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彭德怀做出一个大胆决策,毛主席觉得不可思议,结果扭转西北战局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5-7 06:43: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彭德怀做出一个大胆决策,毛主席觉得不可思议,结果扭转西北战局                          2023-05-06 11:00            


彭德怀做出一个大胆决策,毛主席觉得不可思议,结果扭转西北战局
1948年8月20日,陕西省米脂县在一场滂沱大雨中迎来了新的一天。同时,也因为一场惊天动地的军事行动让这个坐落在黄土高原之巅的西部县城载入史册!
黎明时分,西北野战军司令部里的专用电话响了,正在看地图的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赶忙接起,只听见电话里传来一阵浓重的湖南口音。
电话正是毛主席打来的,只有寥寥数语:
  “彭德怀同志,你要和全体指战员讲清楚,这是对战局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沙家店打得好,我们转危为安,不走了。打不好,我们就向西去,准备走沙漠。因此,这是一场只能打胜,不能失败的战役。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敌人,不让一个跑掉!”
在22年的革命战争中,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一般都是坐镇后方、运筹帷幄,很少直接干预战事。更多的时候也是和前方将帅以电报的形式进行沟通,拍板之后便放手交给将帅去执行。

如今毛主席竟然亲自为一场战役做起了战前动员,并且直言不讳地指出了战役成败的意义,折射出来的是这场战役成败的重要性和战场态势的复杂性!
当毛主席打来这个电话时,战斗已经在米脂县北面那个叫沙家店的地方打响了。从敌我双方兵力部署来看,西北野战军以3个纵队4万多人的兵力在沙家店设伏待机,围住了国民党军整编第36师两个旅6000余人。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而且有地利之便,放在平时,任何一支被围的国民党军部队直接等于被判了死刑。
“集中兵力打歼灭战”这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铁律,山地伏击战更是我军的拿手绝活。戎马数十年的彭德怀对此更是熟稔于心。仅仅在5个月前,彭德怀就以同样的方式在青化砭、羊马河两战两捷,各歼敌1个旅。
收拾深陷千沟万壑中的6000敌军,对于强大的西北野战军来说,胜利还有什么悬念可言?
西北野战军组建于1947年7月下旬,下辖第1、2、3纵队和新编第4旅、教导旅,全军共有8个旅,总兵力4.5万多人。相比同一时期的东北民主联军、华东野战军、晋察冀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这4个战略军团,西北野战军不仅组建最晚,人数也是最少的。甚至还不如东野、华野一个纵队的人多。
但是和其他4个野战军有个共同点,年轻的西北野战军也是一支由许多从多年战火中拼搏而出的雄兵猛将组成!
短短两年后,这支队伍整编为五大野战军之首的第一野战军,解放了大西北五省,将为祸百年的旧势力连根拔起!

第1纵队前身是红军时期的红二方面军之红2军团,在贺龙元帅领导下最后一个踏上长征之路,从湘西一路战火、一路胜利打到陕北。抗战时期红2军团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8旅,更是令侵略者闻风丧胆。纵队司令员张宗逊是秋收起义时就参加革命的老将,红军时期又一直在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抗战时期又是368旅旅长。副司令员贺炳炎,我军赫赫有名的“独臂将军”,素有“小贺龙”之称。
第2纵队前身是红二方面军之红6军团、抗战时期八路军120师至359旅,同样也是一支经过无数战火锤炼出来的钢铁雄师。特别是在1943年奉毛主席之命南下,从延安一路打到广东南雄,然后又奉命北返。看到满脸络腮胡须却又精神抖擞的359旅旅长、南下支队司令员王震时,毛主席不禁热泪盈盈,十分动情地说:
  “你们勇敢顽强,不怕敌人围追堵截,经历了第二个长征。”
第3纵队虽然没有第1、2纵队那样显赫的红军背景,却也是一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贺龙领导下与穷凶极恶的侵略军一招一式较量出来的部队。纵队司令员许光达,黄埔军校炮兵科出身。1927年为了参加南昌起义,年仅19岁的许光达以惊人的毅力硬是从九江徒步赶到南昌。
抗日战争中叶,胡宗南率领部队包围了陕甘宁边区,当时,120师被命令整编为陕甘宁、晋绥两省的联防军。面对如此强大的军队,胡宗南纵然手握四五十万兵马,也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敌我双方在黄土高原之巅再度狭路相逢,在彼此知根知底的情况下,打一场险象环生的战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也正是毛主席的担心之一,因为西北野战军所面对的对手并不是一群草包!

