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轼笔下的秋日诗词,写尽了人生百味,让人百读不厌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13 04:22: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苏轼笔下的秋日诗词,写尽了人生百味,让人百读不厌                                                         2023-09-04 05:58                                       

                                       

一花一人一世界,一树一叶一知秋。

日子总是在不经意中悄然离去,季节的变换,白昼的交替,都无声无息地成为过去。

秋是成熟的,它不像春天那么害羞,也不像夏天如此的暴露,也不似冬天如此的内向。

在苏轼眼里,秋有许多情态,有思念、有达观、有苦闷。苏东坡留下众多优秀的诗词作品,其中写秋的有很多,下面十首苏轼的秋日诗词,你更喜欢哪一首呢?

1、《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苏轼〔宋代〕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

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

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此词写的是一个“愁”字。为何而愁?乍看是秋风冷月触动了离人的乡愁。秋风、明月是容易触发乡愁的,不过读完全词才知道几乎被词人瞒过,原来激发词客乡愁的,并非秋风明月,而是思妻之愁。

词的上片写秋夜秋风的冷势与词人不眠的心态,下片从相思的角度来烘托词人不热衷于回朝效命的心态。全词通过描写秋夜秋风秋月秋冷秋思来渲染词人的秋“愁”,这是继柳永之后,作心态婉约词的成功尝试。

2、《菩萨蛮·西湖》

苏轼〔宋代〕

秋风湖上萧萧雨。使君欲去还留住。

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杀人。

佳人千点泪。洒向长河水。

不用敛双蛾。路人啼更多。

秋风徐徐,湖上风雨潇潇,你刚想启程,又被雨留住。今日枉自留你,明天我会十分忧愁。送行的佳人们的千滴泪,一起洒向钱塘江水。不用为分别而愁苦,你不见路上还有更多的人在洒泪相别。

宋神宗熙宁七年八月,陈襄罢杭州知州任,将赴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任知府,该词是苏轼在西湖送别陈襄时所作。全词无一处直接抒写苏轼自己当前的离愁,苏轼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而已。但又无处不渗透了苏轼浓重的离情别绪。

3、《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苏轼〔宋代〕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

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

楼船远。白雪飞乱。空有年年雁。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悲秋”与众不同的看法,一反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高昂的调子,实在可贵。

诗人用自己潜心佛老所获得的不随物悲喜的思想和超脱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在遭受挫折时,不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也不沾沾自喜,从而永远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走过人生中的坑坑坎坎。

4、《谒金门·秋兴》

苏轼〔宋代〕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

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

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

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在秋池阁旁,风伴随着晨光吹开了庭院的窗帘。霜打过的树叶没有凋枯,风吹也不落下,却微微惊醒了沉睡的乌鸦和喜鹊。嘲笑虚名和薄情,这些几乎与世人隔离起来。我的一片懒心可不思世事,一双懒脚可不奔波人情,好让它们闲置起来。

全词,以秋色起兴,引出对仕途人生的感慨,心灰意懒,无情嘲弄。上片写景,园中景色宜人;下片议政,现实灰暗,嘲笑任意。

5、《书李世南所画秋景》

苏轼〔宋代〕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水岸边涨水后水落留下的痕迹参差不齐,稀疏的林木倾倒在地,露出白如秋霜的树根。一叶扁舟飞快地划着桨,它将要飘去哪里呢?应该是回到江南的黄叶村。

这首题画诗只短短四句,既深刻地揭示了《秋景》这幅画的意蕴,又充分地表露了诗人自己的心迹,确是难得的佳作。

6、《秋思寄子由》

苏轼〔宋代〕

黄叶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苍江无万牛。

山川田野上草木枯萎凋零,知道季节已到了晚秋。天气渐凉,促织鸣声四起,催促妇女赶制裘衣。老松饱尝人间世态,高卧云壑。要想把它拖走,如果没有沧江挽纤的上万头牛是办不到的。

此诗借写晚秋自然景物的凋落与蟋蟀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抒发了作者落魄无依的郁闷感受,仕途坎坷多难、功名未遂的感慨,同时又强烈地表达了与恶浊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的孤傲之情,也有慰勉之意。

7、《行香子·秋与》

苏轼〔宋代〕

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此词上下片采用对称结构,但时序上却有“昨夜”与“今朝”的先后承递关系。词中描述了两幅衰容,一是霜风昨夜入梧桐、今朝来庭下的萧瑟冷落;一是词人病后意慵懒、酒后眼花乱的潦倒颓放。

全词融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和悲心境之秋为一体,风格悲凉凄婉,情感沉郁缠绵,富有感染力。它硬语盘空,借秋日病愈,抒发了官场坎坷、世路沧桑的感叹,流露出风烛残年的悲伤。

8、《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苏轼〔宋代〕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霜降时节水势收,浅水鳞鳞远处露沙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依旧恋我头。怎样对付这重阳佳节?只须举杯来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罢了,罢了,到明天霜降过后菊花凋零,蝴蝶也会发愁。

该词上片写登临远望之所观所感,通过对所观景象的描写,表达自己渴望超脱而又无法真正超脱的无可奈何。下片借登高宴饮来抒发自己达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词使用用戏谑的手法,展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抒发了词人以顺处逆、旷达乐观而又略带惆怅、哀剩的矛盾心境。

9、《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苏轼〔宋代〕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宋哲宗绍圣元年八月,苏轼由定州贬往英州(未至,又贬)、惠州。途中,经江西虔州。八月七日上惶恐滩,抵虔州,登郁孤台,夜宿造口。三更半夜,被雨惊醒。即历史陈迹,怀思古幽情,陈处境之凄凉,寄兄弟之深情。

这首词的上片写夜半惊魂,向弟弟子由袒露如秋凉之离情苦,下片为路途上的美好回忆。全词点化运用前人词句,巧妙传达了思弟之离情苦。寓情于景,于物有情;如夜凉知秋,如寒蛩促机;朴中见真,实中见情。

10、《浣溪沙》

苏轼〔宋代〕

山色横侵蘸晕霞,湘川风静吐寒花。远林屋散尚啼鸦。

梦到故园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里照平沙。

山色浸染着傍晚的霞光,湘江水风平浪静秋花正开放。远处的树林边散落着几户人家,乌鸦还在啼叫寻觅着栖息的地方。睡梦中曾走遍故乡的条条小路,酒醒后向南望才知有天涯隔阻。明月照耀着千里广袤的沙原。

全词即景抒情,如行云流水,“望”字是整首词的“词眼”。先是远望山色,既而仰望空中晚霞,再是近望地上寒花,进而平望远林村舍,最后着眼于南望故园。层层递进,首尾相映。在时间安排上,起自傍晚,终至夜深,表示其思乡之念,悠悠绵长。故其情感自然质朴,又委婉曲折,含蕴丰富,可谓一唱三叹,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17 01:53 , Processed in 0.008589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