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熙题写的“避暑山庄”的“避”真的是“天下第一错字”吗?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04:00:40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康熙题写的“避暑山庄”的“避”真的是“天下第一错字”吗?                                                         

2022-10-04 10:19                                       

         前不久看到网络上的一篇文章,文章中认为康熙题写的“避暑山庄”中的“避”字就是一个错别字。其实,这种观点以及提这个问题的人真的是对中国书法艺术一窍不通,在汉语言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书法艺术,讲究的是艺术的欣赏性。所以很多字往往不是严格按照汉字的笔顺来写的。康熙是什么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从小受到严格的汉文化教育,怎么可能写错字呢?特别还是像避暑山庄这样的公共场所。

所以答案就是他写的是不是错字,而是书法。中国书法有很多讲究,像什么连笔字、加一笔、少一笔、断笔字等等。伟人的草书刚劲有力,但是有些人是怎么看怎么认不出来,你能说伟人的草书通篇是错字吗?
避暑山庄的“避”字最右边的辛字下面多了一横,这并非是康熙首创的哟,唐代欧阳询应该是这个“错别字”的始作俑者,康熙只不过是拿来主义罢了。有人更搞笑,说什么康熙在写的时候写错了,但是又不肯承认,只好将错就错,这简直就是胡扯。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那他就称不是上千古明君了。
另外,像这种错字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例如南京的明孝陵,明字左边日字就多了一横,难道也错了?全聚德的“德”字,中间少了一横,也错了吗?

我们如果老是拿现代简体字的概念去套古人的字,那真的要闹出大笑话,中国书法中有一种叫做异体字的概念,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怎么听说过。也就是同样一个字,在古代的书法体当中,加一横,减一横,多一横,少一横,并不影响它的意思表达。
相反,更能体现出写字者的书法水平来。这种异体字的写法最早要追溯到中国的两晋时期,那个时候文人雅士以写字为乐事,展现自己的书写功力。直到后来包括颜真卿、黄庭坚、赵孟等人都成为了异体字的爱好者。
异体字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当时教育水平的落后,写字的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所以他们可以随性而为。而后来随着中国教育的普及,规范字逐渐出现,为了让所有人都有一个规范的认读,这种异体字就慢慢减少了。
但是出现在一些著名的历史遗迹上的异体字作为历史的见证还是被保留了下来,但是我们千万不能用现代规范字标准去衡量古人的写字规范哟。兰州火车站几个字,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兰字上面一横本来短,却变长了,下面一横本该长,却变短了。

再举个例子,北京故宫,所有的门字都没有下面那一钩,为什么呢?因为当初建的时候,皇帝认为门上带钩,大凶之兆。所以所有的门字都是一竖到底,你能说它是错字吗?
建议提这个问题的人再去好好学一下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背后是厚重的历史沉淀。那一个个看似错误的字背后,其实每一个都有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中国书法艺术现在已经走向了全世界,连外国人都为此着迷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7 07:44 , Processed in 0.00891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