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大郎卖的“炊饼”,究竟是什么?不是馒头包子,也不是烧饼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6 18:25: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武大郎卖的“炊饼”,究竟是什么?不是馒头包子,也不是烧饼                                                         

2023-04-04 11:32                                       
前言
烹调是一种表达和创造。——波娃
《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很多人对它都十分喜欢,虽然大多数人都没有读过原著小说,但是由原著改编的电视剧,很多人都看过,里面的剧情环环相扣,非常吸引观众,而要说起里面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剧情,那无疑就是武大郎、西门庆和潘金莲的故事了,甚至至今都被人们津津乐道,不过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并不是究竟是谁的错,而是讨论武大郎所卖的“炊饼”到底是什么食物。

“武大郎炊饼”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大家都没有想过吧,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武大郎炊饼”也因为《水浒传》的大火而火起来了,比如在如今的很多旅游景点中,很多商家都选择将“武大郎炊饼”,作为自己店铺的招牌,因为这个“百年名店”完全可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和光顾,但其实这些商家卖的都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烧饼或者是煎饼而已,那么历史上武大郎卖的“炊饼”真的就是烧饼或者是煎饼吗?
在《水浒传》原著中,有写到了武松给自己的哥哥武大郎的建议,大概的意思就是让武大郎每天少卖点炊饼,尽量晚出早归,防止“后院起火”。而他之所以给哥哥这样的建议,就是因为他看出了潘金莲的本性,但是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武大郎所卖的炊饼其实是用笼子蒸出来的,并不是通过煎、炸或者是烤得到的一种食物。

由此可以推测出,炊饼并不是简单的烧饼,因为烧饼是用炉子烤出来的,根本用不到笼子蒸,而煎饼同样也用不到笼子,所以武大郎卖的炊饼也不是煎饼,那么武大郎卖的炊饼到底是何物,在电视剧中,导演也对这一段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从电视剧中可以看出,导演对于《水浒传》原著研究的还算比较仔细,因为他卖的并不是烧饼或者是煎饼,根据“蒸”的这个烹饪工艺,导演们想到的就只有两种食物了,要么是包子要么就是馒头。那么到底是这两个的哪一个呢?这就不得不说到宋朝的面食了。
宋朝的面食
在宋朝时期,北方的农作物主要是以小麦和黍为主,小麦这种农作物对于大家来说已经十分熟悉了,因为即使在今天,依然经常吃到,而黍又被称为黄米,在如今,黄米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东三省等地区,而在南方,农作物主要是稻米为主,因此在武大郎生活的宋朝时期,北方人主要是以小麦做成的面食为主,米食为辅,而南方人则刚好相反,以米食为主,面食为辅。

在宋朝的面食中,主要有包子、馒头、饼、面条、饺子、馄饨等等,在这些面食中,能够用到“蒸”这门烹饪艺术的,也只有包子、馒头或者是饼子了,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炊饼就是这几种食物中的其中一种呢?先说一下宋朝的馒头。
宋朝的馒头
古代馒头并不是如今的这种馒头,在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古代的馒头是有馅的,比如有一部记载宋朝社会风俗的史料叫做《燕翼诒谋录》,其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在宋仁宗生日的时候,真宗皇帝非常开心,大臣都对其进行了称赞,宫中还专门做了包子赐给大臣,里面的馅都是由金珠制作的。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包子在宋朝就是一个有专属名称的食物了,因此并没有必要再有一个名称叫“炊饼”,因此炊饼并不是包子。

那是不是就可以认为炊饼就是馒头呢?这恐怕也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在一些历史资料的记载中,炊饼和馒头出现了并列的情况,也就是说,炊饼和馒头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食物,因此,武大郎所卖的炊饼也不是馒头,因此可以推断出,炊饼可能就是一种饼类。
炊饼其实就是蒸饼
那么炊饼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饼呢?其实在宋代,饼的种类是非常多的,比如有烧饼,汤饼、煎饼和蒸饼,汤饼就是水煮的汤面片,如果用现在的一种食物形容的话,那就是羊肉泡馍,然后就是烧饼了,烧饼是一种没有任何佐料的发酵饼,主要是通过烤而产生的,制作过程跟如今的制作烧饼的流程差不多。

接下来就是煎饼了,煎饼也就是煎烙而成的饼,从烹饪工艺上来看,这三种饼都不是古代的炊饼,似乎只有最后一种蒸饼,在烹饪工艺上跟炊饼很相似,那么炊饼究竟是不是蒸饼呢?在宋代人吴处厚的《青箱杂记》一书中,提到了关于蒸饼和炊饼的关系,其中可以说直接将蒸饼和炊饼划上了等号,说明了武大郎的吃冰就是蒸饼,那么蒸饼又是怎么制作的呢?
在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中,就写到了关于“蒸饼”的制作方法,在其中可以看出,蒸饼的历史非常的久远,它的制作方法跟现在的蒸馒头很相似,都是在面食发酵之后,然后蒸熟而成,因此武大郎所卖的炊饼就是宋朝时期的蒸饼。

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我国历史上对于馒头、烧饼、蒸饼等等很多食物,在名称以及概念上已经变得十分混乱,而且随着时代的演变,很多食物在制作方法上也有了很大的不同,现在研究这个,虽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但是它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自古以来,我国百姓赖以生存的食物的制作工艺,对它的研究,严格来说,也是对于文化的一种尊重。
结语
饮食习惯的改良比其他任何改良,其优点显然要大得多。——雪莱
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文化成果丰富灿烂,除了食物这一领域有很深厚的底蕴,在其他方面和领域同样也是如此,而我们对于它们的研究也一直在不断的进行,相信总有一天,更多的历史文化成果都会重见天日,对此,广大读者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文章下方的评论区留言评论哦,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世界名人语录》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5 07:33 , Processed in 0.007817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