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年重庆一工匠修复渣滓洞女牢,意外掏出暗洞,发现58年前遗物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3 12:51: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07年重庆一工匠修复渣滓洞女牢,意外掏出暗洞,发现58年前遗物                                                         2022-10-10 17:42                                       

          在二〇〇七年的一次罕见的大雨之后,一组工作人员正在紧急修复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女牢房。
尽管他们的衣衫已经被汗水打湿,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手中的工作。
这一天,正当他们进展到关键时候时,一个工作人员发现面前凿开的狭窄缝隙前有一个黑漆漆的窟窿,这让他连忙停止了动作。
几名工人在得到了上面的指示之后,在得到了允许之后,他们才将墙壁给打开了,在那个黑漆漆的洞内,赫然是一个二十公分宽,七十公分宽的坑道。

山洞里有16件铁器和1件石器,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主要是铁器,还有一件看起来像是用石块做成的。
透过它,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庄严肃穆。
红色的历史其实并不遥远,洞穴下的秘密依然与抗日战争那段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时多个地区到处都是战火,战争结束后,重庆被设置为临时的政府。
该地在抗日战争后,全国仅存的一块抗日战争纪念碑被建成,也就是普遍意义上的“抗战胜利碑”和“人民解放碑”。

重庆曾经是抗日战争的总指挥,老蒋在这里的影响力很大,这里有许多用来囚禁革命者的监狱,白公馆和渣滓洞两地,我们都比较熟悉。
发现多件奇特工具
渣滓洞的名称并不好听,其实它原来是1920年创办的一家普普通通的小煤炉,因为出产的煤炭很少也就有了这样的绰号。
它一面环沟壑,其余几面环山,地势比较偏僻,那时候,这里荒无人烟。
但是它地理位置好,就在中美合作所的三号旅社白公馆附近大约2.5公里左右。
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共与国民党的关系仍然十分紧张,国民党开始在重庆四处寻找一个适合的地方。

经过数日的游荡,他终于找到了这个地点,觉得那里很适合作为工作场地,也很适合囚禁那些革命者,所以就把渣滓洞作为新的监狱。
本来他们还打算用一些钱来糊弄一下矿主,可是矿主并没有答应。
可是在他们的胁迫下,矿工被杀害,从那之后,渣滓洞里的囚犯的数量就渐渐多了起来。
它被改造成了一座独立的建筑,里面还有许多横幅,山洞之中工具都是一应俱全。
有的甚至还带着鲜血的痕迹,怎么也无法清洗,人们看到后往往会忍不住露出害怕的表情。
这里的内院面积较大,看起来非常封闭,它将渣滓洞的大部分面积都给占了,里面的光线昏暗,一般人根本就不敢进去。

生活条件也很差,长期居住在这种地方对人体有害,几乎没有人会想在这里生活,而军方恰恰觉得这里非常合适建监狱。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这座建筑分割成了一间间狭小的囚室,里面一共建造了18个囚室,它们的结构都差不多。
每一间房间都有一堵厚实的墙,其中16个是关押男性的,2个是关押女性的。
杨虎城,江姐,小萝卜头还有他的父亲都曾被关押在这里。
蒋介石在皖南起义被逮捕后,叶挺就是在这个地方受到了国民党左翼分子的折磨,这里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而在院子中央则是一个可以供被关押者休息的地方,如今墙壁上还保留着革命者留下的一些文字。
外院虽然面积不大,但布局非常精巧,分为好几个区域,既是军部特工的办公场所,也是审讯室。
刑讯厅内存放着中美合作所48种酷刑,里面的酷刑层出不穷,也有各种审讯设备。
直到今天,在审讯室中,依然可以见到当时留下的各种各样的刑具,大多都是血腥的,比如板凳、老虎凳、皮鞭等等,每一种都让人毛骨悚然。
每一件刑具都染上了革命战士的鲜血,辣椒水,铁链,竹签等都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残忍,让人望而生畏。
所有被关押在渣滓洞里的革命家都受到了严刑拷打,无数的革命英雄在战斗中死去。

