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养老服务网
搜索
查看: 1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国教授: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和埃及还在,为何却只承认中国? [复制链接]

Rank: 7Rank: 7Rank: 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8 02:48:5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英国教授: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和埃及还在,为何却只承认中国?                                                        2023-10-17 09:39                                            

发布于:北京市
   
      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四个古代文明是众多文明的发祥地,它们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深深地印记。
然而,随着时间的变迁和时代车轮的滚滚向前,相传曾经修建过“空中花园”的奇迹——古巴比伦却早已湮没于历史之中而被彻底毁灭。
今天的印度与埃及已不再是过去的古印度与古埃及了,在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有中国延续了灿烂的历史。
马丁·雅克

英国马丁·雅克教授在他的着作中曾提到:"四大文明古国印度与埃及依然存在,但为什么仅仅承认中国?"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在国际社会上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中国为什么不接受西方文明?这一问题又使世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文明古国身上。
01古国文明消失了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史上不能不提的法典之一,它是世界上首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着作,对于后世法典的制定有一定意义,而且这部着作,渊源于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约五千多年前建立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至第六位汉谟拉比国王即位后,古巴比伦已成为统治两河流域的大国。
这一时期,古巴比伦冶金技术和铸造技术都得到了高度发展,并有了自己的学院和教育,成为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部分。
另外,古巴比伦发明楔形文字即象形文字之源。
汉谟拉比法典

除《汉谟拉比法典》及许多技术外,古巴比伦最令人称颂的是“空中花园”。
传说国王娶了个公主,那公主本来住在非常美丽的地方,却没有办法常回来,所以她得了思乡病。
国王为取悦于自己的公主,于是修建了层层叠叠的美丽"空中花园"."空中花园"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但是它是否真的存在却仍然备受争议。
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在人类历史上强得无可否认,但汉谟拉比去世之后,那片肥沃的土地就成了抢劫者。
巴比伦国为赫梯人和加喜特人所灭亡,城邦居民惨遭杀戮,迦勒底人创建了巴比伦新帝国,但是后来仍然为强大的波斯帝国所毁灭。
古巴比伦成了唯一完全毁灭的文明古国。它们所遗留下来的楔形文字现在仅有一小部分能够为学者们所诠释。这个缔造灿烂文明的国家只存在三百多年。

印度是当今南亚的重要国家,但是古印度历史上却是一座文明大熔炉,与当今印度并非同一概念。
古印度是一个由5个民族组成的融合国,其强盛时期为2000多年以前的孔雀王朝,在历史上只有那个时期是古印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又因孔雀王朝强盛,古印度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留下了不少不朽的贡献,如世界上普遍采用的计数法等,另外还有流传千古的摩诃婆罗多史诗《罗摩衍那》等。

孔雀王朝结束后,古印度曾一度陷入分裂状态,一旦陷入分裂状态,外族入侵便有机会。
逐渐地,哈帕拉文化代表了古印度,它被其它民族所吸收,逐渐走向没落,后来印度国也仅仅是古印度的一部分。
印度的统一也并非单纯的古印度人,而是一群"突厥化蒙古人",而到了现代,印度人曾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原有文化更被侵蚀得所剩无几。
今天的印度,在、有些方面仍然受到古印度文化的深刻影响,比如传承至今的种姓制度、比如仍然以恒河为母亲河等等,但印度与古印度文明之间的断层却非常明显。

如同古印度,古埃及在其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极为辉煌的岁月,古埃及是非洲尼罗河流域文明的代表,该流域地区拥有适宜种植农作物的沃土,所以说正是农耕文明催生了古埃及。
大家都知道金字塔是埃及地标性建筑,远古时期没有大型的建筑设备,古埃及能够依靠人力利用平均重量为2.5吨重的岩石建成举世闻名的金字塔,这说明了它的生产力。
在文化领域里,古埃及拥有自己的数学符号并发明太阳历把一年划分为365天是很聪明的,而木乃伊作为一种独特的尸体处理技术对现代解剖学的出现有着很大的影响。
古埃及有许多朝代,从开始到结束,历经五千多年风雨飘摇,最后却逐渐走向衰落。

古埃及末代法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Kelio Patra七世)被人们称为埃及艳后(Keleo Patra七世即克利奥帕特拉),她是一位美貌且极具政治手段的女子。
她甚至参与到罗马共和国政治漩涡中,她一生的传奇经历让她成为文学,艺术和影视中经常写作的女性人物之一,着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和莫妮卡·贝鲁奇也演绎着她。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法老任上曾经试图挽古埃及王朝之荣光,但是最终还是无法抗拒历史。
伊丽莎白·泰勒演员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与屋大维交战惨败,埃及成为罗马行省,随后波斯帝国侵入埃及并进行破坏古埃及文明的行动。
因此,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埃及并没有多少古埃及文化得以保留,整个区域已高度阿拉伯化。
埃及地区90%的公民为阿拉伯人,其余为古埃及人及其他人种混血后裔。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和屋大维

02四大文明古国"幸存者"。
所以,从整个历史与现状来看,古巴比伦已经完全销声匿迹,古印度与古埃及文明均因其他文明的侵入而逐渐同化、丧失其原有的继承性,中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幸存者”。
也就是说,只有中国还保留着华夏民族文化的完整性,一直延续到今天,今天的中国人是古代中国人、今天的中华文明和过去的中华文明的后代。
五千多年来,春秋战国时期可能是华夏民族最混乱的时期之一,但是汉族文化传统却依然完好地保留着。