无巧不成书,西北野战军是同一时期我军各大野战军综合实力靠后的一个战略军团,胡宗南的西北国民党军相比同一时期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的各大战略集团,也是实力较弱的一方。
以胡宗南为首的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虽然号称40万大军,拥有15个整编师/军。但胡宗南能掌握的仅有蒋系部队的8个军/整编师,共27个旅约25万人。其他部队分别掌握在继承祖业的马鸿逵、马步芳和远在新疆的西北行营主任张治中手里。这些部队要么是听调不听宣,要么鞭长莫及。
但是衡量实力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当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的敌军被我军在解放战争初期一个个打得溃不成军、固守待援之际,胡宗南集团的地盘却是一片宁静,然后于1947年3月间奉蒋介石之命向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后来虽然在青化砭、羊马河、蟠龙连续损兵折将达万人以上,对于拥兵20余万的胡宗南来说,顶多是伤及皮毛而已,根本谈不上伤筋动骨。
当彭德怀率军转向陇东打击趁火打劫的马家军时,特别是当胡宗南获悉我军首脑机关还在陕北的消息后,10余万国民党军便又气势汹汹地冲了上来。

担负主攻任务的整编第1、29军,也是国民党军中赫赫有名的劲旅。尤其是整编第1军,组建于北伐战争前期的部队,由黄埔军校学生组成,首任军长便是蒋介石。陈诚、顾祝同、何应钦、薛岳这些国军高级将领都曾在这支部队中任职,堪称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摇篮,也是蒋介石极为钟爱的一支部队。
整编第29军虽然成军于解放战争初期,但是军长刘勘出身黄埔一期,参加过抗日战争期间多数会战的骁将。1932年长城抗战,时任第83师师长的刘勘亲自挎着冲锋枪冲锋,在部队伤亡殆尽之际几乎自戕。自从奉命向陕甘宁边区进攻以来,刘勘率整编第29军始终冲在最前面,最先兵临延安。由于胡宗南从中作梗,最终将占领延安的头功让给了整编第1军。
极度恼火的刘勘却也无可奈何,只好把心中的怒火向战场上发泄。
1947年7月底8月初,小河会议结束后,毛主席率领导机关一行数百人转移,刘勘就带着部队一路如影随形地跟着。连续好多天,距离毛主席一行只有十几公里甚至几公里的距离。经常是毛主席一行刚到达一个村子,刘勘后脚就跟了进来。
正是因为敌军跟得太近、太紧,毛主席和彭德怀商量之后决定发起榆林战役,力争夺取这座塞外古城,向贺龙领导的晋绥军区靠拢。
8月8日,榆林战役发起。西北野战军尽管缺乏攻城兵器,战士们却依然打得英勇顽强。更重要的是,榆林为敌军必救之地,很快将敌军主力调动了起来。
根据蒋介石和胡宗南的命令,整编第1、29军共10个旅从安塞、保安地区迅速出动,以整编第36师为先锋,向榆林开来。
“围点打援”是我军歼灭敌军有生力量的独门绝技,尽管榆林久攻不克,只要能对来援之敌予以重创,其意义比攻克榆林更为重要。
但是,国民党军将领们也并非都是一再上当的草包!
彭德怀迅速作出部署,将6个旅的兵力部署在横山以西地区,迎击整编第36师。
整编第36师是西北国民党军中一支半美械化部队,下辖第28、123、165旅,总兵力3万多人,综合实力不输五大主力!

