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辙:在苏东坡光环的掩映下,他走出了别人的眼光,书写人生精彩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8 04:52: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辙:在苏东坡光环的掩映下,他走出了别人的眼光,书写人生精彩                                                         2022-11-27 11:26                                       
                                       

苏辙:少年气难回,老者百事衰 都说在“唐宋古文八大家”中,存在感最低的是曾巩,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人们在数这八人时,往往在曾巩处卡壳,其中最讨巧的当然是“三苏”,一下便背去了三位,绝无弄错的道理。
但是我在想,如果没有苏东坡呢,这苏洵和苏辙是否可位大家之列,这就很难说了,至少可以认定,如果只举“四家”,那必定是韩柳欧苏,当然,这“苏”是指苏轼,断然不会冠在他人头上的,尽管我认为写政论文,苏辙要高出一筹。
苏辙是苏轼之弟,但他的声名与乃兄的差距是相当大的,于诗词,数千首中,竟无一首能让人熟背之作,于文章,想必读过的人也不会太多,观其兄长,于诗词,“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家吟户诵之句数不胜数;于文章,谁又不识得那前后《赤壁赋》及《石钟山记》、《留侯论》等等,可以说二人就不在一个层级上相比较。

但是,苏辙的官却比他哥做得大多了,苏东坡最多是做到知制诰、翰林学士,充其量算得上是朝廷秘书长级别,而苏辙不仅代理过太尉,那是国防部长,而且还任门下侍郎,这可是相当于副宰相级的高官,妥妥的国家领导人,二人的差别有点像曾巩和曾布两兄弟的关系。 这其实真不能怪苏辙,苏东坡乃旷古奇才,诗文书画都是顶级人物,不说综合项,即使是单项成就,随便放在哪个类别,也都是神级的存在,再加上“东坡肘子”等趣闻逸事助阵,说个空前绝后绝非过誉。
那么,除了在才情上的差距外,这兄弟二人还有哪些不同之处呢?其实如果看他两人的文章诗词,感觉并无太大的差距,要说苏东坡于政治敏感度不足,可是看一下这苏辙的文章,过激之处远超乃兄,但于声名上却总是差了不少,可以说,他是在哥哥的光环照耀下,只剩下一个模糊身影之人。

但是,相对于兄长那如太阳般耀眼,苏辙恰似一轮明月,他不慕荣利、精诚守拙,恬淡寡欲,在大宋文学的星空中散发着清辉,我读他有一句诗为“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长傍溪。”不知是否暗合此意,不过,倒是觉得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有盗版之嫌。 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州人,进士出身,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外放,哲宗时入朝,不断升迁,位列执政,又因上书谏事被贬,及蔡京弄权,再降再贬,以太中大夫任致仕,闲居许州,年74逝世,孝宗朝追謚“文定”。
19岁时,他与父兄同时赴考,父亲苏洵落榜,而他与苏轼同时高中,想必老父亲在高兴的同时,心中必定也有些酸意,但他这两个儿子当时廷试时的文章却是轰动整个朝堂,以至于仁宗高兴地说,“从此朕得了两位宰相之才!”

但是,后来真正成为朝廷宰辅的是苏辙,而苏轼则在赢得巨大声名的同时跑偏了,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最终是死于常州。 相比于苏轼的外露和豁达,苏辙要内敛了许多,如果说苏轼是一个豪放的文人,苏辙就是一位儒家正统文士;但是,对苏辙来说,这并不是他的全部,他豪放起来,比起苏轼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比之更为激烈。
但是,人们现在一提起苏辙便会说是苏轼的弟弟,他似乎一直是活在兄长的光环之下,其实这也太小瞧了苏辙,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在政论文上取得的成就比其兄长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名列“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绝对不是靠着哥哥的声名上位的,不然,那曾布如何没有如此之殊荣。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这是他的《六国论》,着重探讨了六国当时应采取的自安之计,全文抓住一个“势”字,站得高、看得远,从大处着笔,高谈阔论、说短论长,颇具战国策士纵横捭阖之风。
苏辙不仅政论文写得是极好,并且他的散文游记也是独树一帜的,但与苏轼《前赤壁赋》中寄内心与山水日月的阔大不同,他是在欣赏周遭景致的同时,将人生哲学深嵌其中,虽说在欣赏性方面不及苏辙,但如细品,还是能看出二者有异曲同工之感。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
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这是他的散文名篇《黄州快哉亭记》,也是我读他不多的文章之一,此文笔力之劲堪称极品,他先从建亭之意到目及所至而阐发历史之联想,议论加推理,环环紧扣,张驰有度,围绕“快哉”二字,畅加洗发,风格雄放而雅致,笔势纤徐而杨达,叙议结合,清景交融。

