”还有人会问:“李老师这样的教育方法,学生会听他的话吗?”
说实在的,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甚至我根本不赞同李老师的做法。
好多年,我一直读不懂这个故事。
一直到10年前,我才慢慢读懂李老师的用心。
其实,学生是否戒烟了这个结果不重要,李老师要传递的是善良与尊重,这是教育的智慧,也是教育的起点。

以“发泄情绪”为目的的批评
孩子接受批评的姿态,与孩子是否改正错误无关。
批评孩子要注意“五不责”:饮食不责、疾病不责、烦躁不责、悔改不责、初犯不责。而且切忌在有情绪时批评孩子。
如果彼此都有情绪,先处理自己的情绪,再处理孩子的情绪。
在情绪爆发的时候,批评只会火上浇油,让批评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变成“加害”孩子的利器。
“发泄情绪”的批评,往往是悲剧的导火索。
给予孩子空间与自由,允许并鼓励孩子辩解。给孩子“回嘴”的权利——只有在孩子“回嘴”的时候,我们才可以觉察到孩子的痛点和泪点,才可以反思自己、对症下药。
要允许孩子“屡教不改”,因为价值观是自我建构的不是灌输的,“屡教不改”才是正常的认知过程。
好的批评双方都是赢家,而不是一方得意洋洋,另一方垂头丧气,那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当然,批评的艺术不是“钻研”出来的。一位关注学生个体生命需求的老师,眼神一定是温暖的、期盼的,这样的老师才是学生的依靠。
作者:詹大年,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策划学术委员
来源:外滩教育、教师博览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2-1 18:12 , Processed in 0.009233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