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3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家文物局:民间收藏文物终于被国家承认,“国藏是湖,民藏是海”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31 06:11:5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3-8-31 06:13 编辑

国家文物局:民间收藏文物终于被国家承认,“国藏是湖,民藏是海”                                                         2023-08-30 20:55                                       

  目前民间收藏的合法性已不容置疑,任何极左的和极右的思潮都无法阻挡民藏合法的滚滚洪流。任何政策的出台都要符合国情,都要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而不是不负责任地一刀切。这也是广大收藏家和民藏从业者的真情呼喊,也是符合国家文化兴国之重大国策的一部分。


美国美国全球艺术品有限公司、世界著名收藏家史桂鹤先生旧藏

当今,文博专家在鉴定文物时,通常除了易见的普品之外,对一些稀罕的珍贵文物不认可。原因就是鉴定专家没见到过,认为历史上没有这种东西,或认为这样的东西不可能在民间等等,而且,这种不负责任的“鉴定方法”成了专家们的“通病”或“潜规则”。归纳起来有十种:
一是国家博物馆藏品中从没有的,不认可;
二是官方考古机构从未发现过的,不认可;
三是陶瓷历史文献里没有记载的,不认可;
四是权威鉴定机构无法认知不了的,不认可;
五是文献虽有记载,但叙述不详的(如柴窑),不认可;
六是权威出版物里已“拍板”或“断定”没有的,不认可;


美国美国全球艺术品有限公司、世界著名收藏家史桂鹤先生旧藏

七是被当今专家名人或学者,认为古代没有的工艺,不认可;
八是与官方藏品在,色彩、纹饰、胎釉略同但有小异,把握不了的,不认可;
九是有部分资深藏家研究论证确是“到代”的文物,与权威专家“观点”相悖的,不认可。
十凡不是“考古界和学院派”研究的成果和业绩,民间学者有重大发现的研究成果,不认可。


世界著名收藏家史桂鹤先生

但是,藏界早有共识,我国的古瓷的确有特殊罕见的、或者压根儿就有前所未见的珍品存世,这是不可否认而客观存在的事实。有些专家太低估了文物在民间的存世量,各时期各朝代的文物都千模万样,谁都不可能尽收眼底一览无遗。
中华五千年光辉的历史,祖先创造并遗世了许多未知的东西很多。因此,不得不承认现在有些才出现的,或流传有序至今的一些稀少罕见的老物件,各大博物馆不一定都有。所以,一旦某些特殊极罕的文物面世,有的专家学者今生也从没见过,更谈不上对某种文物的研究考证了。
况且,即便是国家顶级的专家也必须承认,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限的,而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专家也成在某些盲区。因此,博物馆以及书藉史料中,也就无法查找根本就不存在的所谓参照资料和数据。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还有大量的文物被民间收藏, 它们也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国家文物局刘玉珠局长在党中央理论刊物《求是》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 提出了一系列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保护中华文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局性思路、方针、政策、举措、方法和要求及改革方向, 民藏界普遍称道。


美国美国全球艺术品有限公司、世界著名收藏家史桂鹤先生旧藏

中华文物由国有文物和民间文物两大部分组成,不容置疑。
刘玉珠局长在文章中介绍全国有博物馆、纪念馆4692家, 其中国有博物馆3582家, 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国有文物藏品近5000万件(套) 。另外, 还有大量的文物被民间收藏, 它们也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表述说明:


美国美国全球艺术品有限公司、世界著名收藏家史桂鹤先生旧藏

一、 民间收藏文物已被国家承认, 它的合法性至少在认识上得到统一;
二、 使用“大量”这个量词,说明国家文物部门承认民藏文物海量, 可能绝不逊色于国藏,现在因未开展全国民藏普查, 数据未果, 如真调查, 极有可能“国藏是湖,民藏是海”;
三、 文中使用“另外”一词, 是中文语法中整体中一部分的习惯用语,说明国家部门已把民藏文物纳入管理思考范围, 不再是后娘养的私生子,可以不管不问;


美国美国全球艺术品有限公司、世界著名收藏家史桂鹤先生旧藏

四、文中使用“被”一字, 一是说出了民间文物来源复杂;二是国内文物流动性大。
五、“它们也是我国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的表述,是非常明确的民间文物的定性用语。
1、是说明民间与国有文物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
2、是它也纳入了国家文物资源库范畴,
3、是它同样是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 战略的重要文物资源, 是国家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5-8-26 02:56 , Processed in 0.013088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