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吉思汗到底是蒙古国的,还是中国的?现在终于弄清楚了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15 03:43: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成吉思汗到底是蒙古国的,还是中国的?现在终于弄清楚了                                                       

2023-03-12 07:05                                       

           对于成吉思汗这位骁勇善战的帝王,我们很难用“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样一两句话就能概括评价。他曾经一手打造出一个庞大的帝国,地跨亚欧两个大陆。只不过打下了江山却没有很好地维系方式,因此元朝很快也就衰亡,分崩离析了。
元朝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对其的研究还是不断在推进。关于成吉思汗的国籍归属问题就是历来争论的焦点之一,因为蒙古这个地方曾经闹过分裂,现在已经分为外蒙古和内蒙古两个地区。这样一来,成吉思汗到底属于蒙古国还是中国就成了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好在如今终于还是弄清楚了。

成吉思汗的功绩 成吉思汗出生贵族,他的父亲就是部落首领。只不过他并没有那么幸运,他所在的部落并不强大,父亲也在他年幼的时候就被杀害了。他是在母亲的养护下长大,虽然少了父亲的帮助,但作为一位天生的王者,他还是小小年纪就表现不俗,十八岁不到就成了草原上公认的英雄。
后来他所在的部落再次遭遇袭击,这次因为有成吉思汗在,这个部落不用再遭受一次打击。他带领自己的族人奋起反抗,很快就转危为安,甚至还夺取了对手的领地。成吉思汗不仅报了杀父之仇,还一下子成为草原上的新王,一时之间名声大振。

与很多草原部落首领不同,成吉思汗十分具有远见,他明白草原的各部落要发展,就必须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具有更强大的力量。蒙古向来就崇尚武力,是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要想统一各部,必须要以实力说话。于是,成吉思汗踏上了征战之路,依靠着强大的军事才能,他不断取得胜利,在一点点征服之中他的势力也逐渐加强,最终统一了整个蒙古族。
成吉思汗最大的功劳也在于统一了蒙古族,这是他的孙子忽必烈能够扩大版图,开启元朝盛世的基础。所以对于蒙古人来说,成吉思汗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而对中国人来说,成吉思汗也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人物。虽然他在位期间并没有进攻过中原地区,但按照出生地来论算,成吉思汗也应当是属于中国人。

成吉思汗的出生地 按照出生地来计算,成吉思汗生长的地方确实是在现今的蒙古国,但是这个地方在当时却被称作金国。而金国这个国家比较特殊,他也是中国历史发展当中的一环。唐朝灭亡之后我国就开始了五代十国时期,后来宋朝建立,统一了中原大部分地区,而此时北方还有辽金二国存在,于是就出现了辽、宋、金三国并立的局面。
后来宋朝被金国所吞灭,也开启了一个较为强盛的朝代。如果把金国也认做是中国历史的一环,那么出生在金国的成吉思汗属于中国也是毋庸置疑的。成吉思汗一统蒙古之后就顺势吞并了西夏和金,建立了元朝,只是元朝短命,很快又被明给推翻了。明朝建立以后对北元也是一直穷追猛打,不过并没有彻底消灭蒙古族。这个地区又一次变成了多个部落,威胁力大大降低。

等到了清朝时期,一些蒙古部落为了生存,纷纷向清朝俯首称臣,蒙古的很大片领土也划入了大清的版图之中。所以成吉思汗属于中国,更加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争议的原因 现在之所以要讨论成吉思汗属于哪国,主要的原因是蒙古族曾分裂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属为两个国家,这就让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又变得模糊了。本来清朝已经统一了蒙古草原,蒙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到了晚清,这一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1911年的时候,蒙古宣布独立出去,虽然当时是他们当方面的宣布,但实际上海是这样操作了。民国的时候双方政府签订了《中苏蒙协定》,这份协议基本就肯定了蒙古的自治权,所以对中央对蒙古的统治力就减弱了许多。
到了1945年这个节点,南京政府又一次需要处理蒙古国问题。这次因为同苏联都是二战战胜国,需要顾忌彼此的面子,所以就让蒙古人自己决定去留。最后就是外蒙古地区选择了独立出去,如今的中国内蒙省就是另一部分。南京政府的操作相当于承认了外蒙古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这点也一直延续至今。

