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少帅”张学良奢华晚年,食物空运,月餐费上万,一包烟能养一家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19:27: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少帅”张学良奢华晚年,食物空运,月餐费上万,一包烟能养一家                                                         2022-11-08 11:43                                       
                                       

在当今社会,描绘民国社会人文画卷的各种电视剧层出不穷。受这些电视剧影响,许多懵懂年幼、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女孩子。 一提起民国公子,脑海中自然而然的便会出现一个温文尔雅、风流多才的文人公子形象,眼中星星直冒。
当然,受女孩子们钟意不仅仅是那些潇洒多情的文人公子,还有那些冷酷无情却又英俊干练的军阀少帅。

而民国就有这么一个人,集公子少帅于一身,不仅是握有多省军政大权的少帅,与国民政府领导人蒋介石称兄道弟;更因为英俊潇洒,风流多情被无数女人所倾慕,被称之为“民国四公子”。 当然,他的命运也不太好,不仅被世人骂做“卖国贼”,还因为扣押他的兄长蒋介石而被软禁近54年。
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又为何会有这样结局?期间又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恐怕不少人已经猜到,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鼎鼎有名的东北军少帅,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策划人——张学良将军。

张学良,1901年出生于东北,而他的父亲便是奉系军阀首领、统治东三省,人称“东北王”的张作霖。 张作霖生性严厉,江湖气比较浓重,眼里更不容一点沙子,丝毫不允许自己的亲属仗势欺人。所以张学良虽然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却并未同其它的军阀子弟一样,变成一个人见人嫌只会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
由于张学良是张作霖的长子,所以张作霖对其悉心培养,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做自己的接班人。很快,小小年纪的张学良便被自己的父亲扔进军队中磨炼,不久之后前往东北讲武堂学习军事。
而他的教官,正是东北军中颇具才能的军事将领——郭松龄。
受当时去旧迎新的思想影响,小小年纪的张学良的思想颇为先进,他不仅才干了得,还对中国的国家前途发展十分关心。
在东北讲武堂毕业以后,张学良加入了东北军。在老师郭松龄的指导下,张学良屡立战功,升迁速度也极为迅速,犹如火箭一般。
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之后,东北军攻破山海关,拿下当时北洋政府首都——北京。由于此战张学良带领的部队出力颇多,为战争胜利取得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仅仅二十三岁的张学良升为京榆卫戍总司令。

这时候张学良,几乎可以说顶着无数光环,不仅被自己的父亲张作霖寄予厚望,还因为家世才干与英俊硬朗的外表,被全国民众视为国民偶像,其声望更是远远超过了今天的首富之子王思聪。 但好景不长,随着日本野心的越来越膨胀,他们早就不满足把东北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而是把吞并东北三省作为自己的首要计划。但随着奉系势力越来越膨胀,日本也渐渐感觉到了威胁。
为了扫除吞并东北所面临的障碍,日本人决定暗杀奉系军阀领袖张作霖,好使东北军群龙无首,自己从中谋夺利益。

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丧心病狂的日军公然在皇姑屯埋下炸弹,在张作霖的车队经过之时突然引爆。就这样,猝不及防的一代枭雄张作霖最终伤重不治去世。 张作霖的突然丧命给了张学良极大的打击,但他为了保住东北军现在的局势,不给日本人可趁之机,他收起眼泪,在父亲结义兄弟张作相的力保下,接任了东北三省保安总司令,成为新任奉系首领。
不久之后,为了保护中国领土完整,尽快完成统一,挫败日本人分裂东北的阴谋,深明大义的张学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然的发布通电,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领导,把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改为青天白日旗,这便是历史有名的事件“东北易帜”。

东北易帜,使得日本人只能暂时按捺住自己蠢蠢欲动的心思,也给国家在形式上统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可以说,在这一点上来讲,张学良是有功于国家的。 蒋介石有感张学良的功绩,把他任命为陆海空军副司令、东北边防司令,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时的张学良,声望达到了顶点。
但日军亡我中华之心始终不死,1931年9月18日,日本不宣而战,无耻的进攻东北军北大营。张学良接到属下报告之后,错误地判断双方形势,命令军队不许开枪反击。
在日军攻下北大营之后,张学良进一步判断失误,认为日军要对中国展开全面军事入侵,于是命令军队撤至关内,保存实力。
就这样,三十多万东北军不发一枪一弹丢掉了东北,抛下了三千万民众,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耻辱。而张学良的声望也由此急转直下,被世人讥笑为“不抵抗将军”与卖国贼。
失去了东北老家的东北军失去了依托,入关之后没几年便大多逃亡与跑路,余部被蒋介石调往陕西进攻红军。

因为自己的错误命令而丢失东北,张学良终日自责,痛苦不堪。此时见蒋介石在外敌入侵之际,仍旧不进行反击收复失地,反而同室操戈,让自己去消灭同为爱国武装力量的红军队伍,这让他极为不满。 为了逼蒋抗日,挽救国家危亡。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西北军爱国将领杨虎城密谋,对乘坐飞机来逼他们剿共的蒋介石进行抓捕,实行“兵谏”。
此事一发生,立即震惊全国,在陕西的共产党委派周恩来前往处理此事,最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达成国共抗日统一战线,开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但张学良也因为这件事,在送蒋介石回南京之时,被暗恨的蒋介石软禁起来。

但好在蒋介石毕竟还惦念那一点“兄弟”情义,没有把他杀死,反而在衣食住行上给予极大的优待,吃穿用度都是最顶级的。 就以香烟为例,张学良与陪伴他的赵四小姐都嗜好吸烟,而且必定都是世界顶级香烟。而一盒烟足够当时的普通人家生活一个月。
至于食物,就更奢侈了,什么山珍海味早就被其吃腻了,连吃的新鲜蔬菜都要从国外空运,仅仅一个月在吃的这一项就要花费上万元。

就这样,张学良在软禁中过完了自己的后半生,直到1990年才被释放,而这时候他已经整整被软禁了54年。 纵观张学良一生,起起伏伏,颇具传奇色彩,虽然曾犯过丢失东北的大错,但也将功补过,为国家立下了巨大的功勋,并硬生生的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虽然他的结局令人扼腕,但相对于在解放战争前夕被惨遭杀害的杨虎城将军一家,可以说是极大的幸运了,不仅生活奢靡,还有那么多的红颜知己为其倾心与陪伴。 当然,我们作为后辈,没有资格去评价前人的功过对错,只能让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4:38 , Processed in 0.01170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