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晚年的郭沫若,更应被同情而非嘲笑,临终前一句话,尽显书生本色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2:23: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晚年的郭沫若,更应被同情而非嘲笑,临终前一句话,尽显书生本色                                                         2023-01-14 12:19                                       
                                       

我以前所写的东西,严格地说,应该全部把它烧掉。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先生因病逝世。
对于郭老的评价,品史君认为很复杂。不管怎么说都会有人不满,怎么说也都显得不合适。

85年的人生中,他有着多重身份,既是走在时代前列的革命者,又是近现代文坛举足轻重的文学家,还是一位有名的考古学家。仅凭这些文学成就,就够夸郭沫若吹嘘一辈子,也足以让我们献上足够的尊重。可在民间提到这三个字的时候,他的风评却并不好。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郭沫若为这是渣男一个。特别是鲁迅先生在和郭沫若“战斗”时,将其称为“才子加流氓”,引来许多人的赞同。

生活中常讲“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每个人的心中形象都是不一样的,这无可厚非。可关于郭沫若的评价,为何两极分化如此严重?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在晚年的时候又说了一句什么样的话,让他重新拿回“书生”的名号。
私德失守
在年轻的时候,郭沫若的生活并不检点。之所以称他为渣男,也正是因为生活足够风流。85年的人生中,郭沫若一共有过三段婚姻,生育了11个孩子,和4个女人关系不清不楚。堂堂一个文字工作者,“文”的底线和“文”的骨气呢?这样的行为是否符合国人的三观?
现在社会经常会被父母催着回去相亲,封建时代则大有不同。一旦有消息就是通知你回去结婚,郭沫若也不例外,他和一个叫张琼华的女人完婚了。在婚后的第五天,他就选择离家出走,张琼华就这样守寡了68年。不像鲁迅一样,给予妻子一点生活资本,张琼华抑郁而终。

郭沫若把张琼华抛弃之后,在日本遇到了佐藤富子,没过多久二者就开始同居。这段时间里,佐藤富子一共为他生育了5个儿女,甚至为了郭沫若违逆自己的父母。后来郭沫若抛弃妻儿回国,留下佐藤富子一个人养育五个孩子。
在回国后,郭沫若又和于立群在一起。本以为这是他最后一个女人,实则他还和其他女人暧昧不清,其中包括她的姐姐于立忱,并为其育有一子。于立忱在得知后无法接受,选择结束了自己的命运。于立群在得知这件事之后也无法接受,和姐姐走向同样的道路。

文人之骨
诸位或许都忽略掉了这样一个细节,郭沫若之所以抛弃佐藤富子回国,是因为心系着祖国。当时他被迫流亡日本,得知国内战争爆发后,随即和妻儿离别。个人和民族大义面前,他选择了后者,如果不是内心的真实情感,晚年的他或许真的会有幸福的生活。

在回国之前,郭沫若写了这样一首诗《归国杂吟》。全诗读起来令人热血沸腾,表达自己为了救国愿意牺牲一切,只要埋骨神州便已足矣,血泪情感全部糅合在了一起,这样的精神令人由衷地敬佩。战争期间,因为贡献突出,还被授予“国军中将军衔”的称号。
离世之前,郭沫若说了这样一句话:“往事何堪说,念人生消磨寒暑,漫营裘葛”,人这一辈子,过的时间无非是春夏秋冬,所求无非是温饱和睡得地方。这样一位曾经的革命战士,直到离去的这一天仍然展现着书生本色。

品史君说
在品史君看来,忽略个人的生活之外,郭老真的是一位性情光明磊落的真君子。他有血性,敢写任何“声讨”百姓敌人的文章。之所以这样洒脱,和他个人性格有很大关系,明人不做暗事、爱憎分明等等。在国与家不能两全的同时,毅然选择了后者,必然是铁骨铮铮的代名词,你认为呢?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2-7 12:43 , Processed in 0.00786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