正是因为有了外蒙古这个国家,对于成吉思汗的身份如今才会产生那么多的问题。毕竟现在外蒙古和中国就是两个不同的国家,虽然历史上渊源颇深,但在历史名人的问题还是容易产生分歧。
再加上蒙古国这个地方的人非常崇拜成吉思汗,因为他是带领他们族人走向强盛的大英雄。现在这个地方还会把成吉思汗的画像印到各种生活用品上,以此纪念这位大英雄。他们想通过种种证据来证明成吉思汗是出生于外蒙古,单属于他们国家。但殊不知我们并不否认这一点,只不过曾经这个地区属于中国也是不争的事实。

结语 历史变迁的过程中,一个国家的版图总是变化不断的。但一些基本的史实还是可以肯定的,从时间线上来说,成吉思汗出生地金国本就是中国历史变迁中的一环,虽然我们常以宋朝的历史为主线,但不可否认此时三足鼎立的局面是确实存在的,金国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历史一环。
也许是因为民族的不同,过去的历史观习惯以宋朝为主线。但要知道当时的宋朝控制的地域版图只占现在中国版图的很小一部分,辽金的大片国土也应当是中国的,所以对于这两国的历史也应当重视起来。

对于像成吉思汗这样的大英雄,也应当有正确的认识。蒙古人们对其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一些历史渊源是不容分辨的,一个民族分成了两个国家,但属于中国的民族文化部分依然还在传承。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23-3-15 03:46:11 |只看该作者

没有德国的命,却得了土耳其的病?蒙古的泛蒙古主义有多异想天开

本帖最后由 志和 于 2023-3-15 03:48 编辑

            没有德国的命,却得了土耳其的病?蒙古的泛蒙古主义有多异想天开                                                         2023-03-14 09:49                                       

             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蒙古国是一个被多个游牧民族统治过的内陆国家,而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使它的历史与中俄两国的历史紧紧纠缠在一起。 在中国强盛之时,蒙古是中国的盟友,在苏联称霸之刻,蒙古又成为了苏联亲密无间的邻居,不过历史总是在不断前进的,无论是兴盛一时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还是称霸世界的苏联王国都在历史的洪流中支离破碎。 失去了支撑的蒙古为了维护统治阶级,便照猫画虎,借着土耳其的泛突厥主义理论提出了另一个荒谬不经的理论——泛蒙古主义。

土耳其的政治运动 蒙古人所提出的泛蒙古主义荒谬绝伦,但他们所参考的泛突厥主义却为土耳其带来了一次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泛突厥主义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当时沙俄暴政横行,大批使用突厥语言的民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反抗俄国暴政,一位名为伊斯马依勒·普林斯基的克里米亚贵族站了出来。 他创办了《译文报》与《土克曼报》,并大肆鼓吹泛突厥主义,主张俄国境内所有使用突厥语言的民族应该团结在一起反抗暴政。

事实证明,普林斯基的鼓吹是奏效的,在他的领导下,俄国境内大批使用突厥语言的民族发动“扎吉德”运动,这一运动虽然没有成功推翻俄国暴政,但却在突厥语民族之间埋下了合作的可能性,为日后俄国广泛的泛突厥运动奠定基础。 从性质上来看, 泛突厥主义运动是一次民族革命运动,运动领袖主张团结突厥语使用民族,建立共同的语言与文化,从思想与行动上将整个民族联系在一起。 通过此次运动,突厥语民族不但要与沙皇的专制暴政展开斗争,还要将全体民众从愚昧的泛伊斯兰主义的思想中解救出来。

可以说, 泛突厥主义是一次以推翻封建阶级统治、解放全民族为目的的运动,但可惜的是领导阶级的懦弱最终使所有美好的计划都化为了泡影,泛突厥主义的信徒在沙俄的迫害下最终被迫逃往边境。 不过,泛突厥主义并非没有留下一点水花,在临近的土耳其,适用于买办阶级与地主阶级统治需要的泛突厥主义被广泛传播,在这一思想的催化下,1889年青年土耳其党成立,宣称要将一亿突厥人联合成一个民族。 在土耳其的土地上,原本是为反抗暴政而提出的 泛突厥主义逐渐变了味道,为了能够抢占更大的舆论底盘,在一战前夕,青年土耳其党组成内阁,大力推行各类泛土耳其主义活动,以拉拢更多的突厥语使用者加入他们的队伍。

青年土耳其党大力推行 泛突厥主义的目的并非想要联合这个落后的民族翻身做主,而是希望通过大基数的人群夺取话语权,最终建立一个涵盖太平洋沿岸到地中海的突厥帝国。 为了实现这一疯狂的理想, 泛突厥主义领导者不惜在一战中与德国结盟,希望借用德国的力量扩大影响力,不过最终迎接他们的是狼狈落败的结局。 泛蒙古主义 泛突厥主义虽然没能使土耳其完成它的野心,但却为水深火热中的蒙古提供了一条解题的思路。