自从秦始皇统一华夏以后,中国很少出现过分裂时期,其实在地理上中华民族的聚居地都比较独立和偏僻,所以外族人都不会找华夏民族麻烦。
与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相比较,中国这个地带并不是很舒服,但是我们的先民们却排除万难地繁衍于这样一片土地之上,从而形成了我们现在的模样。
中国北部为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太平洋、西部与印度隔喜马拉雅山脉相望、南部为气候宜人的雨林。
总的来说,尽管这种地理位置使我们没有机会与其他文明进行互动,但它避免了许多麻烦。

另外3个文明古国在地理位置上比较开放,经历过多次战争,逐渐为其他民族所毁灭。
中国在独立的大地上,那么它就有了把文明延续下来的机会,哪怕它经历了战争,这就是中国自己的王朝。
"要想摧毁一个国家就必须先摧毁其文化",所以文化堪称一个民族能够生生不息,传承几千年的灵魂所在,而中国能够延续文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包容性。

正因为文化具有包容性,所以如此众多的民族都能加入其中,而自上古时期逐鹿之战以来,民族融合便已拉开序幕。
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并不矛盾,但却能互相融合,互相补充,在整个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三个古文明国度中,外族在侵略时,常常把自己的文化破坏到所剩无几的地步,而自己的文字却没有流传下来。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由外族统治过的王朝,它们都毫无例外地向我们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只有融入汉族文化才有可能长盛不衰。

北魏由鲜卑族拓跋氏所建立,是北朝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它的第七个皇帝——着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孝文帝就是汉族文化中的"骨灰级死忠粉"。
在政治上,他学汉族吏治,对官制和文化进行了改革,不仅下令举国迁到洛阳,而且允许鲜卑族人讲汉话,穿汉服,把原籍改为洛阳,把鲜卑姓改为汉姓,主张鲜卑族和汉族通婚。
由于统治者实行汉文化,洛阳地区儒家文化与佛家文化有压倒性优势,鲜卑人进驻,则是鲜卑文化与儒佛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结合,这种结合,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文化创新。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王朝,成吉思汗在蒙古国扩张,忽必烈创建元朝并进入中原。
但是从忽必烈统一以来,这个被强悍蒙古族统治的朝代只活了97年。
元朝灭亡的一个原因也许就是不愿意把汉族文化融合在一起,只有蒙古文化独占鳌头,把汉人当作草芥,造成后来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尖锐化,政治腐败化,从而走向亡国。
忽必烈

清朝又是少数民族满族大一统的朝代,是中国末代封建王朝,与元朝不同,清朝从清兵入关开始统治中国长达276年。
但是,据说清朝的历史就是满族逐步汉化的过程,在清朝开始时,统治者就已经认识到满族的数量可能都还不到全国总人口的1%,如果没有汉化的话,这个朝代最终也不会长寿。
于是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如按惯例组织科举考试、实行儒家文化、使汉人学者利于统治者一方等。
把汉族语言作为主要官方语言保留下来,让满族人学汉语。 清朝建立以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和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对汉族实行汉化政策。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汉化”政策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康熙帝甚至还组织汉族学者撰写了历史上最为完备的汉语词典《康熙字典》.时间一长,满族人连满语也不会说。
元朝严禁蒙古人与汉人联姻,清朝鼓励汉满联姻,血缘上的结合也使满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
在近代,中国还遭到了其他国家的入侵,外寇想要用语言文字摧毁中国原有的文化,但是这一点都不可行。
由此可见,在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背后是一种强大而又包容性很强的文化,也正由于文化自身的力量,汉族继承得比较完整。

03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毫无疑问,华夏儿女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有很强的认同感,中国文化确实已经流传了数千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过滤掉文化因子。
无论哪种文化,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车轮之下,都有着自己的先进与落后。
中国人常说:"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这是因为我们可以过滤掉优秀文化,摒弃掉落后部分,中华文化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延续。

印度是佛教发祥地,在古代中国被称为"天竺".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4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终于到达天竺取到真经,回到中土大唐教智。
在真实历史中,和尚玄奘只身溜出长安,花了17年时间辗转来到中印度摩揭陀王国国王舍城学习真经,花了19年时间将正统佛经译成中文,其坚持,来自佛学信仰。
可见古印度佛学体系影响之大,然而今日印度并未承袭佛学之优,而将种姓制度的不平等传统流传下来。

印度统治者根据姓氏把人们划分为婆罗门种姓、刹帝利种姓、吠舍种姓和首陀罗种姓4种种姓,国家权力由高种姓人控制,低种姓人完全不享有人权,一代又一代只能是低种姓,即使是天灾来临时也无法获得所谓“贱民”的帮助。
印度独立后,种姓制度被废除,但是这一文化传统依然根深蒂固,并在印度社会中引发巨大冲突。
过去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些糟粕,但是我们知道要抛弃它们,比如儒家思想今天仍然是华夏民族思想的核心,但是它保留了教人们守孝讲信的品德,去掉了过度恪守"节义"破坏人性的内容。

又如中华文化中保存着一种特有的文化因子——“天”信。
外国人在翻译的时候总爱将中国人说的“天”,“道”译成神,他们不大明白在中国人看来“天”和“道”的含义。
其实,在中国人看来,"天"是一种能够包容万物,掌控秩序,仁慈与先知的体现,而非特定的上帝或者惟一的上帝,它并非局限于某个民族。
因此,中国从来就没有过一场由宗教引发的战争,中东地区宗教纠纷非常普遍,兼收并蓄观念得以保存,使中华文化更具独特包容性。

历史常如沙漏,漏下来的沙淹没了很多人、很多文明,没有人能做到,中华文明经历了这么多年,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关键是要恰当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今后,中华文明又将如何创新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也是大家拭目以待的问题。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辽宁养老服务网 ( 辽ICP备17016859号 )  

GMT+8, 2024-11-24 07:55 , Processed in 0.00795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