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6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古代画竹画得好的,都有些谁?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10 10:54: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古代画竹画得好的,都有些谁?                             2022-10-14 18:01                                       

           在中国文化中,竹子被喻为高风亮节、虚怀若谷的君子。人们把梅兰竹菊合称花中“四君子”。另有一种“岁寒三友”的说法,指的是松竹梅。在风雅文化中,竹子从不缺席。

元吴镇《墨竹谱悬崖竹》。
竹子的生长方式与众不同,首先是嫩笋破土而出,逐节上升,开枝发叶,象征“有志有节”。竹竿外表光滑洁净,不易攀附蔓生植物,象征“不趋炎附势”;而竹的内部是空的,象征“清虚自守”。整体竹株看起来似弱而坚韧,风来顺风,雨来承雨,雪来载雪,时时“以柔克刚”。中国古人就爱竹的傲岸与清虚。

竹清虚自守、以柔克刚。画竹是中国绘画史上永不孤寂的主题
画竹,可说是一种永不孤寂的主题;墨竹,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那么在画竹文化中,孕育出哪些名家?作品表现了什么特色呢?
首开画竹之风的是谁?关羽、吴道子、王维、唐玄宗……等等都有人传说,众说纷纭。早传的一位墨竹名家是唐代萧悦,北宋宫府藏有他5幅作品,只是于今失传。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推崇萧悦“工竹,一色,有雅趣”,就是说他专攻竹画,画的竹富有雅趣。
宋朝文同胸有成竹
到了宋代,画竹以文同(1018年-1079年)最杰出。文同,字与可,曾出任湖州和洋州的知州,人称“文湖州”。
文同任洋州知州时,得知洋州城北有个筼筜(音:云当)谷,谷中种满了竹子,竹林处处,茂林修竹,正是文人雅士最心仪的处所。文同在谷中盖了座亭子,政务之余,常偕妻友来此遨游、观竹。因长期细致地观察,久而久之,他胸怀千山万豁,都是竹。画的竹一幅比一幅精彩。而且他特别擅长于画墨竹,当时学他画风的人相当多,有“湖州竹派”之称。
宋代晁补之说他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苏东坡也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意思是说,文同画竹子时不但忘了身旁的人,最后连自己都忘了,一心只有竹,甚至化身为竹,才能不断地画出这么清新、足以传世的画作。

北宋文同《墨竹图》
一般人画竹赏竹大都以人习惯的角度来看来画,由下往上,适合于视线的行进。习惯于这样的美学角度的人,乍看文同这幅竹画,不免吃惊。
画面中,只有一根主干,由上而下,呈S形,它的细枝不管浓密稀疏,都顺着主干的弯度在走。从细枝长出来的叶子是整幅画的精华所在。在文同笔下,如剑如矢、浓浓淡淡的叶片,也和细枝一样,都随着主干的走势而行。画中的竹子仿佛是活的,是有生命的,仿佛在“舞动”着。文同抛开“神似”“形似”这些问题,只以艺术家的直觉去画,“意在笔先”,在他来讲,每片叶子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化身为画中的粒子,簇拥着旋转的主干与细枝,共同谱成了一个谐和的、生命力无穷的小小世界。
文同打造的这幅竹画影响了后代不少的墨竹画家,我们看到后世也出现了一些似曾相识的画作。不过,文同在这幅画中所透出的威势,那种仿若从天而降,带着无穷活力与内涵的气韵,不是一般人所能照搬的。
元代柯九思以书入画
元代出现了许多画竹大家,比如赵子昂、管道升、柯九思、鲜于枢、吴镇、倪瓒。就如前人一般,他们也想研究发展独到的画竹方法,一方面想通过竹子表达自我,一方面也想使竹画更加生动、鲜活,更富生命力。