文章如他的为人一样,从容缓慢,情韵十足,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山流水,顺势而下,磊落跌宕,分外远致,体现了他汪洋澹泊的文风,又是他人生哲学的抒发。 此文作于他贬官之时,在艰难困境中依然随时感受美,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的瞬间,他秉持洒脱达观的人生态度与世沉浮,无往而不乐,无处而不快,快哉快哉!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的本色,他的性格淡定守直,一生从未因环境改变而有过变化,仕途畅顺之时,他无“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狂放;落魄失意之际,亦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生中既有积极进取的入世激情,又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禅理慧根。

众所周知,他同兄长苏轼的感情深厚,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对情感笃厚龙凤,一生相互敬重,相互帮助,夜雨对床,思念无尽,苏轼所写作品中,提及“子由”的多达百余首,兄弟情深可见一斑。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水调歌头》让人们竟相传唱,引发多少人为之挥泪,他思念的不是别人,就是自己远在他乡的弟弟苏辙;作为不世之天才,苏东坡是幸福的,少年时有弟弟作伴,成名时有弟弟对酬,失意时有弟弟安慰,危难时有弟弟扶持。没有苏辙的支持,苏轼走不下来他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故而林语堂曾说:“往往为了子由,苏东坡才能写出最好的诗。”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樽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这是苏辙收到苏轼中秋词作后,于第二年中秋同兄相聚之时所写,亦是一首《水调歌头》,其中是否有同兄长比试的心理是可以猜度出来的,然而,“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这高度几人能攀比一二? 所以,苏辙的这首词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相比,那对兄弟情谊的美好向往及人生哲理的思考,肯定是相形见绌的,但是,他的词意集抒情、写景和说理于一炉,也自有其出彩之处。
苏辙的一生虽然写有两千余首诗词,但重点还是放在古文上,他提倡“养气说”,认为文章是人精神气质的表现,最重要的是内在情感的丰富,而“气”则是要通过自身的修养获得,是一种展现自我的精神状态,表现在文中就会形成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然而,他的文章却又显得平和淡然,呈现的是“冲和淡泊,遒逸疏宕”,内心汹涌澎湃,化为文字却又似波澜不惊,故而明代文学家茅坤说他的文章是“片帆截海,澄波不扬……”,显出的是一派的沉静和淡定。 苏辙的一生其实是很坎坷的,高中进士后的他也是意气飞扬,任职中廷,与苏轼的保守不同,苏辙是趋向改革的,他在《臣事策》中曾言:“天下之事,任人不若任势,而变吏不如变法。当今之世,不变其法无以求成功。”这立即引起正在积极筹备变法的王安石的重视。
于是,王相将其安排在专门为变法而特别设置的三司条例司中,要知道,这个机构是变法的核心机构,也就是大宋经济改革特别委员会,掌管新法条例制订和颁布,不是高才和王安石信任之人,是肯定不可能在其任职的,此时的苏辙刚年满30岁,可谓春风得意之时。

但是,他很快发现这些措施有很多的不妥,尤其是青苗法,严重地损害了民众的利益,于是,便上书朝廷反对此法的推行,这当然引得王安石不满,苏辙也自知在京师呆着定是难过,于是,他自乞外放,随后便离开了京城,一手好牌被他打得个稀烂。 京师三日雪,雪尽泥方深;
闭门谢还往,不闻车马音;
西斋书帙乱,南窗初日升;
展转守床榻,欲起复不能;
开户失琼玉,满阶松竹阴;
客从远方来,疑我何苦心;
疏拙自当尔,有酒聊共斟。
说是外放,其实是贬官,他干脆远离官场的是非中央,这首《南窗》便是他递上辞呈后在家候命时所写,以淡远之笔,抒愁苦之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是苏辙诗风的最佳体现。
苏轼对这首诗有着高度的评价,据传手抄百份送人,“以为人间当有数百本,盖闲淡简远,得味外之味。”后人称其大有“王维辋川遗意。”