但不管他们受到怎样的折磨,他们从来没有背叛自己的信念。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这一切,留下了那不朽的解放历史。
由于这里有许多革命前辈的浴血奋战,新中国成立以后,上级领导就把它作为“红色景区”。
并且对其进行了修缮和保护,使其得以对外开放,作为对革命烈士的缅怀和缅怀,引来了很多国内外的旅游者。
这里的每一砖一瓦都是历史的痕迹,那些血腥,那些铁门,那些镣铐,那些开得很高,却有河水从洞口流过的通风口,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幕幕革命。
它在2007雨季遭遇了一场暴雨,一些地方被冲得千疮百孔,河边的几座建筑倒塌,它也有被完全摧毁的可能,重庆对渣滓洞遭受的损害十分关注。

为了让后代人记住这一段往事,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决心维护渣滓洞的原有面貌,马上组织工人进行了精心的修复。
现场的员工在修复现场发现隐藏洞穴后,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了这件事,他们觉得这件事很有研究的意义,所以专门派了一支专门的队伍过来考察。
在认真地研究过后,专家们断定,那些物品的确是当年被囚禁在渣滓洞的革命军人的遗物。
英勇的战士
一九四九年,渣滓洞灯火通明,江姐及监狱里的革命战士,都在期待着解放的日子快点来临。
在这个混乱的年代,他们奋斗为的就是永远的安宁。
可他们也清楚,距离胜利离得越近,现在自己的处境也就越凶险,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还能坚持多久。

他们在白天受到严刑拷打,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那些军官可不会这么容易放过他们,他们亲眼看到自己的战友被带走,可是根本无力救援。
这个时候,军方的败局已经注定,他们必须要撤离到宝岛上。
这个情报很快就被渣滓洞的革命者知道,他们大喜过望,希望的曙光即将来临。
但在喜悦的同时,他们心中也渐渐升起一股浓烈的担忧。
撤离之前,他们已经成为了敌人的心腹大患,他们可不能傻乎乎地等着被人救援,必须要保护好自己,于是江姐率先策划了逃跑的方案。
这样的想法让许多士兵都受到了鼓舞,他们聚集在一起,寻找出路,但他们没有合适的逃亡装备,贸然越狱显然是不现实的。

新中国于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建立,举国欢欣鼓舞,江姐他们在和狱警黄茂才沟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黄茂才是这次逃亡的关键人物,黄茂才和驻扎在歌乐山的民兵队长邬治声取得了联系。
1个多月以后,人民军队进攻重庆,渣滓洞的战友们总算看到了一线希望,他们希望趁着这个机会开始行动。
邬治声同意了救援,可国民党军官也迅速得到江姐等人逃跑的消息。
察觉不对后,邬治声手下带领的部队便以驻扎的接口被迫向重庆一线转移,而那些原本还抱着一丝侥幸心理的革命者们,此刻却是彻底的绝望了。
调整心情后,江姐等人不再气馁,已经做好了视死如归的准备,他们明白身后已经没有退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不断游说,打动了监狱里一位名叫刘石仁的医生。
江姐叫他把渣滓洞和白公馆的囚犯的名字从狱中带出去,想要利用组织在重庆埋藏的势力将这份清单寄给《大公报》。
但敌方又一次发现了这份清单,让他们的计划彻底泡汤了。
他们觉得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做最后的挣扎。
在监狱中的革命者们决定想办法自己脱身,虽然不一定能逃过这一劫,但至少有了能让自己活下来的可能。
他们很了解渣滓洞里的设施,除了可用来打洞的铁栓和用来逃跑的铁棍之外,再也没有别的可利用的物品了。