元柯九思《清閟阁墨竹图》
柯九思(1290-1358年?),号丹丘生,文物鉴藏家,画家,浙江仙居人。《清閟阁墨竹图》是柯九思为倪瓒所画。(“清閟阁”是倪瓒的斋号)
在技法上,画竹可分为勾勒法的“画竹”与写意法的“写竹”。柯九思此幅画两者都有,兼写兼画。他以披麻皴来画岩石,营造出浑厚有重量、有立体感的岩体;而墨竹则师法文同。他以中锋用笔,先以淡墨写竹干,竹干圆浑有光泽、透亮;竹节上下勾线,中间留白,以虚代实,只在两端重复加墨,再以水染之,由浅入深的墨韵,十分引人,也非常悦目。

元柯九思《清閟阁墨竹图》局部(公有领域)
他行笔画竹叶则是既沉着又飘逸,均匀外张而有神,末稍也留得比较长。叶片有浓淡之分,在墨叶之后,随机加上淡色叶子,层次繁多的“浅色”,不但簇拥出秀逸富神采的叶丛,也拉出前后距离,产生空间感。然后再在竹叶竹节中,随机加画劲挺又有弹性的细枝,穿插引领,深浅自如,使竹丛更显茂密精彩,生动的气韵也由此而生。
那时的文人倡导“以书入画”,写竹时借书法的笔法来丰富画面的层次。元代画家赵孟俯说写竹还须八法通,八法就是大家熟知的“永字八法”,主张“以书入画”。柯九思写竹看来比较偏向这种解读方式,以书法的笔法作画,使画面更调和统一。
另有一种解读是,除了要求笔法、墨色富于变化、更有韵味之外,同时让书法以题款和诗文的形式进入画面。此时,必需留意文字的安排,包括字体的大小、句式的高低长短、题款字数多寡,哪种字体才能和画意搭配,等等都必需细心审视经营,才能为“书画一体”开创新的局面。
中国的竹画里有人生哲学,更有浓郁的文化质素。竹文化留下的美学意象,影响着后世的人,一代又一代。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2-11-10 10:56:20 |只看该作者
倪云林画竹意境萧疏,明代徐渭首创画雪竹,为何郑板桥最有名?                                                         2022-11-01 09:48                                       
                                       

修竹耐寒常青、苍劲俊逸的气质形象,使其成为中国传统美德的物质载体,颇受文人墨客特别是历代画家的青睐。
五代后唐李夫人首创临摹窗上竹影的墨图,继之诗书画三绝苏轼创作《枯木竹石图》,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倪云林笔下之竹更是意境萧疏,明代徐渭首创画雪竹之法。
到清朝时风格更为多样化,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淳朴而拙厚,现代黄宾虹、齐白石等皆为一代画竹大师。
但是纵观古今,画竹造诣最深的当数郑板桥。郑板桥一生,以竹为题吟诗作画,托物言志,秉笔传情。其笔下之竹,无一不是他那刚直不阿、宁折不弯的人格的真实写照。
郑板桥嗜好修竹那清高俊逸的形貌,更加崇敬修竹久历风霜、挺拔高洁的品质。他追求竹中有我、我中有竹的合一境界,以竹抒情,借竹言志,实现人、竹清高俊拔品质的相互契合。

一、创造画竹三重境界新理论
郑板桥名郑燮,清朝乾隆元年进士。他一生画竹无数,他的竹画作品继承并发扬古人之优点,取百家之长,不拘一格并大力创新,发独家之意。
创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绘画三重境界之说,开画竹艺术之新局。
1第一重境界:眼中之竹
眼中之竹的意思是,人们通过视觉直观所见的修竹形象,即修竹的自然形态在脑海中的印象呈现。它是人们内心深处被生活所触动,感受丰富而深刻的表现。
郑板桥的眼中之竹之境强调要自身直接细致观察竹子,他强调画竹要以自然之竹为师,不可以承袭古人、不可以拘泥前人的画法。
只有画者将客观的竹子映照在自己的主体意识之上,进而形成最真实的主体映象与生命体验,这就是第一重境界已成。