抗日战争期间,这支部队也是执行封锁陕甘宁边区的国军主力部队!
榆林战役开始前,胡宗南就把第28旅空运了过去,加强了守备力量。
师长钟松,黄埔二期生。1937年8月13日,侵略军士兵在上海虹桥机场寻衅滋事,被机场守军当场击毙。守卫虹桥的是国军独立第20旅,旅长便是钟松。
抗日战争时期,钟松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中条山会战和滇西会战,战功赫赫。
钟松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磨练出了他的魄力和智慧!
果不其然,当西北野战军6个旅在横山以东列阵待敌时,钟松率36师两个旅突然从横山拐弯,一头扎进沙漠中。紧接着,钟松与士兵们齐心协力,迅速穿越沙漠,成功避开了西北野战军的伏击圈,抵达榆林城下。
与此同时,整编第1、29军也到达绥德。
如此一来,西北野战军的主力,以及党中央领导机构,都被敌人团团围住,再一次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西北野战军从榆林撤离后向东南方向转移,毛主席一行此时也到达米脂县。
北面、南面是10多万强敌步步紧逼,东面和西面是黄河和无定河,回旋余地日益狭窄。这对于擅长打运动战的我军来说,也就意味着歼敌的机会在减少。
也正因为如此,到达榆林的第二天,钟松便迫不及待地带领整编第36师第123、165旅匆匆南下,妄图与北上的整编第1、29军与我军在米脂一带决战!
对我军来说,除了敌人的严峻形势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饿肚子了!
民国时代,黄土高原是出了名的干涸、荒芜,这也是西北野战军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反观华东、东北两大野战军,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军队,驻扎在一片物产丰饶,土地肥沃的土地上。每次战斗,都有十倍于军队的民工在搬运食物和弹药,为士兵们运送食物和弹药,根本不用发愁后勤。

一九四八年一月,当陈毅到陕北觐见毛主席,亲眼目睹了西北野战军的艰苦生活之后,这位在南方密林里打了三年游击战的元帅,不禁感慨:
  “麦面有一年多没有吃到了,小米也很难吃到,主要是吃黑豆,过去是喂马的马料,有时还要吃野菜吃糠。”
然而此时连续几个月转战的西北野战军,不少人连黑豆都吃不上。在行军过程中,彭德怀就把自己仅有的4斤小米送给一个吃不上黑豆的连队。沙家店战役发起之前,彭德怀问王震有什么困难,王震回答说:
  “要说困难,我们最大的困难是没有饭吃,大家饿得肚子干瘪瘪的。”
西北野战军4万多人正是在“肚子干瘪瘪”的情况下盯着狂风、顶着暴雨,发动了沙家店战役!
在战争的摧残之下,那些贫苦的平民根本无法为军队提供足够的食物。但是,这些年来,他们仍然不遗余力地为西北野战军服务。
一个叫金有发的农民,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革命烈士,得知部队缺粮,就和妻子一起,用碾子碾成粉末,送到了部队。
彭德怀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得热泪盈眶:
  “没有老百姓,哪有中国革命?边区人民对我们恩德如山,咱们要爱惜民命,再也不能增加人民的负担了!哪怕是杀马杀骡子吃,也要坚决打好这一仗!”
毛主席在离开延安时曾对前来送行的群众说:
  “我决心与陕北人民一起,不打败胡宗南,决不过黄河!”
这不仅是为了陕北,而且也是为了整个国家!
手握电话筒对彭德怀下达命令的毛主席,当时一定想到了几个月前他说的这句话!
这就是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军队,即便是自己处在生死之交的阴阳界,也绝不会丢下人民不顾!这也是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赢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同样的自然环境之下,我军处境艰难,敌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自从获悉胡宗南的部队要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军民早早就开始进行坚壁清野的工作,并且由周总理亲自主抓。
周总理后来回忆说:
  “如果不是有条延河,胡宗南恐怕连水都喝不上。”
久经沙场的胡宗南自然也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古训,在西北待了多年的他更清楚眼前这块红色土壤的威力,十几万大军一旦踏进去,单靠陇海线和运输机维持后勤,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将意味着什么!
对于眼前的战场态势,即便是志大才疏的胡宗南也看得十分清楚。
当我军从榆林撤离后,胡宗南就向各部下达了“迅速追击,勿失此千载良机”的命令。
于是,就在钟松率整编第36师一路忍饥忍渴穿越沙漠到达榆林的第二天,胡宗南就命令他们迅速南下。
又过了一天,即8月15日,整编第1、29军在绥德会合后,只留下整编第1军的3个旅守备绥德,其余5个旅随刘戡继续北上,向佳县推进。
胡宗南的意图简单明了,那就是要在佳县附近的黄河岸边与我军决战,或迫使我军东渡黄河。
为了把握这一“千载良机”,胡宗南几乎是利令智昏。
整编第36师出发前,钟松请求空运给养。胡宗南说正在准备,翌日就可以空投到榆林。
统帅利令智昏,战将更是头脑发热。
接到胡宗南的命令和许诺后,钟松留下辎重部队接收给养,自己带着123、165旅共6000人马,每人拿了两张发酸的大饼,便扛着枪出发了。