在此后的十多年中,苏辙一直在地方上担任品阶很低的小官,当苏东坡在黄州高歌“大江东去”时,他正在筠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高安当盐酒类的收税官,成天拿着个算盘去市场同小商小们贩理论收税。 其自述为:“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好悲催,好讽刺。
再后来,因受到哥哥乌台诗案的牵连,一直是处于被打压的闲置状态,直到47岁上,方才被授歙州绩溪县令,好歹也算是一方土地的最高长官了,其仕途之坎坷,在那个时代的进士中也算是极少的。

作为一名来自巴蜀之地的士大夫,他对民生的艰辛还是有所了解的,苏辙本身就是一个宅心仁厚之人,所以,在他的管辖之地,他一心为民,清廉为官,深受士民爱戴和拥挤,史载,“苏公谪为令,与民相从,社民甚乐之。” 年仅10岁的哲宗继位,高滔滔听政,启用旧党,尽废新法,苏辙迎来了春天,他被调任京师,先是任职右司谏,然后便一路飚升,6年时间便做到了尚书右丞,行宰相之职,他呕心沥血,勤于政事,是他一生最高光之时,以至于后人有说“元祐之政实为苏辙之政。”
这样的说法其实是有些过誉了,不说这时的他远达不到左右朝政的地步,那包括文彦博在内的重臣才是朝堂上真正的大佬,何况,自仁宗以下,大宋王朝无论在哪方面,都呈下滑趋势,说勤勉为政足矣,要说政绩如何,却无什么能拿得上桌面的。

及哲宗亲政,任用新党,重启新法,苏辙又遭贬谪出京,去汝州任职,他一如既往地亲民勤政,廉洁奉公,以民为本,大力发展经济,取得显著的成效,离任时竟呈万民流涕相送之状。 哲宗短命,徽宗上位,任用蔡京等人为政,党祸复起,接下来的苏辙便再无翻身之日,在一贬再贬之后,任一个闲官迁居颍川,即今河南禹州一带,过着田园隐逸般的生活,时年约65岁。
他自号“颍滨遗老”,闭门谢客,不关心世事,终日只以读书著述为乐,且对佛家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常静坐参禅,直到9年后撒手西去。

《宋史·苏辙传》曰:“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 心是道士,身是农夫;误入廊庙,还居里闾;
秋稼登场,社酒盈壶;颓然一醉,终日如愚。
这是苏辙写的一篇《自写真赞》,也就是一幅自题小像,我们从中就能看出他随遇而安的秉性,他一生的偶像并不是兄长苏轼,而是“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尽管他在文字上努力追赶苏轼。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的道士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道家弟子,而是孤高超世的闻道者,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也许,正是这道统存心,一直伴随着他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初心不改,安贫乐道,即使“此身已分长贫贱,执爨缝裳愧老妻”,他也无怨无悔,一如既往,也是苏辙一生的精神追求。

苏辙虽然是位文学家,他也极有文才,也极有使命感,也极豁达,从各方面都可以看作是小一号或N号的苏东坡,但相对于苏轼27卷著作,苏辙竟高达近百卷,如《老子解》、《诗论》等等,那可以说是秒杀其兄的。 但与其兄长相比,政治色彩要浓太多,而且在对朝廷的责任感上,他比苏东坡要执拗得太多,一生所上奏章150多篇,其谏文语言之激烈超乎寻常臣子,这似乎同他的性格有些不符,也说明他内心儒家以民为本对其的影响力。
他虽然内心平和,但却怀有强烈的爱民之心,对有损民众的措施会不顾一切进行批驳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而且不管是在上升之时或低谷之际。

平心而论,苏辙的奏折中很多都带有偏激的倾向,言语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幸好他是处在宋代优渥文士之时,不然,这脑袋怕是早就保不住了。 苏辙虽然并无突出的政绩,但从有限的记载来看,他是一位勤政为民、刚正方直的官员,一生宦海浮沉,历经坎坷,但他时刻保持恬淡虚静、忠直简朴的品格,处逆境而浑然如常。
以“辙”入名者极少,其父希望他如车辙一般,既能负重又不引人注目,成人之美,低调务实,暗合厚德载物之意,而苏辙的一生,也正是与他的名字一般,不避劳苦,隐忍前行,有车过处必有辙,大宋朝堂上,他是一道不可忽略的风景。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11:08 , Processed in 0.00865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