2第二重境界:胸中之竹
郑板桥所谓的胸中之竹,就是指在眼中之竹的激发下,人在脑海中构思出多幅修竹画面,经反复推敲,择其精华最后具现在纸上。
这是一个艺术化的感应与构思过程,是人们与周围的客观世界近距离接触而产生的心灵感应,是人的心灵与修竹形象相互碰撞激发的火花,凭藉着生命的契合唤起绘画创作的冲动。
这重境界要求,人们要将个人思想与现实生活完美融合,将生活中的观察和体会,通过绘画构思形成独特的意象。
绘画作品不单单是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而应该是从自然美到艺术美的提炼与升华,是人们通过不断绘画实践,创造出的物化的自然美的形象。
3第三重境界:笔下之竹
郑板桥的笔下之竹是在笔墨纸张中传达意象时,舍去多余的枝节,而使意象中的美得到再一次的升华。
是指客观存在的竹子,经过画者在脑海中反复推敲与构思后,付诸笔墨落于纸上,是将画者内在的胸中之竹外在展现的过程。
笔下之竹的美缘起于胸中之竹的美,却又更高一筹,这是绘画过程中最后呈现的阶段,也是心中意象的物化表现。

郑板桥的三种墨竹画境是对自然造化的体察、领悟和创造,准确清晰地将眼中之竹的自然观察。
胸中之竹的绘画构思,笔下之竹的绘画传达这三个各自独立,却又互相联系的创造过程进行了三种境界的表述。
对于中国水墨画法艺术来说意义重大,即使对其他绘画技法也能起到触类旁通的参考借鉴作用。
二、画风卓尔不群、繁复多样
郑板桥不但在画竹艺术上提出三重境界之新说,他还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就古今画竹艺术的最高典范。
所画之竹风格迥异,各不相同,却又都能折射出他对修竹的爱,对人生的探索。

1天然率真通透中的疏朗
郑板桥所处时代,绘画技法以元明遗风为主,以临摹至上,画风中庸,千篇一律,弥漫着浓厚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空泛之风。
郑板桥却以其率真爽朗的性格异军突起,其"似狂似怪"的画风与主流风气格格不入,却又是那样的闪亮人眼。
他博采众长,打破世俗,反对师古不化,反对循规蹈矩,强调个体的独特性,高度推崇原创性,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他的画作具有别样的风范。
《墨竹图》可谓他的经典名作,用笔自由飞纵,浓淡笔法间,新竹与老竹交相掩映,极富立体感。竹叶舒展放纵,自由洒脱,无拘无束,每一片都像要表达自己的声音。
这已经完全不同于此前一些画家的风格,每一笔似乎都渗入郑板桥的灵与肉,魄与魂。他作画时面对的是竹子。
但是下笔时却是他心中的思想,这种润色后的竹子落到纸上,更加饱满,更加富有个性,因外形的看似不像而更多的拥有真正的生命。出现这种效果,就是因为他率真通达的性格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每一片叶子当中。

2.入世必然催发的劲峭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郑板桥在画竹艺术上的成就,全是因为他入世的深刻。在画作《墨竹通景图》中,郑板桥用笔利落潇洒,干湿兼顾。
这幅作品在经营位置上节奏紧凑,构图较为饱满。画中竹叶密集,重重叠叠,交叉繁复,厚重深远。无论从构图还是用墨,处处显露出一种成熟圆润的特点。
整个画面看似纠结,实则在每一个小小的布局之处都思路清晰。重叠的叶子是一种状态,叶片稀薄的时候又是一种状态。
修竹历经雨雪严冬都傲然矗立。用特有的冷静、平和之态,与外部世界统一和谐。透过整幅作品远近浓淡的格局,似乎能感受到自己置身于纷繁多变的大千世界。
告诉人们处境不同,则用不同的方法对待,正像题款中所说,"一丘一壑之经营,小草小花之渲染,亦有难处,大起造、大挥写,亦有易处,要在其人之意境何如耳"。
这是郑板桥几十年真情入世的体验。