6天后,蓬头垢面的钟松只身逃回榆林,给养也没送到。
敌我双方狭路相逢,都是孤注一掷,并且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考虑!
对于我军来说,打破敌军包围的经验十分丰富,那就是集中兵力歼灭或重创一路。南北两路敌军选择哪一路,这不仅仅是一个选择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判断题!
彭德怀最初的考虑是对榆林之敌采取守势,集中兵力先打击对党中央威胁最大的整编第29军部队。毛主席一开始赞同,但是根据熊向晖提供的内线情报获悉了整编第36师即将南下,于是建议彭德怀先打整编36师:
  “钟松本早在榆林接受投粮估计本下午(8月14日)可能南走二三十里,明日必向镇川前进,其目的是占领米脂。刘戡五个旅十六日可到绥德,明日集中八个旅打钟松于归德、镇川线以东以北山地是好机会,不知部署来得及否。”
短短一封电报,折射出的是毛主席令人叹为观止的战略家气魄和虚怀若谷的领袖品质!
的确,刘戡所部对毛主席一行威胁最大,但毛主席一行毕竟目标更小,几万敌军跟了多日始终未能得逞。相反,钟松的整编第36师求战心切,实力相对更弱一些,又是孤军深入,符合我军“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先打孤立分散之敌,后打兵力集中之敌”的原则。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专门告诉彭德怀:
  “率主力控制归德堡至镇川堡一线之无定河两岸,准备携带七天的粮食,以利必要时机动。”
“以利必要时机动”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打不赢,那就迅速向西转移。这就是我军运动战的精髓:“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作为一位优秀的领导人,往往不会随意把自己的想法以命令的形式强加给身处一线的干部,而是尽可能提供思路,帮助干部拓展视野、放下思想包袱、完成工作。
毫无疑问,毛主席就是这样一位优秀领导人。

