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一生只写了首二十字的小诗,却在史书上留下一句惊艳世人的评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2 04:42: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一生只写了首二十字的小诗,却在史书上留下一句惊艳世人的评价                                                         2023-07-02 02:41                                       

       《全唐诗》中有不少这样的天才。他们一生默默无闻,用尽毕生的精力,只为绽放刹那芳华。他们一生可能写诗众多,可却凭借一篇就光耀千古,金昌绪就是这样的诗人,有人说他是一个流浪诗人,一辈子苦吟,只有一首拿得出手的作品《春怨》:

五言绝句妙在以小见大,语短意长,这首诗正是如此。全诗虽无一个怨字,而悲怨之情却不言而喻。它摄取了一位少妇日常生活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照说,黄莺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却要“打起黄莺儿”呢?人们看了这句诗会茫然不知诗意所在,不能不产生疑问,不能不急于从下句寻求答案。


原来啊,这个女子的丈夫远在边关戍守,常年未归,关山路遥,信息不通,不知道丈夫在外生死如何。她只能靠往昔的点滴记忆来坚守等待,当思念来袭时,只能在梦中与他相会。可这恼人的黄莺啊,一大早就在枝上啼叫,打断了她与丈夫在梦中相会的美梦。
相思从来无从寄,这些女子都是生活在无尽的相思中,却又无从寄托,她们别无选择,没有社会活动,男人就是她们生活的全部。


在大唐诗人中,即便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都有许多悲怨之情,而他们的悲怨,多是功名、事业、理想抱负上的失落,而连男人都为之同情的怨妇与宫女的悲怨,那是人性上基本要求都无法得到满足的精神之苦,青春在煎熬中腐烂,最后,悲怨得不再悲怨。


应该说,越人性化的社会,人们的悲怨之情越淡,也许,古代女人的悲怨之情,今人很难亲身体会了。金昌绪就是这样一首短小的五绝,却在史书上留下一句惊艳世人的评价:神圣工巧。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8 03:41 , Processed in 0.008168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