3清净无为崇尚的冲淡
道教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一大精神支柱,郑板桥自然也深受影响。道家讲究清静无为,无欲而治。郑板桥性格中也就不缺少这种淡薄自然的特点。
他的墨竹图作于61岁那年。图中仅有三株重墨修竹,两支浅墨竹子,笔法随心所欲,浓淡对比恰到好处,使修竹真正地具备了生气,拥有与人平等和谐的地位。
这种以意境取胜,以及以少胜多的笔法更是他的重要创作理论思想。他深谙道学辩证理论,讲究含蓄,追求简洁,又不经意地予以暗示,让人回味。
他往往用大量留白,只以一支竹子取胜。他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做到胸无成竹,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无即是大有,是"忘情心手,趣在法外"的结果,也是其师法自然的积累。
他的作品从里向外透露出一种不为利禄、名声富贵等外物所牵累的平常心,传达一种放弃名利、一切顺其自然的自然之情和两元及多元的辩证轮转。
他笔下的修竹告诉人们,应恬然淡泊、顺其自然,生活虽苦却要充满诗意,不管外界如何纷扰,只要保持内心安宁平静即是幸福之所在。

4深厚根基体现的包容
《兰竹石图》创造性地与"个"字、"人"字进行巧妙地叠叶,采用对角余线的构图,以浓墨给出丛生的兰草和竹子,以淡墨画石,石头苍劲坚硬,兰竹轻柔俊秀,呈现刚柔并济之态。
以岩石为基,承载包容一切,兰竹不动声色间磨去那突出的棱角,"容纳百千端"悄无声息却跃然纸上。
郑板桥《墨竹图》中的竹叶,是他以书法为画法的创造性用笔体现,每片叶子都好似书法中的一个笔画,暗合书法的一提一顿,于顿挫中隐见正反转折。
待要细究其来龙去脉,却又感觉因其无拘无束而无从下手。这种自由与集中的深度结束合,让作品气味隽永,寓意深远。
没有深厚的书法与绘画功底,一般画家是无法达到这种境界的。郑板桥是个有着多重性格的人,他天真不失精明,精明却不狡诈,淡薄随性绝非目无章法。
这样一种包容自由的性情成就了他的诗书画三绝。"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狂放的笔法、坚强的诗意,与修竹的坚贞相印相融,达到诗书画的完美统一。这首诗及画是郑板桥人生的真实写照。

三、小结
与其说郑板桥画竹最有名,不如说他是爱竹最著名。郑板桥爱竹可谓"走火入魔",有无竹不入居之说。
现实生活中他周边竹林环绕,艺术创作更是以修竹为中心,演绎出多姿多彩的笔法和画法,创作出一幅幅名传后世的佳作。
历来文人雅士称竹为"君子",以其虚心、有节、根固、随遇而安、挺拔凌云、经风傲雪,与郑板桥可谓身心相印。
郑板桥笔下的竹子不仅是一种植物,而是一种品质,一种意境,是他复杂多变的思想影像,是他人人平等的博爱体现。他的伟大人格就像竹子一样,挺拔不屈,这使他成为文化长河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艺术概论》;
《郑板桥书画鉴赏》
文/史海观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板凳
发表于 2022-11-10 19:01:18 |只看该作者

郑板桥为什么画竹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不是因为他爱竹

郑板桥为什么画竹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不是因为他爱竹                                                         2022-11-04 12:03                                       

                                       

