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一野战军兵力最少为何番号排序最前?详解四大野战军的命名原则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4-15 02:39: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一野战军兵力最少为何番号排序最前?详解四大野战军的命名原则                                                         2023-04-06 13:10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四大野战军都经历过多次番号变化,第四野战军就先后使用过“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等多个名称,这里面既有斗争策略的需要,也有战争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早在1945年11万大军和2万干部“闯关东”之时,东北的政治局面异常复杂,苏军亦不方便公开承认我党领导的武装进驻城市,遂有“东北人民自治军”的番号由来,但是无论番号和名称怎样变化,总司令却从来都是“101”首长。

在1948年9月8日至1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决定将人民解放军的建设从游击战争的组织形式向正规化新阶段过渡,为此中央军委于1948年11月1日发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通令全军一体遵行。其主要内容是:第一,确定人民解放军部队的分类、称号及编制;第二,作出关于野战部队的规定;第三,作出关于地方部队的规定,以下摘录了规定中关于野战军的相关内容。
(一)关于人民解放军部队的分类、称号及编制:
1、我军目前的组织,一般地分为三类,即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
2、野战部队应实行正规编制,统一称号,纵队改称为军,师和旅统一称师,不再称旅。
3、地方部队,以警备旅、独立旅为最高单位,不再称师。
4、游击队,仍保存纵队、支队等名称,不称军、师或旅。
5、野战部队,自军、师、团直到营、连、排、班,地方部队自旅、团直到营、连、排、班,编制原则,一般地均采用三三制,特殊地亦得采用军辖两师,师(或旅)辖两团,团分为大团小团的临时编制。游击部队则视情况自定编制,不受此一般编制约束。
6、一般编制的数目和装备,目前尚不可能完全一致,但五大军区各自范围内的武装组织,应有统一的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的两种编制,呈报军委批准施行。

(二)关于野战部队的规定:
1、野战部队的序列,军以上设野战军和兵团两级。依情况需要,军及独立师,或分隶于兵团,或直属于野战军;兵团一般地分隶于野战军,但亦得直受军委指挥;在必要时,兵团、军或独立师,亦得划归军区指挥。野战军和兵团所辖军、师数目,视需要和可能定之。
2、野战军现时分为四个,以地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
因此,四大野战军是在1948年11月才按地区进行了统一命名,其中西北野战军的前身是“西北野战兵团”,于1947年3月30宣布成立,彭老总担任司令员兼政委,部队主体是陕甘宁边区的留守部队(仅1万余人)和晋绥军区调来的第1纵队,总兵力仅有28000余人。番号虽是兵团,其实规模还不如华东蒋军的一个嫡系整编师,却要抵抗胡宗南、马家军、邓宝珊等23万敌军的进攻,敌我力量悬殊最大。

中原野战军的前身则是“晋冀鲁豫野战军”,也就是以八路军129师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晋冀鲁豫军区”野战部队,期间曾以野司率四个主力纵队千里跃进大别山,执行战略反攻的伟大任务,而这支部队被称为“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俗称为“刘邓大军”。也就是说,尽管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的最高军政首长始终没有变化,但“刘邓大军”其实是有特指的,此一点应特别注意。
晋冀鲁豫野战军最初的活动区域主要为名称里所含的四省(山西、河北、山东和河南各一部),正是刘邓大军1947年6月挺进中原以后,所属部队在中原大地完全展开,建立了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活动范围已经扩大到陕西、湖北、安徽、江苏等各一部,大军纵横驰骋于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此时再称为“晋冀鲁豫野战军”就不太合适了。

而华东野战军是1947年初,由陈毅任司令员的“山东野战军”和粟裕任司令员的“华中野战军”合并组建,其作战范围以江苏、山东等地为主,从一开始名称就是比较贴切的,因此在1948年11月的统一命名中,仍然沿用了“华东野战军”的部队番号。另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部队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两大部分,以原民主联军总部机关为军区兼野战军司令部,至11月遵令正式改称“东北野战军”。
然而战争形势发展和变化得实在太快,到1949年初,随着三大战役的胜利,各野战军的所在位置和战略任务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比如东北野战军主力已经入关,在平津地区完成休整以后,将执行解放中南地区的任务;而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整补完成后,也将联袂发起渡江战役,以解放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其中二野还受领了秘密挺进大西南的任务,因此,再以地域属性来命名各野战军,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了。

中央军委遂于1949年2月1日专电发出《关于各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指示》,电报原文如下:“各军区、各野战军:估计今年战争的发展,去年戌东电规定各野战军冠以军区地名已不适合,兹决定改为按番号顺序排列如下:西北野战军改为第一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改为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改为第三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改为第四野战军,请各区各军即照此电在整训期间公布施行”。
这个顺序肯定不是按部队的组建时间或者兵力规模大小排列的,在四大野战军中,当时兵力最多的无疑是东北野战军,在平津地区整训过程中他们改编了原傅作义的一些部队,野战军总兵力已达88万余人。而“野战军”番号最早被授予的则是晋冀鲁豫野战军,该部于1946年7月正式组建,其他华东野战军正式组建为1947年1月,东北野战军正式命名于1948年1月,而西北野战军原称为野战兵团。

那么命名和排序的原则究竟是什么呢?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的记载,四大野战军的数字番号是根据“战略区成立先后”来排序的,也就是从八路军1937年完成改编开始,我军逐步开辟的战略区顺序。那么首先当然是陕甘宁边区,也就是后来西北野战军的作战地域,更是八路军、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
然后是八路军总部和第129师开辟的太行山根据地(晋冀鲁豫军区)、第115师一部开辟的晋察冀军区(后发展为华北军区,但是取消了野战军建制)、第115师主力开辟的山东军区和新四军开辟的苏北抗日根据地,也就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的组建基础、最后是抗战胜利以后,由各军区抽调部队才开辟出来的东北军区。

所以也有文献将其简单地描述为“从西向东”来排序,其实也反映了我军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发展过程。但这不是全部原因,当时主持人民解放军正规化建设、拟定编制和番号统一计划的是代总参谋长周公,而周公思虑问题之周密、考虑方案之全面,远超我们的想像,在四大野战军番号的变更中,也肯定照顾到了各野战军首长的军队资历和党内地位。
1945年8月在延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以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为副主席,以陈毅、贺龙、林彪、叶剑英、聂荣臻、刘伯承、徐向前等为委员。因此就军委的排名而言,四个野战军司令员的顺序应该是彭德怀、陈毅、林彪、刘伯承,在七届二中全会的中央委员会名单中,彭、陈、林、刘亦均为中央委员,其中彭德怀为政治局委员。

但是第二野战军政委邓小平同志,早在抗战时期就是北方局代理书记,至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再任中原局第一书记和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排名已在陈毅和刘伯承之前(总前委名单:邓小平、陈毅、刘伯承、谭震林、粟裕)。到1949年初统一序列和番号时,继续担任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因此中原野战军军政首长的综合排名,就必然超过了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并且从历史上看,林彪的资历在其中也是最浅的。
最终四大野战军的番号排序和军政首长名单为:军委副主席、政治局委员彭德怀任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央委员、中原局书记、渡江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任第二野战军政委,中央委员、军委委员刘伯承任第二野战军司令员,中央委员、军委委员、中原局第二书记陈毅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央委员、军委委员、东北局书记林彪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07:37 , Processed in 0.00837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