看到毛主席的电报,彭德怀思考了一个上午,表示坚决执行这一方案。
放弃打整编第29军,转而攻击整编第36师,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方向转变问题,而是一个带有巨大风险的行动!
从战场态势来看,整编第1、29军和整编第36师近10万人马呈南北合围的态势,毛主席一行和西北野战军共4万多人活动在佳县、米脂、榆林之间南北三四十里、东西五六十里的狭小区域内。北面是浩瀚的沙漠,东面是咆哮的黄河,西面则是因连日大雨河水暴涨的无定河。
一旦南北两股敌军会合,西北野战军只能北进沙漠或背靠黄河作战。无论哪个选择,都是最差的选择。
因此,西北野战军只能趁着南北两路敌军尚未合拢之际,集中兵力歼灭力量较弱又孤军冒进的整编第36师。
即便是选择攻击整编第36师,战场态势对我军也存在极大的不利因素。
整编第36师的路线是沿无定河东岸开进,经沙家店到东面的乌龙铺与整编第29军会师。我军各部也在无定河以东的鱼河堡至镇川堡之间,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战斗打响,我军仍然是要背水一战。
不仅如此,一旦战斗打响,近在咫尺的刘戡也会迅速赶来增援,直接威胁我军侧翼。战斗如果打成僵局,我军将会彻底陷入敌军重围。
因此,围歼整编第36师的战斗必须速战速决!
形势如此严峻,胜败就在转瞬之间。
从8月14日领受任务到18日下达命令,一连几天里,彭德怀废寝忘食,密切注视着南北两路敌军特别是整编第36师的动向。
一开始,彭德怀准备把战场摆在鱼河堡至镇川堡之间的公路,伏击整编第36师。然而钟松狡猾异常,故意不走公路走小路,避开了我军的伏击圈。
看到整编第36师侥幸逃脱,彭德怀没有丝毫泄气,很快又发现了敌人的另一个致命弱点!

原来,钟松为了避免被我军伏击的厄运,把部队分成两个梯队。前梯队由123旅全部和165旅的493团组成,由123旅旅长刘子奇率领,从镇川堡绕过沙家店向乌龙铺前进;师部和165旅为后梯队,经沙家店跟进。钟松本人跟在后梯队。
这样的好处是,任何一个梯队遭遇伏击,另一个梯队会迅速赶来增援并对敌人形成反包围。弱点则是如果遭遇数倍于己的包围,那就首尾不能相顾,插翅难逃。
而此时向战场敌我两军的兵力对比师6000对4万,我军占有绝对优势。
彭德怀思虑再三,把战场选在了沙家店。具体部署是以许光达指挥第3纵队负责牵制整编第36师的前梯队,阻击整编第29军的增援;张宗逊和王震分别指挥第1、2纵队及教导旅、新编第4旅全力攻击整编36师的后梯队,得手后再打前梯队。
8月19日晚,大雨滂沱,西北野战军各部向作战地域前进。
当晚11点,彭德怀将作战计划上报军委:
  “拟于明天拂晓包围沙家店附近之敌两侧而歼灭之。得手后逐次向东北各个歼击之!”
短短一封电报,一个“歼灭之”和一个“歼击之”,彭老总叱咤风云、横扫千军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
彭大将军雄风,气贯长虹!
无怪乎毛主席看了也倍感振奋,亲自打电话做战前动员。
毛主席的战斗动员如同一剂强心针,迅速注入了西北野战军4万将士的心田,转换成了巨大的战斗力。
8月20日拂晓,西北野战军4万大军抱着“消灭三十六师,活捉钟松”的必胜之心,在瓢泼大雨中向沙家店发起进攻。