竹和兰是郑板桥艺术创作中两个永恒的主题。“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是他最向往的生活,看来再古怪的人,也逃不出田园归隐、远离尘嚣的传统文人理想。
郑板桥一生都在画竹。少年时代,在真州毛家桥读书时,他喜欢“日在竹林中闲步”。夏天,他卧躺在竹林中的小榻上,观察体会竹的各种形态。长大后家中和做知县时的衙斋房前屋后都种了大量的竹子,是为观察窗纸上一片凌乱的竹影,体会大自然赐予的“天然图画”。日积月累,郑板桥熟悉了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竹子的生长规律和形态,他的画中有翠嫩朝气的新竹、褐迹斑斑的老竹,夏日清新的晴竹,潇湘滴沥的雨竹,水乡之竹、山野之竹、房前屋后的居家之竹……形态无一雷同。从小到大,再到垂垂老矣,竹跟随郑板桥出仕为官,陪伴他闯荡扬州,目送他落叶归根,不离不弃。郑板桥说,不是我爱竹,而是竹偏爱我,人与竹,竟如同一对情侣。
郑板桥喜欢独树一帜,“板桥诗文,自出己意”,画竹也“不肯从人法”。他留下不少画竹的“实操技巧”,如画竹叶要有阴阳、老嫩之分,不能“粗如桃叶”也不能“细如柳叶”,叶少而突出竹子劲节,叶肥会增长其青翠感,但只要不失竹意,也可任意发挥。郑板桥的墨竹经过高度概括、夸张、变形和删繁就简后,只留下了墨竹清瘦极简的神韵。
中国历代画家创作大多数都有写生经历,这也是他们走遍名山大川的意义所在,但画家在作画时,并不对着对象画,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形象记忆, 按照心中已经存在的美的形象挥写。在下笔以前,画家对于章法、形象以及要表现的意趣,已经烂熟于心, 即所谓“如在笔底,如在目前”。

宋代苏轼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后人总结为“胸有成竹”。郑板桥将这一理论上升到了哲学范畴,他认为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为在“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对竹观察久了,自然可以做到胸中有竹,不过笔下画的未必是脑海中的形象,随时可能出现定则之外的天然意趣。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
郑板桥不仅画竹,还写过画竹史,对苏轼、文同、吴镇、徐渭、高其佩、石涛等人的墨竹系统研究了一番。在《墨竹图》中,他把自己的名字和苏轼放在一起:“一节一节一节,一叶一叶一叶;浑然一片玲珑,苏轼文同郑燮。”
晚年,板桥回故乡兴化,买了块地搭建房屋,取名拥绿园。一生钟爱翠竹的郑板桥自然少不了在园中植竹,“绿竹横窗,可作入诗囊之料”,实现了他“窗里幽兰,窗外修竹”的人生理想。
展览中有一幅《峭壁兰图》,以峭壁缝隙中顽强生长的兰为描绘对象,位列国家一级文物。画中题诗“峭壁兰垂万箭多,山根碧蕊亦婀娜。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何”。
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一箭一花者为兰,有香味;一箭数花者为蕙,无香。北方有兰无蕙,南方有蕙无兰。从宋代起,兰花就被文人列为绘画对象,是为高洁的象征。史载北宋米芾留下一幅《梅松兰菊图》是最早画兰的文献记载。宋末元初的郑所南,以“墨兰图”抒发亡国之痛,郑板桥自诩为郑所南后裔,对其所画兰花极为推崇。
郑板桥之前,画家写兰,多写庭院或盆中之花,兰花叶子细长柔弱,憔悴倦思。郑板桥笔下的兰花,却多出自山谷,谓之“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知留与伴烟霞”。板桥画兰用笔直来直去,逐步顿挫,力劲而不缺乏宛转,花势雄浑。清代杨鹿鸣评价郑板桥的兰:“贵秀逸而非柔媚,贵奔放而非粗野,贵峭健而非生硬,贵朴茂而非拙塞。”这句话也解释了郑板桥兰花所独有的“春夏气”。板桥所画兰花,不仅生在旷野山谷,且叶短而有力,花劲而飘逸,正是茂盛花开时节,香气飘散数十里,春夏气应指的是这种生命力。他曾略带优越感地对比说,石涛画兰只是副业,而自己一辈子都在画兰,是专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22-11-10 19:08:13 |只看该作者

继郑板桥之后,当代中国画竹第一人——梁建甫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2-11-10 19:09 编辑

继郑板桥之后,当代中国画竹第一人——梁建甫                                                         2022-11-10 17:10                                       

    在中国绘画界,谈到画竹,你会想到谁?不太了解中国绘画史上可能想到郑板桥,其中古人擅画竹的人极多,传世的名作也不在少数。早在唐代白居易的《画竹歌》中就说:“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竹作为岁寒三友之一,本身绘画难度之大。而说到当代画竹,能够拔得头筹的非梁建甫莫属,他开创了一种前人未曾有过的画竹境界,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代绝唱。

