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26年郭沫若初见33岁的毛泽东,竟联想到辅佐刘邦打天下的这位功臣之“状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5 21:02: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926年郭沫若初见33岁的毛泽东,竟联想到辅佐刘邦打天下的这位功臣之“状貌”                                     2023-03-04 09:31                                       

          在毛主席的遗物中,有一块欧米茄机械表,其的外壳呈圆形,直径4厘米,“12”数字下有“OMEGA”(欧米茄)字样,表带是棕色牛皮制成的。是一块不寻常的表。这块表是重庆谈判期间郭沫若先生送给毛主席的。毛主席非常珍惜这块表,一直戴到逝世。
这块手表真实见证了毛主席后三十余年的革命历程,也凝聚着毛主席与郭沫若先生之间的非同寻常的深厚情谊。
郭沫若与毛主席的第一次会面,颇具传奇色彩。

1926年3月,大革命的浪潮把毛主席、郭沫若二人推到了南方革命的策源地——广州。
1926年3月,经瞿秋白推荐、中共组织的安排,郭沫若出任广州大学(即今中山大学)文科学长。郭沫若和郁达夫、王独清于3月18日离开上海,23日抵达广州后,到码头接郭沫若一行的是广东大学担任教授、同时兼任黄埔军校军事教官的成仿吾。
到了广州找到旅馆,把行李安排好之后,郭沫若顾不上车马劳顿,就和成仿吾一同到林伯渠家拜访。
林伯渠,早年留学日本,加入过同盟会,是一位革命元老。国共第一次合作时,共产党人林伯渠担任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农民部长。在当时的革命队伍里,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
郭沫若一行人到达林伯渠家还是上午,恰逢林伯渠有事刚出门不久,家里人让他们在屋里坐等,说很快主人就会回来。
让郭沫若没有料到的是,在林伯渠的书房里,还有另一位客人在等候着。这位客人就是来与林伯渠商量工作的毛泽东。
毛泽东此时是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

郭沫若等人被引进书房,先已坐等的毛泽东立即十分礼貌地站了起来,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成仿吾因为到广州已有些时日,和毛泽东有过接触。但郭沫若和毛泽东此前却未曾谋面。
彼时,毛泽东在风起云涌的革命大潮中崭露头角,而郭沫若在文坛上已是人人皆知,中外闻名。此刻,这两位青年才俊在林伯渠书房会面,对于双方,不能不说是一件快慰平生之事。
1932年6月郭沫若在自传《创造十年》里,用看似十分平淡,实则饱含深情的笔触,记述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见,以及他对毛主席的最初印象:
  太史公对于留侯张良的赞语说:“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吾于毛泽东亦然。人字形的短发分排在两鬓,目光谦抑而潜沉,脸皮嫩黄而细致,说话的声音低而委婉。不过在当时的我,倒还没有预计过他一定非“魁梧奇伟”不可的。
  在中国人中,尤其在革命党人中,而有低声说话的人,倒是一种奇迹。他的声音实在低,加以我的耳朵素来又有点背,所说的话我实在连三成都没有听到。不过大意是懂到的,所谈的不外是广东的现状,仿吾在旅馆里早就告诉我们了。
郭沫若以一流文学家简练含蓄的笔触,形容青年毛主席给他的第一印象,如同司马迁看到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画像的印象——“状貌如妇人好女”,即毛主席男带女相,清秀俊美。从气质上讲,青年毛主席儒雅文静,为人“谦抑而潜沉”,不大声说话,不像有些革命党人喜欢高谈阔论,喜欢动辄教训人,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毛主席第一次见郭沫若,其印象如何,没有文献记载,留下了一个历史谜团。

当时毛泽东正在广州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以为让像郭沫若这样闻名遐迩的诗人来讲讲课也很好。于是,过了几天,毛泽东就专程来到郭沫若的家里邀请他,郭沫若欣然答应。不久,毛泽东便亲自陪同他去农民运动讲习所作报告。
后来,广东东山青年会邀请毛泽东、郭沫若去作演讲,两人欣然而往,当场各做了一番精彩演说。
1926年7月9日,北伐战争打响。当国民革命军攻占武汉后,国民政府也迁都武汉。不久郭沫若身为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秘书长,又奉命从汉口搭船,到江西九江去做政治工作了。
北伐军占领武汉三镇不久,广州国民政府也迁往武汉。毛泽东在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
郭沫若此时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主持政治部日常工作。根据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的命令,政治部工作重点“偏重在农民运动方面”,因而他们之间不但在工作上有密切配合,而且在个人友谊上也更加深了。许多年后,毛主席还在给郭沫若的书信中提及“武昌分手”之事,难忘那段深厚革命友谊。

郭沫若赠送给毛主席的瑞士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毛泽东参加了“八七会议”,发动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而郭沫若则参加了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政治部主任兼宣传委员会主席。起义失败后,郭沫若逃亡香港,后到上海,接着又流亡日本十年,直到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才回到祖国。
1945年春,郭沫若对一位与他亲近的青年说,自己最崇拜的人是毛主席,这不仅因为毛主席已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席,更因为他对毛主席的才华和人格力量的“崇拜”。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谈判。谈判期间,郭沫若终于和崇拜已久的毛主席再次相逢。
一日,毛主席在桂园接待各界人士,郭沫若在座。谈话快结束时,毛主席从衣袋里掏出一块老怀表看时间。郭沫若见这块怀表已经很旧,以为毛主席目前正在和国民党谈判,应该有一块更好的表,便立即把自己的瑞士名表摘下相赠。
毛主席对郭沫若的这一赠品十分珍视,曾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起这块表的来历。
1949年1月,沈阳各界举行欢迎从香港归来的民主人士大会。会上,郭沫若公开表示,今后要“以毛主席的意见为意见”。
开国大典时,郭沫若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无党派人士给毛主席献锦旗,锦旗上大书:“我们永远跟你走。”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1-19 17:21 , Processed in 0.007272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