江姐等人在早餐和休息的时候,就开始收集,而这段时间正是他们找到合适的道具的时候。
凡是可以利用的空档,他们便偷偷地从窗户和窗户上取下门闩、钉子等锋利的工具,一旦得手,就会塞到自己的口袋里。
而这些坚硬的东西就是他们自己挖掘通道能用的,也许是现在最重要的东西,然后由一个人专门负责搬运。
他们竭尽所能蒙蔽看守,并在现场造成了骚动。
让藏着工具的同伴能够在这个时间里面避开巡逻的视线,偷偷将工具带回房间,然后将其隐藏在床下,期待天黑时能派上大用场。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就有一个人守在门口放风。

其他所有人就把白天藏起来的工具都找了出来,每个人都拿了一小块,甚至徒手在屋子角落里面拼命挖掘。
当天晚上挖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就把挖出来的泥土放进各自的口袋里。
等到第二天早上有机会外出的时候,他们就会把泥土洒在地上,尽可能地踩紧,销毁痕迹。
外面的组织也在想办法希望能救出大家,可随着在杨虎城被杀,他们的处境就变得岌岌可危,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逃出来。
敌方的速度越来越快,到了十月二十八日,监狱里已经有十个人被杀死了。
江姐他们加快了挖土的步伐,终于看到了希望,可正当牢房里的事情都已经就位的时候,一件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四日,江姐等三十名革命战士被送到了刑场。
敌方的这一举动让监狱中的他们连逃跑的希望都没有了,江姐和三十名革命战士英勇就义,而江姐的战友胡其芬接过了江姐的责任,继续执行挖土的任务。
胡其芬率领幸存的革命战士挖掘地道,在他们挖了没过多久,监狱的同志们就掘开了一个70公分深、20公分宽的地道。
他们将所有的可供挖掘的东西都埋在里面,以免引起监狱巡查者的注意。
胡其芬撰写下了《狱中报告》,在大家的努力下又说动了一名警卫,借此机会拜托他一定要将这份情报弄出监狱。
可惜的是,在交涉情报的过程中又出现了问题,救援工作被迫延迟。

正当他们在监狱里焦急地等候时,监狱管理人员发觉了这一计划,于是决定将尚存的革命者全部杀死。
惨烈的屠杀
十一月二十七日清晨,原本在白公馆的士兵已被调至这里来,他们以“立即转移,立即交接”的名义,将此时被囚禁的所有革命者全部聚集起来。
完成这一指令后又用机关炮向他们射击,让他们无声无息地倒在地上。
随后为了避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他们便放火焚烧,一场惨烈的屠杀之后,一切都恢复了平静,执行刑罚之地烧成了一片焦土。
这场屠杀导致在300名被关押的人里,仅剩下14名男性和1名女性幸存者,他们在一堵之前有所松动的墙壁上爬了出来。

正如在《红岩》这本书中留下“我们愿意在监狱里待一辈子,不让我们的后代受苦!”的话语。
字字都是他们的一腔热血,每一句话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情怀,令人一看便感动落泪。
事实上从渣滓洞中发掘出来的17个简易的挖掘通道的工具,也能使得我们去想像当年的革命者们在艰难困苦中苦苦支撑的画面,是如何艰难。
这是一种以命换命的人生理念,但遗憾的是他们中有不少人没有能够在渣滓洞里等待着曙光的降临,而那些遗迹,则成为了他们“存在”的象征。
这些工具就被埋在山里,没有机会按当年的计划顺利进行,直到洪水来临这份隐藏58年的秘密才有机会暴露在世人面前。

也让我们对渣滓洞里的那些革命者有了更多的认识。
这批无意间发掘出的文物,是数十年来,无数革命烈士的信仰,他们也将被陈列于渣滓洞,供后世子孙铭记。
永不遗忘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那些信念和对党的忠诚。
-完-
文 | 熊嫦琳
编辑 | 张啊张
编辑 | 阿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2-11-5 14:52:39 |只看该作者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9 08:58 , Processed in 0.00949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