艺术简介
梁建甫,又名追禅;字萧剑,号沐剑,五柳一怪, 别号有福。三枝堂主。1968年出生于河南,曾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级研修班李志向花鸟画主题性创作专项研修班。
中城院文化院院士
河南省书协、美协会员
包头市兰亭书画院副院长
北京墨笔文化特聘艺术家
首都艺术家网艺委会委员
南京市百家书画院执行院长
中国书画人才海选华夏之星
中国花鸟画主题性创作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文化发展委员会特聘书画专家评委
【参展记录】
2009年作品《春耕》获中国书画报举办中国画大展入选奖
2012年作品《报春图》入选华夏之星全国中国画大展
2013年作品《丰歌》获河南美协新人新作品展优秀奖
2014年12月在河南腊梅园成功举办“踏雪寻梅”个人画展
2015年到日本.韩国进行书画交流
2016年1月在北京伍佰艺美术馆成功举办“追禅惜缘”个人画展
2017年8月作品《百鸡图》获华夏之星全国书画人才海选第二届中国画金鸡奖
2017年10月26号作品《紫气东来》作为国礼赠送土耳其大使馆
【艺术特点】
梁建甫从明末的大写意花鸟画中汲取营养,学习郑板桥画竹的运笔方法。梁建甫的特点在用墨方面,强调干湿互补。用湿笔画竹,有一种别致的美感。仿佛竹子表面凝结了一层水汽,水汽升腾成烟雾,烟雾包裹着竹子。重传统,而不被传统束缚,以书入画和大写意技法,梁建甫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创作的灵感就这样涌出,劲节高风,风骨飒然。
【拍卖记录】

《戏宝图》于2021年在北京传世春季拍卖会上拍出46万人民币的价格
【作品欣赏及名家点评】

知名博物馆原副馆长 鉴定专家 文博品鉴专家邓丁三:唐代诗人刘禹锡—首咏竹诗里有这样两句“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竹子,因其挺拔俊秀,广为古人都喜爱竹子,昊道子就是国画墨竹始祖。而这幅《竹石图》已展现惊人的笔墨功夫,梁建甫的功夫来源他对于宋画的极致双钩临摹,对于绘画的形态把握地极其到位,并且在没骨法上得到了北宋人的真传,所以他的用笔兼工带写,物象似与不似之间的高妙境界,在墨法的呈现上,更是达到了惊人的造诣。梁建甫先生有着“当代画竹第一人”的美誉。

中国国家博物院原副馆长马英民:梁先生这种墨色的交叠使得整幅逐字的层次感极为鲜明,梁建甫作画必定亲自研磨,他曾说研磨的过程不仅是磨炼心性的过程,更是构思整个画的过程,并且自己研的墨,能够更好地控制好笔墨的层次,所以我们来看这件《墨竹图》,不仅在线条上丰腴当中带有灵秀之气,在笔墨的层次变化上,更是将竹子摇曳的神采展现得极具层次感。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张之铸:中国画可以写实,也可以写虚,“实处”表现的是作者的点画之功,而“虚处”则表现的是作品的艺术感悟力和笔墨功夫,对于一个画家而言,这两点缺一不可,而梁建甫则是这方面的大师,他从古人那里学到的造型能力,让他的实处更具传统功力,他擅长没骨法,奠定了他的笔墨基础。笔下的竹子疏朗多姿,斜伸贯穿整个画面,生动可爱。竹叶以秃笔浓墨画成,笔墨瘦劲苍健。淡墨写枝,笔力劲辣,偃仰有致。
世上有很多美妙的风景,为什么要看竹子,从梁建甫的画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读画清心时品茗,画要看进去,画要记心中,就像饮下香茶,回味无穷。画有特别味道,梁建甫画的墨竹也有这个味道,简单,天然,不受约束。而竹画是中国绘画特有的题材,历史悠久。中国人爱竹,不仅仅爱竹子的清雅澹泊,也是勉励自己像竹子一样有傲然风骨。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留下的审美意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0-6 11:27 , Processed in 0.01132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