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2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首最有气势的《念奴娇》,读来心生感叹,不愧是流传千古的经典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17 02:44: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这首最有气势的《念奴娇》,读来心生感叹,不愧是流传千古的经典                                                         2023-08-09 11:24                                       

        宋词是很有自己的特色的,以上片、下片的形式,展现出词人最想表达的东西。提到喜欢的宋词,会想到李清照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会想到辛弃疾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会想到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词总是这么美,它的美是静悄悄的。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就成了我们割舍不掉的一份记忆。喜欢宋词的婉约,喜欢它表露情感的真挚。但是宋词中可不仅仅只有婉约,提到豪放的词,我们都会想到苏东坡。

苏轼算是豪放词人的代表,他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啊,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论身处怎样的境地,都能找到人生的方向,都能给自己以慰藉。即使坎坷一生,但是依旧不改心中的那份坚持。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心中也有自己的无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词是苏轼对周瑜的无限怀念,在这份敬仰中,也有自己人生的无奈。人生如梦,历史上的周瑜是意气风发的。年轻有为,身边有美人相伴,政治上也很得意。绝不是那个气量狭小的周瑜,他是儒雅的、是豪迈的,是苏轼心中的英雄。时光易逝,当时被贬黄州的苏轼,除了表达对周瑜的敬仰之情之外,更多的还是抒发自己心中的怀才不遇。与周瑜的年少有为、春风得意相比,苏轼的境况就有点令人感慨了。

这首词意境开阔,很有气势。词一开篇,苏轼就将自己眼前的江水,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联系起来。历史上有那么多英雄人物,但是时光总是如此快速地流逝,就像滔滔江水一样。“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点出了想要诉说的人物周瑜,用赤壁来引出周瑜。也为下片对周瑜的赞叹做了铺垫。苏轼眼前的景象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这大好河山是雄伟的,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更是令人敬仰的。

词的下片,苏轼想象着周瑜的故事,想象着小千,想象着年轻的周瑜的得意。周瑜是淡定从容的,他轻而易举就把曹操水军战船烧成灰烬,“樯橹灰飞烟灭”六个字,就是对周瑜能力的最好表现。而这一切最终都回到了最后的苏轼自己身上。想到自己已经四十七岁,但是还是没有成就,与周瑜相比,实在可悲。想来人们也会笑话我实在过于感性,过早有了白发。这是苏轼的自嘲,也是一种无奈。人生如梦,这不过是我的徒然感慨罢了。

这首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虽然有着一丝消极情绪,但是其气势非常磅礴,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描绘、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怀念与赞美,都令人难忘。是当之无愧的千古经典!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0 02:51 , Processed in 0.007245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