历史上关于蒙古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以前,到了1206年,成吉思汗通过战争统一蒙古,蒙古帝国正式建立。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8年后,南宋被大元消灭,元朝正式统一中国,随后,元朝统领中国近百年时间,直到1368年,朱元璋率军攻入元朝大都,元朝灭亡。 虽然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蒙古并没有就此灭亡,反而成为了朱元璋的一块心病。

在明朝时期,蒙古一直都是明朝首要考虑的战争对象,而蒙古也多次从西北边境对明朝发动侵袭战争。 到了1571年,不复昔日鼎盛的明朝与蒙古签订“隆庆和议”,但摇摇欲坠的明朝政府并没能靠着这份和议苟延残喘,蒙古人最终敲开了山海关的大门,建立大清王朝。 但是,世界不会永远和平,随着鸦片战争的到来,中国再度陷入战乱,而与中国分分合合的外蒙古地区在沙俄的授意下宣布独立。

在此后的日子里,以“保护者”自居的沙俄实际掌控了蒙古,虽然中国在此之后多次努力却依然没能让这片土地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在苏联成立之后,蒙古又自然而然地投入了苏联麾下,在苏联的指导下建立政权、发展经济。 背靠大树好乘凉,在苏联的帮扶下,蒙古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人民幸福指数飞速上升,但畸形的发展形势也使蒙古对苏联依赖性极高,因此,随着苏联的日渐衰落,蒙古国内的一片富足祥和再度化为了泡影。

1980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怒了蒙古语的使用者,民族反俄情绪不断激化,苏联解体后,一个重大的机遇摆在了生活在俄罗斯境内的蒙古语族面前,泛蒙古主义开始在蔓延,大批蒙古语族开始选择抱团,暴力排挤他族群众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图瓦共和国,抢劫、偷窃几乎成为日常,大批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俄罗斯族人成为了被排挤的对象。 根据数据统计,在那一时期图瓦族在政府机关所占比例高达90%,真正有能力的俄罗斯族人却少得可怜。当然,图瓦国并不承认自己国民的所作所为,反而将俄罗斯族离开的原因归结为经济不景气。

“泛蒙”背后 当然,泛蒙古主义信徒并不仅仅只对其他民族实施排挤压迫行动,在“泛蒙”背后,蒙古与泛蒙古主义领导者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大规模抱团抢占话语权,最终侵占他国土地建立自己的帝国。 在失去苏联支持之后,蒙古将美国定为它下一个积极争取的盟友,1991年,蒙古开始大肆推行名为“第三邻国”的外交思想,将美国、印度、日本等国家定为蒙古的“第三邻国”。 蒙古如此大张旗鼓地想要拉拢这些国家并非无所贪图,在泛突厥主义中,土耳其将德国作为自己的跳板,而照猫画虎的蒙古便希望以这些“第三邻国”为抓手实现自己的泛蒙古主义梦想。

自古以来,蒙古地区就生活着大量的游牧民族,他们居无定所,游离在草原之上,这也使蒙古语使用者散布于相邻的各个国家。 在俄罗斯与中国境内有着大批使用蒙古语的蒙古族,虽然他们拥有着不同的国籍,却都同样信奉着藏传佛教。 宗教思想虽然虚无缥缈,却拥有着惊人的凝聚力,蒙古国便是看准这个机会,企图通过宗教将中、俄、蒙三国的蒙古族使用者联合在一起,组建一个喇嘛王国。

在 泛蒙古主义的煽动下,我国境内曾出现大批不法势力,他们被宗教洗脑,散布在世界各地,以各种疯狂的手段对无辜群众发动攻击,制造动乱、挑动民心,甚至我国驻外大使馆进行袭击。 时至今日,依然有此类不法分子潜伏在我国境内,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收集情报、制造事端、挑动种族对立,试图撼动我国领土主权。

小结: 蒙古企图通过 泛蒙古主义挑动俄罗斯与中国境内的蒙古语使用者,利用宗教收买人心,挑动种族对立,制造社会动荡,最终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以“民族所望”的形式建立梦想中的喇嘛世界。 但在当前世界局势下,中俄双方紧密合作、互利共赢,夹在中间的蒙古即使有他国撑腰也不敢挑起事端。 如今,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中华民族乘风破浪,奋勇前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日渐幸福的人民紧紧环抱着党组织,只会空谈泛蒙古主义反而成为了荒谬的笑话。
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00:45 , Processed in 0.008136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