猝不及防的整编第36师犹如挨了当头一棒。165旅各部还没来得及构筑工事,我军便已经冲到了跟前。
在乌云低垂、大雨时断时续的昏暗中,听着漫山遍野的喊杀声,骄横不可一世的钟松这才意识到大祸临头。
抱着仅有的一丝求生的希望,钟松马上向刘戡和胡宗南大声呼救,同时命令前梯队的123旅迅速靠拢。
睡眼惺忪的胡宗南闻讯也大吃一惊,马上给刘戡下达增援命令。同时也急电钟松,要他“固守待援,将派飞机参加战斗。”
刘戡也不敢怠慢,也向钟松作出了“55旅就近来援,本人亲率主力随后赶到”的许诺。
大雨滂沱,天昏地暗。胡宗南的增援飞机没能赶来,刘戡倒是带着整编第29军赶来了。然而,等待他们的不是成功解围,而是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猛烈的炮火输出!泥泞的山道上,兵力占优势的敌军根本无法展开。相反我军则斗志昂扬,越战越勇。就连刘戡的警卫部队也一度被我军冲得七零八落。明明距离整编36师只有十几公里,整编第29军愣是步履维艰。
奉命向师部靠拢的123旅也遭到了我军的顽强阻击。
旅长刘子奇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两支部队间隔不到十五公里,中间有几道山梁阻隔。这样的距离换成我军,一个强行军就可到达。接到钟松的命令时,天还没亮,刘子奇担心遭遇伏击。但是又不敢不执行命令,和参谋长商量一阵的结果是,派配属自己指挥的165旅493团先行,123旅等天亮后再说。
大敌当前,救兵如救火。如果说刘子奇果断行动,很可能沙家店战役会是另一种状况。至少整编第36师不至于只剩下师长钟松和165旅旅长李日基两人逃回。因为在战前部署的时候,西北野战军主力全部用于攻击沙家店之敌,123旅开进的方向正好是我军主攻方向的侧面,阻击部队只有新编第4旅的一个营。
结果,123旅磨蹭到天亮才出发,这时,担负穿插任务、攻击钟松师部的西野教导旅恰巧路过。旅长罗元发当机立断,主动改变作战计划,与一同赶来的新编第4旅主力一道,围歼123旅。
刘子奇最终为他的优柔寡断买单。黄昏时分,123旅全军覆没,刘子奇被我军俘虏。
几乎是同一时刻,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钟松也意识到大势已去。好在他身边有个擅长化妆逃跑的高手——165旅旅长李日基。这位仁兄早在1935年就是胡宗南当军长的第一军一个营长。当时奉命前往毛尔盖,企图阻击刚刚通过草地的中央红军。结果被红军的开路先锋——红4团一顿猛揍。贪生怕死的李日基丢弃部队,只身逃走,在原始森林中流浪数日后才回到军部驻地——松潘。
12年前的一幕又在沙家店重演,李日基随即鼓动钟松丢下部队,逃命要紧。
趁着夜色,伪装成老百姓的钟松和李日基成功逃脱,整编36师6000多名官兵,除了2000多人死伤外,其余4000人都成了我军的俘虏。

捷报传出,毛主席惊喜交集。
沙家店战役胜利后的第二天,毛主席在给各大野战军的电报中高度评价:
  “经此一战,局势即可改变,利于陈(赓)谢(富治)南进。”
毛主席还觉得不够,又专门骑马疾驰80多里,来到西野司令部驻地佳县东原村,参加西野旅以上干部会议。

在会上,毛主席满怀喜悦的说:
  “沙家店这一仗确实打得好,对西北战局又决定意义,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用我们湖南话来说,打了这一仗,就‘过坳’了。”
过坳也就是转折的意思。在敌军还有数十万、占据西北大部分地区的情况下,谈“转折”,似乎有些奢侈。但是从全国战局来说,我军即将度过战争最艰难的时刻。
因为就在沙家店战役结束后仅仅一周左右的时间里,执行“挺进中原”之一伟大战略任务的刘邓大军、陈粟大军、陈谢大军共40万人马,在中原大地纵横驰骋,犹如三柄利刃,直插国统区的心脏。
特别是进入从晋南强渡黄河进入豫西的陈谢大军,犹如一记重拳,狠狠地砸在了陇海铁路这条胡宗南集团的大动脉上,对胡宗南集团盘踞的关中地区构成严重威胁。
几个月前还沉浸在虚假胜利中的蒋介石,这是也被我军的攻势整得晕头转向,匆忙间命令胡宗南派兵驰援豫西。无奈之下的胡宗南只好把唯一的机动兵力——整编第1军、整编第29军这两支奔波数月的部队向南调动。这样一来,西北野战军的困境得到彻底的解除,数万将士打好绑腿、擦亮刚强,像一个钢铁巨人那样投入反攻作战之中。
看到台下的数十位将帅听的津津有味,毛主席又接着说:
  “侧水侧敌本是兵家所忌,而我们彭老总指挥的西北野战军英勇奋战,在短短一天时间里,就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在兵家所忌的战场上英勇奋战,并且取得了空前的胜利,毛主席如此高的点评,这在险象环生的解放战争中期,的确是屈指可数的。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5 05:17 , Processed in 0.009245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